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鱼是安徽省传统名菜,通常将腌制的
青鱼蘸蛋糊油炸,呈葡萄粒状时捞出;菜叶焯水贴在鱼肉旁,调料勾芡淋上鱼身即成。成菜后,外酥里嫩、口感酸甜。
菜品历史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一次晚宴上,有地方官员指出葡萄鱼名不副实。徽菜大师
方乃根先从“形”上创作,引进淮扬菜中“
荔枝鱼”厨艺,剔除鱼骨架,取鱼肉制成葡萄颗粒状,烹制后再拼装成鱼状,再从“味”上着手,用红葡萄酒调味,综合解决色、香、形、味问题。萧县葡萄酒清亮透明、柔和爽口、回味绵长,具有浓郁的果香和陈酒醇香,在国内外颇负盛名。在葡萄美酒的启迪下,萧县厨师独具匠心,经过多次实践,“葡萄鱼”脱颖而出。
菜品制作
做法一
青鱼肉(带皮500克),
葡萄汁(酿酒
葡萄原汁100克),
青菜叶4片,
鸡蛋1个,
面包75克,
小葱段10克,
姜片10克,
酱油25克,
醋少许,
精盐2.5克,
白糖15克,
面粉5克,
湿淀粉15克,
芝麻油500克(约耗100克)。
将鸡蛋打入碗内,用筷子搅打成蛋浆,面包撕去外面硬皮撒上面粉,搓成粉屑。
选用长条形的鱼肉,皮朝下横着放在砧板上,从肉面下刀每隔2.6厘米左右用坡刀剞刀花,再每隔1.3厘米左右横着刀剞直刀花,刀深至鱼皮,但不要切破鱼皮。剞好刀花后放入碗内加葱、姜(拍松)、精盐1克、酱油15克腌20分钟拣去葱、姜,然后蘸一层蛋浆,再撒上一层面包粉,使其粘满鱼肉及刀缝处。
炒锅放在旺火上,放入芝麻油,烧至五成热,将鱼下锅,约炸3分钟,待呈淡黄色,鱼皮收缩、鱼肉张开时,捞起放在盘内。
将青菜叶烫一下,用刀切成葡萄叶、梗的形状,镶在鱼肉旁边便成整枝葡萄状。
在炸鱼的同时,另取炒锅一只放在旺火上,放入葡萄汁、白糖、醋、酱油(15克)、精盐(1.5克)烧开后,用湿淀粉调稀勾薄芡再淋上芝麻油10克,浇在葡萄鱼上即成。
做法二
青鱼肉350克,葡萄汁100克,青菜叶4片,
鸡蛋1只,面包75克,面粉25克,葱段、姜片各10克,
酱油25克,醋35克,
白糖150克,生粉适量,香油少许。
1.鸡蛋磕入碗内,充分打散。面包去掉外层硬皮,上面粉,搓成粉屑。
2.将鱼肉皮面朝下放砧板上,于肉面每隔2.5厘米用坡刀划花刀,再间隔1.5厘米横着划直花刀,刀口深至鱼皮,放入碗内,加葱、姜、盐、酱油,腌渍20分钟左右,拣去葱姜,将鱼肉沾匀蛋浆,再均匀洒一层面包粉,使粘满鱼肉及刀缝内。
3.锅置大火上,下油烧至五成熟时,下入鱼,炸约3分钟,鱼皮收缩并呈淡黄色、鱼肉张开成葡萄粒状,即捞起放碟内。
4.青菜叶用滚水烫过,切成葡萄叶及梗的形状,镶在鱼肉旁,使成带枝捞咸褦状。
5.炸鱼的同时,另取锅置大火上,加入葡萄汁、白糖、醋、酱油(15克)、盐,煮滚后用生粉水勾芡,淋入香油,起锅浇在碟中鱼上即可。
菜品特色
此菜色泽红润光亮,形如整枝葡萄,鱼肉外皮微酥,肉部弹嫩,汤汁微甜,有葡萄香味。
食用须知
营养价值
青鱼富含硒、碘、锌元素以及
核酸,有抗衰老和抗癌的作用,常用于食疗。青鱼体内含有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扩张血管,防止血液凝结。
葡萄汁中的
花青素具有抗氧化、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压等作用。
鸡蛋富含蛋白质,且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最适合人体生理需要,利用率高达98%以上,十分容易被人体吸收。
注意事项
青鱼不适宜
脾胃虚弱、
气血不足和患有
瘙痒性皮肤病的人食用。
葡萄里含有
果酸,会使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不仅影响吸收,严重者还会出现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含有
鞣酸,鞣酸遇到海鲜中的蛋白质会凝固,形成不易于消化的物质;含有大量
葡萄糖,食后被人体吸收,容易使血糖上升,故而糖尿病患者须忌食。
鸡蛋中含有大量
胆固醇,吃的过多,容易引起高胆固醇等
心脑血管疾病;另外,鸡蛋中的脂肪属于
饱和脂肪酸,过多食用,则会导致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