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寿庚(?-约1283年或约1285年),号海云,
生平经历
早年经历
蒲寿庚是
宋元时期的知名人物。他精通
阿拉伯语、
占城语(今
越南),这对外贸而言就有很大的便利。南宋时期,他既担任过
泉州市舶司提举,同时也因为外贸累积大量财富,成为泉州首屈一指的富豪。
13世纪初
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蒲家族从广州举家迁往泉州定居。而蒲寿庚的父亲蒲开宗,还曾担任过
安溪县主簿,并曾因贸易有功,被
南宋朝廷授予“
承节郎”的
官衔。
抵御海寇
南宋时,南海海寇猖獗。泉州共发生海寇犯泉事件六起(不
含山寇剧盗),而《
福建通志》记八起,
两书最后一起海寇犯泉都在咸淳十年(1274年)。
咸淳十年(1274年),海寇袭泉州,官兵无能为力。蒲寿庚与其兄蒲寿宬助官宪击退之,因功授福建
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合称福建安抚沿海都置制使),安抚一路之兵事民政,执掌福建兵事民政要职。统领海防,权力很大。
泉州学者吴幼雄据《宋史·瀛国公度宗本纪》考证,咸淳十年(1274年)二月时,福建安抚使是
赵顺孙,可知蒲寿庚之任福建安抚使应在咸淳十年(1274年)二月以后。
迅速发家
蒲寿庚亦官亦商,官商合一,可以凭借权力更大规模地开展
香料贸易,并可通过各种合法手段攫取利益,增加财富,蒲寿庚于宋末垄断泉州香料
海外贸易近30年,“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蒲寿庚拥有大量海舶,1973年,在
后渚港发掘出一艘南宋远洋货船,
载重量200多吨;船上香料遗存丰富,有
降真香、
檀香、沈香、
乳香、龙诞香、胡椒等。一些学者认为,这艘海船可能是
蒲氏家族的香料船,“与蒲家香业有密切的联系”。
显赫的权力与雄厚的海上实力相结合,使蒲氏成为宋元鼎革之际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因此,
景炎元年(1276)任命蒲寿庚为福建、广
招抚使,总海舶。兼“主市舶”,赋予更大的权力。
德祐二年(1276年)二月,元军南下,包围临安,在元军攻临安之前,元军统帅
伯颜派遣不伯、周青招抚蒲寿晟、蒲寿庚兄弟未果,同年三月,元丞相伯颜陷临安,
恭帝降,南宋事实上灭亡,
谢道清太后命各地守臣归降大元,蒲寿庚奉命投降
元朝,蒲寿庚的降元,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地方精英集团在支持他。他们对当地的政治和防务,都有很大的左右力量,如世居泉州、三代武卫左翼军统领夏璟,有调遣泉州军队之权的田真子,以援城功授
永春县达鲁花赤的林纯子,“以全城功归诸故家”的颜伯录等。
被掠激愤
张世杰带二王南下并欲以泉州做都,蒲寿庚此时已奉太后旨降元为元臣,并认为张世杰等立幼童为帝是别有用心,不能成事,不纳,因物质短缺,张世杰攻击劫掠蒲寿庚船队,蒲寿庚激愤之余与之对战,张世杰其后又攻击泉州,被击退。蒲寿庚尽屠城内之宋宗室,守泉州三月。
蒲寿庚对那些虽然怀旧但没有参与抗元斗争的宋朝故臣颇注意笼络。如推举原吉安知州庄弥邵、原
刑部郎中庄弥大分别为
肇庆路治中和广州路治中;对那些因故幸免的宋室宗子后来也不再追究,甚至还授录为官,这种策略对稳定局势、巩固统治起了积极作用,也保护了一些南宋故臣和宋室子弟。
蒲寿庚於宋元转变之际,显赫一时,其子孙在元朝,亦颇得志。按蒲寿庚三子:师文(参见《泉州人名录·蒲师文》)、师斯、均文。师文于
至元十八年(1281年),尝兼任提举
福建道市舶,且以功袭职,官为福建平海行
中书省。师斯子崇谟,官至行省
平章政事。
海外贸易
蒲寿庚继承父业,从事运贩大宗香料
为主的
海外贸易。其初,
蒲氏家族曾一度中落,生活不甚丰裕,经蒲寿庚的精心经理后,迅速振兴,走向鼎盛。
蒲寿庚在
泉州出任提举舶司,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宋自元祐七年(1092年)至咸淳三年(1267年)的175年间,提举
泉州市舶官员共104位。而蒲寿庚是任职最长的一位。
根据《福建通志》,蒲寿庚任提举泉州舶司是在
淳祐十年(1250年),到淳祐十二年(1252年)换为扬瑾,直到南宋末年也没有蒲寿庚的名字。因此实际上蒲寿庚只做了三年不足的提举
市舶使,这也符合地方官员在任三年一轮换的宋代官制。但不管其任提举
泉州市舶司或离职,均能“擅番舶利者三十年”,可见蒲寿庚势力之强大。
通商政策
蒲寿庚以其丰富的
经营管理经验及其在海外诸国穆斯林
海商中的威望,积极恢复和发展泉州的海外贸易。至元十四年(1277),
泉州市舶司恢复。翌年8月,元世祖通过蒲寿庚等人向海外各国宣布了元朝欢迎并保护通商贸易的政策。次年
即有占城(越南)、马八儿(
印度半岛东部之伊斯兰教国)等国的使臣和舶商来泉州。蒲寿庚提倡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和平经商,曾对元初黩武海外的政策进行劝阻。至元十六年(1279),元朝为征服日本,命造战船600艘,其中泉州负责200艘。至元十八年(1281),蒲寿庚奏言:“诏造海船二百艘,今成者五十。民实艰苦”。诏止之。蒲寿庚弃宋降元,使
泉州港免遭战火毁灭,使中国的海外贸易得以继续发展,为泉州港在元代成为世界最大的
商港之一奠定了基础。
家世情况
家族起源
记蒲寿庚血统世籍最早的是南宋·遗民
郑思肖(
福建连江人,1241-1318年)德祐八年(应是祥兴七年之后一年,1280年)著的《心史·久久书·祭大宋忠臣文》,称蒲寿庚为蒲受畊,说他的祖父是南番人。南番是唐宋时期对中国的南部以及南海(南洋)以至
印度洋广大地区居民的泛称。
元·
脱脱等《
宋史》曰:“寿庚,西域人也。”明·
何乔远(1558-1631年)《
闽书》也说蒲寿庚先祖是西域人。西域,是从汉代开始至唐宋对
中国西部以远诸国的泛称。
约1890年间,德国人希尔德指出:蒲寿庚的蒲字,是阿拉伯普通人名Abu(Abon)的音译,蒲寿庚之姓也是从此而来。阿拉伯人可称南番人,视Abu一词,蒲寿庚为阿拉伯人则是可以肯定的。
南宋·
岳飞之孙、
岳霖之子
岳珂(1183-1234年)所著《桯史·番禹海獠》载:“
番禺(广州)有海獠杂居,其最豪者
蒲姓,号白番人,本占城之贵人也。既浮海而遇风涛,惮于复返,乃请于其主,愿留中国,以通往来之货。……岁益久,定居城中。……富甲盛一时。……余后北归。……言其富已不如曩日。……” 宋时从南洋来中国的外国商人称海獠,又称舶獠,所以对阿拉伯商人也称海獠。岳珂说蒲姓为
占城人,应是侨居在占城的阿拉伯商人。占城,在今越南中南部,唐时为
交州,宋时为
藩国。
(
道光)《
晋江县志》日: 蒲寿庚,其先西域人,总诸番互市,居广州。至寿庚父开宗徙于泉。
日本学者
桑原骘藏于1912-1917年发表的《
蒲寿庚考》说:“《桯史》之蒲姓彼时为广东第一富豪,统理外国贸易;蒲寿庚之祖先富甲
两广,总理诸番互市,两相对比,恐《桯史》之蒲姓即寿庚之祖先”。“据《桯史》蒲姓虽极豪华,而不久即败,寿庚父蒲开宗自广移泉,其与蒲姓之衰有关欤?”
综合以上材料推断,蒲寿庚在跟随其父蒲开宗迁居泉州之前,他的祖上最初是从 “ 西域” ( 阿拉伯) 徙居占城,复从占城移居广州,“ 西域” 和 “ 占城” 都曾是其先辈祖籍地。蒲寿庚应是曾寓居占城的阿拉伯人后裔。南宋中后期,泉州港日益繁盛,逐渐超逾
广州港。而蒲氏因 “家资益落”,蒲寿庚之父蒲开宗即举家自广州徙居泉州,定居临近泉州后渚港的法石乡云麓村,继续从事以运贩大宗香料为主的
海外贸易。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任
安溪县主簿;
绍定六年(1233年),为鼓励蒲氏的中外贸易活动,南宋政府赐“承节郎”的官衔。
有研究者据泉州《
蒲氏族谱》认为,蒲寿庚先世为阿拉伯系统,祖籍四川
阆州,为
蒲宗孟之后,父名蒲仕宾,出身
西蜀望族,世代书香,官宦门弟,自四川迁至泉州。
遗址
传说,泉州城南一带,东至
涂门街,西至溪亭,南至 今
泉州七中,北至
涂山街,周围约三百亩,均为蒲寿庚府邸。内有花园、
棋盘园、书轩、讲
武场、厨房、祠堂等。
待礼巷,蒲氏接待贵宾之处。
讲武巷,蒲氏讲武堂所在。
东鲁巷,蒲氏子弟读书之处,因
朱熹誉泉州为“
海滨邹鲁”故名。
灶仔巷,蒲氏兵营厨房。
宋元时代,弈棋风盛,蒲寿庚为娱宾客,在花园北面辟一棋盘园,以三十二名美女为棋子,分别手挚黑红棋子名牌,各就各位,听候弈棋者号令进退,其遗址今即称棋盘园。义全宫附近有一小巷称三十二间巷,为三十二名充当棋子的女子夜宿之处,阁楼,一人一房。
棋盘园以南为花园头,传为蒲寿庚花园,与溪亭、池仔墘连成一片,传为蒲寿庚花园。
与其兄蒲寿宬在东海法石建有一座“海云楼”,“以望海舶”,楼下建有“一碧万顷亭”。遗址一说在
海印寺,一说在桃花山上;在法石附近的
云麓村建有华丽的
大别墅和花园,引种各种蕃花,如
素馨花,流传下来。法石附近有乌
墨山澳,传为蒲寿庚兄弟当年专用的船澳。
后代遭遇
明朝建立之后,
开国皇帝朱元璋认为蒲寿庚不忠,将
蒲家男子全贬为奴,曾经高高在上的家族,最终付出了惨痛代价。
史料记载
新元史
蒲寿庚,本西域人,与兄寿成以互市至泉州。宋咸淳末,御海寇有功。寿庚授闽广招抚使,以全军来降。宋幼主过泉州,众欲应之,寿庚闭门不纳。及张世杰回军攻城,宋宗室在城内者又谋应世杰,寿庚置酒延其人议城守事,酒半,尽杀之。世杰攻城三阅月不下,遂解去。世祖嘉其功,进昭勇大将军、兵马招讨使。十四年,拜江西行省参知政事。子孙并为显仕。
史料评价
元史
董文炳:昔者泉州蒲寿庚以城降,寿庚素主市舶,谓宜重其事权,使为我扞海寇,诱诸蛮臣服,因解所佩金虎符佩寿庚矣,惟陛下恕其专擅之罪。
新元史
董文炳:昔者泉州薄寿庚以城降,寿庚素主市舶,臣欲重其事权,使为我捍海寇,诱诸蛮臣服,因解所佩金虎符佩寿庚矣,惟陛下恕其专擅之罪。
艺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