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沙鸻(学名:Anarhynchus mongolus)是鸻科弯嘴鸻属小型
涉禽,体长约20厘米。上体灰褐色;下体包括颏、喉、前颈、腹部白色。跗蹠修长,胫下部亦裸出。中趾最长,趾间具蹼或不具蹼,后趾形小或退化。翅形尖长,第1枚初级飞羽退化,形狭窄,甚短小;第2枚初级飞羽较第3枚长或者等长。三级飞羽特长。尾形短圆,尾羽12枚。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通常沿海岸线、河道迁徙。生活环境多与湿地有关,离不开水。栖息于海滨、岛屿、河滩、湖泊、池塘、沼泽、水田、盐湖等湿地之中。
动物学史
青藏沙鸻此前曾被认为是蒙古沙鸻的亚种。2022年2月,国内外研究人员根据遗传进化分析及鸣声等研究发现,青藏沙鸻与蒙古沙鸻不仅在外形和鸣声上有差异,它们的祖先也早在200万年前就已分道扬镳,两者属于各自独立的物种。因此,青藏沙鸻是因为分类变动被列入《中国鸟类名录10.0版》新增的鸟种之中。
在外形上,蒙古沙鸻的东、西部种群虽然长得十分相似,但东部种群的前额会有较为明显的白色色斑,而西部种群则无白斑或不明显,两者在鸣声上也有明显不同。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遗传学分析后建议,应该将蒙古沙鸻的东、西部两个种群作为两个独立物种,东部种群仍称作蒙古沙鸻,西部种群则命名为青藏沙鸻。
形态特征
蒙古沙鸻夏羽头顶部灰褐沾棕,额部颜色为白色、黑色或仅具白斑。头顶前部具一黑色横带,连于两眼之间。将白色额部和头顶分开。眼先、贯眼纹和耳羽黑色,其上后方有一白色眉斑,后颈棕红色,向两侧延伸至上胸与胸部棕红色相连,形成一完整的棕红色颈环,背和其余上体灰褐色或沙褐色。翅覆羽和内侧飞羽同背。翅上大覆羽具白色羽端,次级飞羽基部以及内侧初级飞羽外部白色,其余初级飞羽具白色羽轴,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白色翅斑。腰两侧白色,尾灰褐色,外侧两对尾羽外硼白色;其余尾羽具黑褐色亚端斑和窄的白色尖端。颏、喉白色。胸和颈两侧栗棕红色,与后颈栗棕红色颈环相联,其余下体,包括翼下覆羽和腋羽自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所有的黑色和栗红色均变为褐色。前额白色向后扩展,与白色眉纹紧相连。眼先淡灰褐色,头顶、后颈和上体灰褐色,翅覆羽具窄的暗白色羽缘,下体白色,上胸具断裂开的灰褐色胸带或仅为上胸两侧的一大块灰褐色斑。
幼鸟似非繁殖羽,但上体和翅下覆羽具沙皮黄色羽缘,胸斑也为皮黄色。
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脚暗灰绿色。
大小量度:体重♂55-67克,♀51-67克;体长♂180-198毫米,♀180-196毫米;嘴峰♂17-19毫米,♀17-19毫米;翅♂124-139毫米,♀126-131毫米;尾♂47-60毫米,♀45-51毫米;跗蹠♂31-36毫米,♀30-34毫米。
(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蒙古沙鸻背部灰色,下体白色。繁殖期雄鸟胸部、额头和后颈显红色。雌鸟和非繁殖个体无红色。常与
铁嘴沙鸻混淆,但可通过其更小的体型和喙来区分。有可能较难判断,除非两者同时在场。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边沙滩、河口三角洲、水田、盐田,繁殖季节见于内陆高原的河流、沼泽、湖泊附近的耕地、沙滩、戈壁和草原等。垂直分布高度从海平面至青藏高原(海拔5500米以上)。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河口、湖泊、河流等水域岸边,以及附近
沼泽、草地和农田地带,也出现于荒漠、半荒漠和高山地带的水域岸边及其沼泽地上,有时也到离水域较远的草原和田野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活动,有时也见成对或成小群活动,特别是冬季常集成大群。性较大胆,常在水边沙滩上走走停停,边走边觅食。迫不得已时一般不起飞。主要取食昆虫、软体动物、
蠕虫、
蝼蛄、蚱蜢、螺等小型动物。也取食蠕虫、蚱蜢、蝼蛄、黑小蜂及
鞘翅目昆虫。
在中国台湾3-5月为普遍的过境鸟,秋季和冬季较少见。春季约有700-1800只分别在
鸭绿江口、双台子河口、盐城滩涂和长江口出现,亚洲东部种群数量约6万只。蒙古沙鸻在香港春季出现的高峰期在4月中旬至5月初,研究证实其寿命至少有10年。
分布范围
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内陆(贝加尔湖以东到阿姆河)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韦尔霍扬斯克山脉附近,从中国台湾南部经过瓦拉西亚到澳大利亚越冬。
繁殖方式
野外5-8月繁殖,营巢于高山林线以上的高原或苔原地带。巢多置于高山苔原地上和水域岸边。在西伯利亚东部沿海和岛屿,也在海边砾石滩或沙地上营巢。窝卵数多为3枚,卵的形状为卵圆形,颜色为赭褐色或皮黄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1-40毫米×23-29毫米。孵化期22-24天。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