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江县,四川省
成都市辖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介于北纬30°05'~30°21',东经103°19'~103°41'之间,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温和,无酷暑严寒,总面积580.14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6月,蒲江县辖2个街道、6个镇,蒲江县人民政府驻鹤山街道政府街31号。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常住人口25.61万人。
历史沿革
蒲江县古为蜀国地域。
秦时,属蒲阳县。
汉代,为临邛县地。
南朝梁萧纪时,为邛州属地。
北朝西魏恭帝元年(554年),蒲江建县,县名广定,属蒲原郡。
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太子杨广之讳,改为蒲江。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省蒲江县入邛州。
明洪武六年(1373年),复置蒲江县,隶嘉定府。成化十九年(1483年),属邛州。
1950年,县属川西行署眉山分区。
1952年10月,县属眉山专区。
1953年3月,县改属温江专区。
1959年,邛崃、蒲江合县。
1962年10月,复置蒲江县,属温江专区。
1983年3月起,县改属成都市,实行市管县体制。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6年,蒲江县政区设置鹤山、寿安、大塘3镇和东北、西南、霖雨、朝阳、天华、寿民、松华、五星、插旗、长秋、大兴、甘溪、成佳、西来、敦厚、复兴、光明、高桥等18乡。
1992年,蒲江县政区设置8镇和复兴、成佳2乡。
2004年,调整镇(乡)建制,全县政区设置鹤山、寿安、大塘、天华、西来、甘溪、大兴、朝阳湖8镇和光明、白云、长秋、复兴4乡。
2014年,改鹤山镇为鹤山街道,其余7镇4乡建置不变。
2019年底,调整镇(乡)建制,全县设置鹤山街道、寿安街道、成佳镇、西来镇、大塘镇、甘溪镇、大兴镇、朝阳湖镇;下辖村委会62个、社区31个。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蒲江县辖2个街道、6个镇。蒲江县人民政府驻鹤山街道政府街31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蒲江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南边缘,介于北纬30°05'~30°21',东经103°19'~103°41'之间。东临眉山市
彭山区,东南接眉山市
东坡区,南缘眉山市
丹棱县,西南壤雅安市
名山区,北、西北、东北与邛崃市接界,总面积580.14平方千米。
地质
蒲江县地质构造位置处于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之西南缘,出露有中生界、新生界地层。构造形迹由成都凹陷、大兴隆起(隐伏背斜)和熊坡背斜组成。
地形地貌
蒲江县域东西长,南北窄,全县平均海拔534米。地势西南高,最高处白云乡月南山海拔1022米;东北低,最低处寿安镇夏河坝海拔465米。地貌类型以浅丘为主,兼有深丘、山地、平坝。浅丘遍及县境北部和中部,面积352.05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60.40%;深丘绵延于县境西南部,面积40.50平方千米,占6.95%;山地分布于县境南部和西南部边缘一线,面积72.27平方千米,占12.40%。平坝沿西北至北东流向的蒲江河、临溪河展布,呈带状平川,在县域东部与成都平原主体衔接,面积118.04平方千米,占20.05%。县境山丘属邛崃山脉东延余脉,有大、小五面山及长秋山。大五面山连绵于县境北和东北部,海拔520米以上的山峰有大定、玉龙、铜鼓、棋盘、福果、金鸡洞等山峰,最高处金鸡洞山海拔607米。小五面山从县境西南部向东北部铺陈,横卧县境中部,海拔535米以上山峰有九仙、红岩、金鹅、狮子、来龙、双凤、白鹤、龙头、黄鹤、钟鹤等山峰,最高处九仙山海拔630米。长秋山峙立于县境西南和南部边缘,海拔658米以上山峰有月南、长秋、看灯、尖山寺、擦耳岩、官帽、玉芝、佛儿岩、太清观、灵鹫等山峰,最高处月南山海拔1022米。
气候
蒲江县属四川盆地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全年皆温和,无酷暑严寒,无霜期长;春夏日照足,秋冬云雾多。2021年平均气温为16.9℃,与历年平均气温16.5℃比较,偏高0.4℃;年最高气温为37.6℃,与历年最高气温38.4℃比较,偏低0.8℃;年最低气温为-3.5℃,与历年最低气温-4.9℃比较,偏高1.4℃;年总降雨量为1136.2毫米,与历年平均1197.4毫米比较,偏少61.2毫米,其距平百分率5.1%;年日照总时数为912小时,与历年平均总日照1019.3小时偏少107.3小时。
水文
蒲江县境内河流属长江流域岷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蒲江河、临溪河。蒲江河属二级支流,全长62千米,流域面积836.6千米,其中县境内河道长44千米(长滩水库大坝至刘码头出境38.56千米),沿流路接纳山溪沟38条,县境内流域面积462.8平方千米,县出境处(刘码头)汇流面积820.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径流流量8.03立方米/秒。临溪河是蒲江河的最大支流,属岷江三级支流,全长76.7千米,流域面积357.5平方千米,其中县境内长38.2千米,流域面积237.8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6.23立方米/秒。另外,县境北部有甘溪沟等5条山溪沟流入邛崃市南河,县境南部有石马沟等4条流入眉山市醴泉江。全县河流、山溪沟共66条,总长409.7千米,河网密度0.7千米/平方千米。径流主要靠降水补给,径流年内分配和年际变化与降雨相应,多年平均径流深653毫米,年径流总量4.62亿立方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
蒲江县境内蒲江河理论蕴藏水能6002.2千瓦,可开发量2732.5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5.5%。临溪河理论蕴藏水能5710千瓦,可开发量2881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50.5%。县境内地表水天然资源4.65亿立方米,主要由降水产生,年平均降水总量7.56亿立方米。地下水总储量2.84亿立方米,可开采总量5522.8万立方米,占19.37%。2005年,全县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达1.6亿立方米,占地表水资源的34.4%。有29家单位取用地下水,年开采量310万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5.6%。
生物资源
蒲江县境内有维管植物165科564属1034种,栽培植物65科153属232种,野生植物144科450属802种。有脊椎动物32目95科327种,其中鱼类6目13科59种,两栖类动物1目7科17种,爬行类动物2目10科20种,鸟类18目57科208种,兽类5目8科2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30种,其中国家二级保护植物8种,分别为润楠、八角莲、单瓣月季花、梓叶枫、川黄檗、香果树、
桫椤、
金荞麦;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即青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21种,包括鸳鸯、黑颈鹏鸿、水雉、
红喉歌鸲、画眉、雀鹰、普通苍鹰、凤头鹰、赤腹鹰、斑头鸺鹮等。
矿产资源
蒲江县境内蕴藏有煤、铁、
盐卤、
耐火石、
天然气、矿泉水等地下矿产资源,天然气和矿泉水实现工业化开采,其余未作开采。
人口
截至2021年末,蒲江县人口以汉族为主,全县户籍总户数11.2万户,总人口26.7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47万人,占39.2%;乡村人口16.23万人,占60.8%;男性13.29万人,占49.8%;男女性别比为99.1(以女性人口为100)。全年出生1906人,死亡1145人,人口自然增加761人。全县常住人口25.86万人,城镇化率47.78%。
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常住人口25.61万人,城镇化率达50.03%。全县户籍总户数109432户,总人口265589人,其中城镇人口135629人,占51.1%,乡村人口129960人,占48.9%;男性132050人,占49.7%;男女性别比为98.9(以女性人口为100)。全年出生1413人,死亡821人,人口自然增加592人。
经济
综述
地区生产总值
2021年,蒲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3944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81680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81967万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75793万元,增长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9263元,增长7.9%。三次产业结构为13.8:33.4:5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19.1%和73.1%,拉动经济增长0.7、1.6和6.4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2.4%。
2023年,蒲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1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4%。分行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9.4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2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3.8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6%、30.6%和62.8%。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34.9:52.1调整为13.7:33.2:53.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3529元,增长6%。
民营经济
2023年,蒲江县民营经济增加值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亿元,增长13.8%;第二产业增加值58.2亿元,下降0.2%;第三产业增加值59亿元,增长6.6%。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8:50.2:47调整为3.1:48.1:48.8。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蒲江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4%,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3.1%;民间投资下降61.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87.6%,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3.5%,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6%。一、二、三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为1.1%、12.6%、86.3%。
地方财政
2023年,蒲江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2.2亿元,下降1.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5.6亿元,增长12.7%。其中,税收收入8亿元,增长21.3%;非税收入7.5亿元,增长4.9%。地方财政支出77.8亿元,增长27.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9.3亿元,增长1.4%;教育支出完成5.3亿元,增长2.4%;科学技术支出完成0.3亿元,下降5.5%。
第一产业
2023年,蒲江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2.6%,其中,农业产值32亿元,增长3%,林业产值0.04亿元,增长12.3%;牧业产值13.6亿元,增长1.7%;渔业产值1.5亿元,增长3.3%。
2023年,蒲江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9万亩,产量3.79万吨,产量下降20.88%;油料作物播种面积0.54万亩,产量0.08万吨,下降91.31%;蔬菜及实用菌播种面积6.3万亩,产量12.48万吨,下降41.7%;园林水果种植面积40.98万亩,产量48.37万吨,增长10.15%;茶叶种植面积4.9万亩,产量0.86万吨,下降5.5%。全年生猪出栏40.22万头,增长3.08%;家禽出栏354.44万只,下降6.18%;肉类总产量3.67万吨,增长0.5%。
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共建成高标准农田27.1万亩;全县共有中、小型水库18座,总库容量4359.04万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动力16.95万千瓦。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蒲江县实现全口径工业增加值59.9亿元,增长11.0%,对GDP的贡献率53.1%,拉动我县经济增长2.9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7.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户数115户,实现增加值增长10.9%;实现营业收入94.8亿元,增长7.9%;实现利润3.9亿元,增长71%;实现利税10.1亿元,增长12.2%;入库税金3.9亿元,下降16.2%。
建筑业
2023年,蒲江县在统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23户,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1.4亿元,同比下降15.6%。
第三产业
房地产业
2023年,蒲江县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67%。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51.1%。
邮电业
2023年,蒲江县年邮电业务总量2.9亿元;移动电话用户达10.93万户。
国内贸易
2023年,蒲江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亿元,增长9.4%。其中,城镇零售额33.6亿元,增长10.4%;农村零售额16.7亿元,增长7.4%;商品零售29.9亿元,与去年持平;餐饮收入20.4亿元,增长26.7%。
对外贸易
2023年2023年,蒲江县外贸进出总额10.8亿元,其中,出口额9.8亿元,进口总额0.9亿元。全年全县共引进重大项目10个,实际到位内资82.85亿元,实际到位外资0.032亿美元。
旅游业
2021年,蒲江县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1.05亿元。接待游客1058.9万人,旅游收入90.1亿元。
金融业
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46.3亿元,增长19.3%,其中住户存款271.3万元,增长15.1%;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36.7亿元,增长34.4%。
交通运输
综述
蒲江县是成都市西南门户位置,川藏铁路西南通道节点,成蒲铁路公交化运营,拥有地铁十二号支线,两条高速公路、五条快速路,快速通道区域网络化格局成型。
公路
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公路总里程1713.855千米,等级公路1713.855千米,高等级公路86.912千米,其中国道55.32千米,省道19.414千米,县道185.871千米,乡道466.896千米,村道924.354千米。公路密度2.94千米/平方千米。
公共交通
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共有出租车70辆、公交车23辆。
政治
社会事业
科学技术
2023年,蒲江县科技事业稳步发展,全县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产学研联合实验室5家,市级科普示范基地3个,有效高新技术企业51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5家,全年全县有效发明专利累计量达285件,完成10.67件/万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有普通中小学校24所,专任教师1800人,在校学生总数24717人。其中,单设小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单设初中2所,普通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小学在校生13308人,初中在校生5864人,高中在校生3770,特殊学校在校学生54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721人;小学专任教师854人,初中专任教师535人,高中专任教师297人,特殊学校专任教师14人,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100人。
医疗卫生
截至2023年末,蒲江县拥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69个,有床位2953张,技术人员2240人。
社会保障
2023年,蒲江县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88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83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新增人数2522人,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创业人数90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控制在4%以内。
2023年,蒲江县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参保人数分别达9.98万人、8.45万人、4.61万人、3.3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累计参保10.6万人,参保覆盖率维持在95%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17万人,参保率达98%以上。
环境保护
2023年,蒲江县森林覆盖率为67.08%,县域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98。全年PM10、PM2.5浓度分别为50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单位GDP能耗下降3.9%。
历史文化
蒲江地域古系蜀国地,设县始于西魏恭帝元年(554年),初名“广定”。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广定”为“蒲江”。《旧唐书》载:“蒲江,汉临邛县地,后魏置广定县,隋改为蒲江,南枕蒲水故也。”就其县名由来,因县境内蒲水两岸盛产蒲蔺(蒲草),即“江以草名,县以江名”称为蒲江。
宋朝祝穆《方舆胜览》对蒲江民风民俗的评价为:“其人敏慧,颇慕文学。”明代《蒲江志》论蒲江人曰:“人民质实,不尚浮华,勤于耕桑,力于矿炭。”清代《蒲江县志》议蒲江民风云:“敦诗书而说礼乐,俭质实而少华丽,其素风也。”蒲江人的优良民风民俗植根于深厚的历史文明,体现在社会劳动、人际交往和家庭生活等方方面面,并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除夕等为主的传统节日凸显出浓浓的乡村风味,以充满丰富的文化元素和趣味的婚姻礼仪风情、体现传统的孝文化为主的丧葬习俗、充满喜庆色彩的建房乔迁风俗等,为民间传统文化增添了丰富的内容和形式。
风景名胜
石象湖生态风景区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在成雅高速公路86千米处,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AAAA级旅游景区。该景区因湖区古刹石象寺而得名。2015年,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湖区内有大面积马尾松林和“九沟十八岔”的湖水,有“水上迷宫”之称。
成佳茶乡景区位于蒲江县10万亩茶叶种植示范基地核心区,有“中国绿茶第一乡”的美誉,景区依托茶的资源,创建了以茶园民宿、茶园观光、茶事体验、茶文化学习、茶艺表演等内容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农业主题公园。
地方特产
蒲江县域有内以丑柑为主的
蒲江杂柑享誉川内外。
蒲江猕猴桃果形美观、香气浓郁、酸甜爽口、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蒲江雀舌因其“色翠、香高、味醇、形美”,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蒲江白菜豆腐乳、
蒲江米花糖、
蒲江蛋苕酥连年获得商业部、省、市级优质产品奖。
著名人物
高稼(1171~1235年),字南叔,号缩斋,南宋抗蒙殉国官员,谥号“忠”,《
宋史》有传。
高定子(1177~1247年),字瞻叔,官至
端明殿学士兼
参知政事,卒赠
少保,《宋史》有传。
高斯得(1200~1276年),字不妄,官至签书
枢密院事兼
参知政事,《宋史》有传。
魏了翁(1178~1237年),字华父,号鹤山,南宋著名的教育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号称“真儒”,以学术、文章、政事得享盛名,有“南方共尊鹤山老”之说。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词集《鹤山长短句》、医著《学医随笔》、书帖《提刑提举帖》与《文向帖》。
李家钰(1892~1944年),字其相,四川蒲江人,抗战名将。1915年,四川陆军军官学堂毕业。1944年5月21日,遭日军伏击,为国捐躯。6月22日,被国民政府追晋为陆军上将。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12月19日,蒲江县入选
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2020年6月,蒲江县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6月30日,蒲江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蒲江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9月29日,蒲江县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1年4月,蒲江县入选第二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创建推评名单。
2021年6月21日,蒲江县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
2021年8月,蒲江县入选2021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1年8月,蒲江县入选四川省深化政务公开促进基层政府治理能力提升先行县名单。
2021年10月27日,蒲江县入选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第二批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县名单。
2021年11月,蒲江县拟入选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第一批)。
2021年11月15日,蒲江县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1年12月,蒲江县入选2021年“中国天然氧吧”称号。
2021年12月7日,蒲江县入选2021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5月4日,团蒲江县委被授予“成都市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2年5月,蒲江县拟入选四川省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名单。
2023年2月,蒲江县达到绿色出行创建目标,入选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评价达标城市名单。
2024年2月,蒲江县被交通运输部命名为“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