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嵩草
莎草科嵩草属植物
藏北嵩草(学名:Kobresia littledalei C. B. Clarke)是莎草科、嵩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秆密丛生坚硬,高可达25厘米,钝三棱形,基部具褐色有光泽的宿存叶鞘。叶片短于秆,坚挺,线形,腹面有沟。穗状花序长圆形,支小穗多数,密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在基部雌花之上有雄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黄褐色或褐色,两侧及上部为宽的白色膜质,先出叶卵状披针形,膜质,淡褐色,顶端截形或圆形。小坚果长圆形或椭圆形,扁三棱形,成熟时灰褐色,有光泽,花柱基部不增粗,5-9月开花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短。秆密丛生坚硬,高10-25厘米,粗约2-3毫米,钝三棱形,基部具褐色有光泽的宿存叶鞘。叶短于秆,坚挺,线形,宽1-1.5毫米,腹面有沟。穗状花序长圆形,长1.5-2.5厘米,粗3.5-5.5毫米;支小穗多数,密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在基部雌花之上具3-4朵雄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4.5毫米,顶端圆或钝,无短尖,黄褐色或褐色,两侧及上部为宽的白色膜质,具1条中脉。先出叶卵状披针形,长3-3.5毫米,膜质,淡褐色,在腹面边缘分离几达基部,背面无脊无脉,顶端截形或圆形。小坚果长圆形或椭圆形,扁三棱形,长2.5-3毫米,成熟时灰褐色,有光泽,基部几无柄,顶端具短喙;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5-9月。
近种区别
从形态来看,该种与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 Maximowicz)十分接近,主要区别仅在于该种的秆粗壮而坚挺,叶坚挺而质厚,除此,花及花序的形态无明显区别。因此,在这两个种的分类处理上曾有不同意见,认为该种应是西藏嵩草的变异类型。但是,从生态来看,该种多生长于高海拔地区,《中国植物志》编委认为它是高原生态环境的特化类型,与西藏嵩草对比,应是不同的种。
生长环境
在西藏,藏北嵩草主要生长在海拔4200-5400米之间的高寒沼泽化草甸亚类中,是高寒沼泽化草甸亚类中具有代表性的草地类型,集中生长发育在非盐渍化的湖滨与河流沿岸的低洼地,冲积、洪积扇前缘,山麓潜水溢出带等处。土壤为沼泽化草甸土或泥炭草甸土。藏北嵩草在该高寒草甸类中形成藏北嵩草沼泽化草甸草地类型,草群高大,平均株高30厘米,盖度在85左右。种类组成比较简单,除藏北嵩草在草群中占绝对优势外,主要伴生种和偶见种植物有喜马拉雅嵩草青藏苔草鼠掌老鹳草蕨麻委陵菜丛生黄耆西藏粉报春高山嵩草高山早熟禾高原早熟禾圆穗蓼二裂委陵菜云生毛茛华丽龙胆海韭菜水麦冬花葶驴蹄草三脉梅花草斑唇马先蒿云生毛茛展苞灯心草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南部(塔什库尔干)、西藏的藏北那曲当雄那曲聂荣安多)地区。
生长习性
藏北嵩草5月上句开始返青,经过短暂的生长后,6月5日左右进入开花期,6月15日左右进入结实期,之后经过3个多月漫长果后营养生长期,到10月初进入枯黄期,生育期天数3个多月,持青期4个多月,果后营养期果实持续成熟,牧草继续生长。果后营养期以前生长速度较快,进入果后营养期生长速度明显下降,直到枯黄期停止生长。从返青开始经过40天左右的迅速生长时间,生长速度为0.5厘米/天。果后营养期植株的生长速度约为0.3厘米/天,9月下旬逐渐进入枯黄期后牧草停止生长。
藏北嵩草返青后,到6月21日地下新生根状茎长5-15厘米,粗0.2-0.5厘米。根状茎在距地表20-30厘米的土层中横走,根状茎上长出幼苗。大量的根和根状茎在地下20-30厘米的土壤中密集盘结,形成了厚厚的具有弹性的土层,地下根状茎一直到牧草进入枯黄期(9月中旬)才停止生长。
藏北嵩草返青后,到6月21日地下新生根状茎长5-15厘米,粗0.2-0.5厘米。根状茎在距地表20-30厘米的土层中横走,根状茎上长出幼苗。大量的根和根状茎在地下20-30厘米的土壤中密集盘结,形成了厚厚的具有弹性的土层,地下根状茎一直到牧草进入枯黄期(9月中旬)才停止生长。
主要价值
藏北嵩草的叶片非常柔软,茎在结实后期变硬。家畜对此种牧草表现为喜食,营养价值含量,藏北嵩草属于良等牧草。
参考资料
藏北嵩草.中国自然标本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5 12:2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