蚕豆枯萎病是主要由
镰刀菌类引起的、发生在
蚕豆的病害。该病为全株性病害,是蚕豆重要病害之一。该病在蚕豆各生育期间均可发生,而以蚕豆嫩荚期发病较重。
蚕豆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很多,主要的是
镰刀菌类,常见的有尖孢镰刀菌(学名: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 f. fabae Yu et Fang)和蚀脉镰刀菌(学名:Fusarium vasinfeatum Atk.)。
尖孢镰刀菌在培养基上产生大量小型分生孢子。初期
菌丝洁白色,后期为浅褐色,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斜面边缘产生蓝色或蓝绿色素。
小孢子卵形到纺锤形, 单细胞, 无色,(5.2-10.4)微米×(2.1-3.5)微米。
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多数3隔膜,上端稍弯曲,顶端较圆,基部近于圆锥形或直,平均大小为3.9-4.1微米。 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多数单胞,少数双胞,球形到扁球形,深褐色,外表光滑或稍皱,平均直径为7.3微米×6.9微米。
蚀脉镰刀菌的小型分生孢子卵形,单胞,极少数为。双胞,无色。
大型分生孢子梭形或新月形,两端微弯曲,并变得逐步狭窄,或呈喙状,基部有脚胞,大多数3隔膜, 少数4-5隔,多数大小为(23-48)微米×(3-4.5)微米。
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褐色,单细胞或双细胞,大小分别为7-13微米和12-27微米。
蚕豆枯蒌病病原种类复杂,有多种病害并发现象。有时分为基腐病、根腐病和菱蔫病。一般在蚕豆现蕾到始花期出现基腐、根腐、萎蔫等现象,幼荚期受害最重。主要发生于根系及茎基部,受该病侵染后,蚕豆生长逐渐衰弱,植株矮小,叶色淡黄,叶尖和叶缘变黑,茎基部黑褐色,顶部茎叶萎垂,最后萎凋,呈明显的枯萎症状。叶片不脱落,但花蕾易掉,幼荚不饱满,逐渐干瘪。检视根部,细根腐败消失,主根短小,变黑色或褐色,呈鼠尾状,髓部为锈褐色,最后腐烂,植株很容易拔起。在苗期也可发病,造成烂种或死苗。但典型的枯萎病多在开花结荚时突然发生,田间常造成一团一片的死亡。潮湿时在茎基部表面产生淡红色霉层。
据报道,蚕豆枯萎病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如德国、埃及、日本、加拿大、波兰及俄罗斯等。在中国无论秋播蚕豆区或春播蚕豆区均有分布,是长江流城蚕豆生长中后期的主要病害。
病菌主要以大田内病株残体上的菌丝、
分生孢子座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病残体上面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2年以上。另外,从病田收获的种子、带菌的肥料、灌溉水均可能传病,但不是主要的。
病菌直接或经伤口侵人主根、侧根的根尖及茎基部,以后病株根部开始发黑,根部皮层被腐蚀,主根心髓变成锈褐色,随着病情的加剧,病菌沿茎的中轴向上蔓延,到蚕豆生长后期可上升到茎的2/3部位。耕作的农具和水可在田间传播。蚕豆收获后,病菌又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
在同一地区,平原和湖区发病严重。常年情况下,土壤含水量低于65%,病害较重,当土壤湿度达75%以上时,病害发展慢,在土温达23-27℃的范围内,有利于病菌的生长发育。蚕豆初荚期如遇高温,极有利于病害发展蔓延。土壤偏酸性(pH为6.3-6.7)能助长发病,土壤贫瘠、缺乏肥料、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和连作地发病均重,旱田比水田发病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