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豉汤
中医方剂
葱豉汤,中医方剂名。出自《肘后备急方》卷二。为辛温解表剂。具有通阳发汗之功效。主治伤寒初起,头痛身热,脉浮大。
歌诀
葱豉汤原肘后方,伤风感冒此先尝,味简力专廉便验,清宣透表又通阳。
组成
葱白一虎口(3-7个),豉一升(30g)。
用法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取汗。不汗复更作,加葛根二两(6g)、升麻三两(9g),水五升,煎取二升,分再服,必得汗;若不汗,更加麻黄二两(6g),又用葱汤研米二合,水一升,煮之,少时下盐、豉,后纳葱白四物,令火煎取三升,分服取汗。
功用
通阳发汗。
主治
伤寒初起,头痛身热,脉浮大。
方义
本方所治乃风寒表实轻证。方中以葱白辛温通阳,疏达肌表以散风寒为主药,辅以淡豆豉之辛甘以宣散解表,所以葱豉合用,有通阳发汗,解表散寒的作用。
运用
本方为发汗解表轻剂,故对外感风寒表证初起,邪轻病浅者,颇为适宜。临床以恶寒轻微发热,恶寒为辨证要点。现代常用于感冒流感,而辨证为风寒表证轻者,亦获良效。用于寒疫也有效果。
加减化裁
如发热口苦,咽痛苔黄,加银花、连翘、黄芩;风寒较重,加羌活、防风、荆芥。
附注
组成 鲜葱白三枚至五枚(6-9g),苦桔梗一钱至一钱半(3-4.5g),焦山栀二钱至三钱(6-9g),淡豆豉三钱至五钱(9-15g),苏薄荷一钱至一钱半(3-4.5g),青连翘一钱半至二钱(4.5-6g),生甘草六分至八分(2-2.5g),鲜淡竹叶三十片(3g)
主治 风温风热初起。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心烦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出处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组成 麻黄葛根、淡豆豉各9g,葱白(连须)3-7茎
功用 通阳解表
主治 风寒表证,症见发热恶寒较重,头项腰背痛,舌苔薄白,脉紧者。
出处 《类证活人书
重要文献摘要
医方集解》:此足太阳药也。葱通阳而发汗,豉升散而发汗,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免用麻黄汤者之多所顾忌,用代麻黄者之多所纷更也。
温热经纬》:在内治温邪欲发,在外之新邪又加,葱豉汤最为捷径,表分可以肃清。
《中国医药汇海·方剂部》:葱豉汤中葱白性味辛温,乃方中之主药,益以豆豉之性升发,故功能发散在表之风寒;与麻黄汤有殊途同归之妙,较麻黄汤之力轻微,无羌活汤之辛烈走窜,大抵寒邪轻者,袭于皮毛,症见寒热头疼,鼻塞无汗,欲辛散手太阴肺经,而用辛温轻剂以取汗者,此方宜之。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7:43
目录
概述
歌诀
组成
用法
功用
主治
方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