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汉语词语,拼音是hǔ bēn,意思是勇士、精锐
武士,出自“
武王伐纣”的《
尚书·
牧誓序》,《
史记》记载
周武王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职官名。
周礼
夏官有虎贲氏,掌王出入护卫,汉置期门郎,至平帝更名虎贲郎,置虎贲中郎将、虎贲郎等主宿卫之事,历代沿袭,至唐始废。
《
史记》记载,
周武王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虎贲作为
周武王的亲军,装备着昂贵的青铜兵器,他们是精锐重装步兵,紧跟着战车作战。
《
史记》记载
周武王率领“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
周武王姬发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从
丰镐出发,一路向东。
《
史记·
晋世家》:“五月丁未,献楚俘于周,驷介百乘,徒兵千。天子使王子虎命晋侯为伯,赐大辂,彤弓矢百,玈弓矢千,秬鬯一卣,珪瓒,虎贲三百人。晋侯三辞,然后稽首受之。周作《晋文侯命》:‘王若曰:父义和,丕显文﹑武,能慎明德,昭登于上,布闻在下,维时上帝集厥命于文﹑武。恤朕身,继予一人永其在位。’于是晋文公称伯。癸亥,王子虎盟诸侯于王庭。”
《
战国策·楚策一》:“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疋,粟如山。”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通说上》“虎贲”:“谓《牧誓》之‘虎贲’为虎贲之卒,非《周礼·夏官》‘虎贲氏’之官,故非‘百夫长’也。‘三百人’当为‘三千人’,因沿上文‘三百两’而误。”按,王说是。
《
周礼·夏官·虎贲氏》:“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
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
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 汉武帝 时置期门。 平帝 时改为虎贲中郎将,领虎贲郎,主宿卫。历代因之,至唐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