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罂粟
罂粟科蓟罂粟属植物
蓟罂粟(Argemone mexicana L.)是罂粟科蓟罂粟属植物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栽培者常为多年生、灌木状),通常粗壮,高30-100厘米。茎具分枝和多短枝,疏被黄揭色平展的刺。基生叶密聚,叶片宽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5-20厘米,宽2.5-7.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边缘羽状深裂,裂片具波状齿,齿端具尖刺,两面无毛,沿脉散生尖刺,表面绿色,沿脉两侧灰白色,背面灰绿色;叶柄长0.5-1厘米;茎生叶互生,与基生叶同形,但上部叶较小,无柄,常半抱茎。花单生于短枝顶,有时似少花的聚伞花序;花梗极短。花芽卵形,长约1.5厘米;萼片2,舟状,长约1厘米,先端具距,距尖成刺,外面无毛或散生刺,花开时即脱落;花瓣6,宽倒卵形,长1.7-3厘米,先端圆,基部宽楔形,黄色或橙黄色;花丝长约7毫米,花药狭长圆形,长1.5-2毫米,开裂后弯成半圆形至圆形;子房椭圆形或长圆形,长0.7-1厘米,被黄褐色伸展的刺,花柱极短,柱头4-6裂,深红色。蒴果长圆形或宽椭圆形,长2.5-5厘米,宽1.5-3厘米,疏被黄褐色的刺,4-6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4-1/3。种子球形,直径1.5-2毫米,具明显的网纹。花果期3-10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850-1200m的田坝中或江边。性喜高温,不耐寒,不择土壤。生长适温18~30℃。
分布范围
分布于台湾、福建、广东沿海及云南有逸生,很多省区有栽培。原产中美洲和热带美洲,在大西洋、印度洋、南太平洋沿岸经常逸生,在次大陆深人到西喜马拉雅山区及尼泊尔。
主要价值
种子含油30%左右。黄色液汁含生物碱。
【用途】:庭植或盆栽观赏。性强健,易栽培,在我国部分地区逸为野生,花金黄,观赏性较强,但园林中较少应用,可片植于林缘、小径边或墙垣边。鲜草为发汗剂,种子为泻剂,种子油可治疝痛。液汁治眼脸裂伤、皮肤病、梅毒和癞病等。
药用:
【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罂粟科荷色藤属植物蓟罂粟的全草。
【功效】:祛湿利胆、祛痰利湿。
【主治】:用于少阳胆经湿热、两胁胀满、口苦口干、舌苔黄腻、小便黄赤、脉弦、热痰咳喘之症。缓泻;催吐;解毒;止痛。主便秘;疝痛;牙痛;梅毒
【性味归经】:苦,凉。脾、肺、胆三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服,9-15克。
【考证】: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30 17:3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