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运资金风险,是指因
营运资金不足等原因给
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带来负面影响、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它是企业面临的主要
财务风险之一。营运资金风险主要体现在:营运资金作为
维持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与
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循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营运资金不足,现金循环就无法顺利完成,从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营运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般情况下,企业营运资金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现金周转速度减慢
现金循环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所需营运资金的数额。如果因为种种原因,企业现金周转速度有所减慢,那么企业对营运资金的需求量将增加。这时,如果企业没有足够的现金储备或借款额度,就无法增加资金投入,企业原有的营运资金就会因现金周转速度的减慢而无法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 营运资金将出现一定额度的缺口。
现金周期速度减慢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是存货增加。由于企业产品销售不畅,导致产品积压,库存增加,存货周转期延长。
二是收款延迟。因为客户的原因,企业应收账款没有按照约定的期限回收,导致收款延迟,应收账款周转期相应延长。
三是付款提前。因为供应商或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提前偿还了
供应商的货款,导致企业应付账款周转期减少。
(二)销售规模扩大
当一个企业迅速扩张时,销售规模扩大可能会产生更多的盈利,但仍会面临营运资金不足的问题,因为它需要为不断扩大的业务筹集营运资金。如果一个企业以超过其财务资源允许的业务量进行经营,将可能会导致过度交易,从而造成企业营运资金不足。
(三)营运资金被占用
营运资金不足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企业内部,很多企业并没有将企业的营运资金用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而是将其用于对外投资或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而对外投资或购置长期资产项目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形成收益,使现金流入存在长期滞后的现象,从而造成企业营运资金不足。
而营运资金的减少则要求企业的现金循环周期相应缩短,但缩短后的
现金周转期无法保证在未来具有可持续性,并很可能催化破坏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企业经营最终产生不利影响。
营运资金风险的表现
营运资金风险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之一,它在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形式:
1.存货变现风险。产成品及用以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积压,占用资金不能及时变现;因原材料采购缺少有序安排、材料库存阶段坏损、生产产品所需零部件之间的数量比率不准确、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缺少管理等原因而造成损失浪费资金沉淀,增加管理成本。
2.
应收账款风险。大量赊销,为客户
垫付相当数量的债权性资金,货款不能及时回收或超过预期还不能确认回收金额,形成坏账风险。同时产生债权资金的机会成本、增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费用。
3.现金风险。企业持有现金不能应付日常经营活动开支、致使企业经营受阻蒙受损失,或是不能及时抓住获利机会,另为筹集资金付出额外开支。
4.流动性风险。企业资产分布状况不合理,一方面流动资产内部应收账款与存货所占比率过大,货币资金及短期投资比率过小,企业日常支付能力弱、偿债能力低;另一方面,长期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重过大,企业资金整体周转速度缓慢,营运资金的运转吃紧。
营运资金风险成因分析
营运资金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全过程。在通常情况下,企业事前先垫支的资金延经营活动各环节(资金形态)依次经过货币资金 —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债权资金——货币资金,但由成品资金债权资金回归到货币资金是企业个体劳动成果转化为社会商品的过程,需视竞争状况而定,待销售实现,其产生的现金流入才能使企业完成财务补偿,然而对任何企业来说,事前的资金管理不可能准确无误,营运资金涉及面广、不确定因素复杂分散、且具有潜伏性和累计性,在变化万端的竞争环境中,非常考量企业的整体协调性与抗风险能力。同时,企业存续期内营运资金的需要量波动频繁,企业不可能永远持有充足的资金量,加之外界偶发因素影响,营运资金风险的存在有着其显著的客观性。
另一方面,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许多时候则是由于管理原因导致了
营运资金风险或风险的恶化:
1.
企业经营目标与其财务能力不协调。出于生存的压力和发展的渴求,一些企业往往热衷于做大做强,在看到
资金利润率高于
资金成本、特别是行业资金利润率高于社会平均
投资报酬率时,容易产生激进甚至是冒进行为:一则是长期投资过快过大,挤占营运资金,造成原有经营规模资金吃紧,新上投资项目产生现金流需要一段时间或还未知,这样以来资产流动性大大减弱;二则是赊销策略粗放宽泛,为开辟市场、做销售业绩而放松了对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造成资金被占用、坏账损失加大。
2.营运资金管理的短视性、被动性及习惯上的静态管理经验。营运资金从会计资料上看是
流动资产减去
流动负债后的余额(即营运资金净额),流动资产是其资金占用形态、流动负债是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但这并不表示营运资金只有短期资金融通、营运资金的管理也并不只在一个会计年度内运作。企业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及其投资融资等问题有战略考虑和阶段政策,而维持企业日常经营的营运资金如果缺乏匹配性的策略,那么就大大消弱了实现企业目标的基础;只是围绕短期经营进行资金运作,企业就会缺乏财务弹性,以至于许许多多的财务经理整日里疲于应付日常收支、营运资金还是捉襟见肘。
3.缺乏对
风险与
收益的适度权衡。按理财原理,企业流动资产变现能力强盈利性较差;固定资产周转慢盈利能力强,企业对利润的追逐中,如忽视风险与收益的理性思考,对经营中的流动资产及其资金融通缺乏系统考虑,所留营运资金头寸小,极易导致过度运用流动负债,企业频繁地举新债还旧债来维持日常经营,负债偿还周期短,所以对现金的需要会愈来愈迫切、财务拮据越来越严重。
4.财务职能与经营职能、其他管理职能的非协调性。由于企业职能的分工,经营活动中的资金流、
物流、
信息流等信息情况可能分布在
财务、
经营、
统计等不同部门,且各种信息存在着不同步性,而各职能部门缺乏协调性就可能导致营运资金风险:如存货过多或过少、针对性的策略不及时,以至于企业资产形态转换减速或停滞;不能将原材料市场供应、同业销售竞争等信息快速反映到财务上来,财务运作可能会反映迟钝,企业资金结算、
商业信用等政策可能会缺乏实效性、激励与约束性,营运资金周转缓慢、低效甚至发生资金沉淀。
营运资金风险管理策略研究
营运资金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营运资金运作是企业整体资金运作的支撑,承载着
企业价值补偿与价值增值的使命。然而,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现实中,营运资金往往成为现代企业资金管理链中的薄弱环节、营运资金风险成为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之一,风险管理复杂、频繁、且不容延缓。
1.从企业价值最大化角度权衡风险与收益、规划营运资金有序管理。
企业是围绕一定的经营目标来展开投
融资的,其营运资金管理应围绕企业经营战略、投融资战略进行长远规划和阶段安排,对其中的风险与收益权衡应置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下考虑,从企业不同变化发展阶段的经营特点与财务收支特征来思忖经营资产的投资融资策略,充分考虑企业融资能力与债务偿还能力,努力维持与之相匹配的
流动资产持有量,保持一定的财务弹性,使企业在承担既定的财务风险情况下成本最小、收益最大或是预计收益水平有限情况下,将营运资金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
2.协调管理职能,强化经营中的现金流管理。
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变化复杂频繁,企业要积极疏导财务调控障碍、提高财务执行力,实现企业内部财务与非财务部门职能的有机衔接、协调管理。同时企业各生产经营部门在履行其供应生产销售等经营责任的同时,也应承担其相应的资金周转、资产安全等责任。企业从组织管理特点和经营活动程序,实施周期性的、滚动式的
现金流量管理,提高营运资金的财务效率、有效约束与规避营运资金不必要的低效运作与浪费。
3.细化供应、销售两个与外界相连的经营端点的动态管理,强化存货、应收账款的科学管理和前瞻性管理。
计划存货取得方式、一般储备量与保险储备量、预测存货资金占用,在分级归口的控制体制下,严格各种原材料、各生产程序的半成品之间的匹配性管理、减少库存资金占用、防止存货资金沉淀。考虑企业外部市场行情、同业竞争、主要客户信息动态,将企业销售经营与财务资金结算、商业信用管理等紧密衔接,采用合适的销售方式和货款结算方式,实施有的放矢的应收账款管理。
4.监控经营活动中的资金运动、适时调整优化财务结构。
企业经营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营运资金的日常管理应关注其经营资产的品质、占用资金的流动性和流动效率,消除流动资产不流动、固定资产无故闲置现象,适时调整与优化财务结构,这是营运资金风险管理的日常工作之一,是现代企业主动性的财务管理、规避财务风险的管理重点之一。具体内容包括:流动资产内部现金、应收账款、存货之间的结构趋向合理化调整与优化;流动负债内部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及其他短期债务之间趋向合理化调整与优化;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的比率、企业长期资产与流动资产、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权益资金等之间比率关系趋向合理化调整与优化。
5.实施营运资金风险预警管理。
设计财务指标体系,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全面评价整体经营的抗风险能力,主要包括:①反映经营现金流信息指标,如现金流与收入关系的指标、现金流内部结构比率的指标、现金流量与债务关系比率指标、现金流与利润关系的比率指标、现金流增长状况的指标等;②反映企业主营业务、附营业务的经营损益变动趋势指标,如
销售增长率、成本费用增长率、营业净利增长率等;③反映企业营运能力的指标,如
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期、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期等;④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如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⑤反映企业融资再融资能力的资料信息,如
企业资本结构、资产分布、资产质量与资产安全等。
营运资金的内涵
营运资金从
会计的角度看是指
流动资产与
流动负债的净额。为可用来偿还支付义务的流动资产,减去支付义务的流动负债的差额。
如果流动资产等于流动负债,则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
资金是由流动负债融资;如果流动资产大于流动负债,则与此相对应的“净流动资产”要以
长期负债或
所有者权益的一定份额为其资金来源。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
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
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
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运用的
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
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付费用和
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
债务。流动负债又称
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
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营运资金的计算公式
营运资金公式就是:
营运资金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总资产-
非流动资产)-(总资产-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 =(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 非流动资产 = 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营运资金的作用
营运资金可以用来衡量公司或企业的
短期偿债能力,其金额越大,代表该公司或企业对于支付义务的准备越充足,短期偿债能力越好。当营运资金出现负数,也就是一家企业的流动资产小于流动负债时,这家企业的营运可能随时因周转不灵而中断。
一家企业的营运资金到底多少才算足够,才称得上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是
决策的关键。偿债能力的数值若是换成比例或比值进行比较,可能会出现较具意义的结论。
营运资金的特点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 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
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 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
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3 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4 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
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
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
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
商业信用、
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
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
应收账款管理和
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
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的方法
加强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加强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就是加快现金、存货和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尽量减少资金的过分占用,降低
资金占用成本;就是利用商业信用,解决资金短期周转困难,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向
银行借款,利用
财务杠杆,提高权益资本报酬率。
规避风险 许多企业为了实现利润、销售更多产品,经常采用
赊销形式。片面追求
销售业绩,可能会忽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造成管理效率低下。例如对赊销的现金流动情况及信用状况缺乏控制,未能及时催收货款,容易出现货款被拖欠从而造成的账面利润高于实际资金的现象。对此,
财务部门应加强对赊销和预购业务的控制,制定相应的应收账款、
预付货款控制制度,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及时收回应收账款,减少风险,从而提高企业
资金使用效率。
增加价值
会计利润是当期
收入和
费用成本配比的结果。在任何收入水平下,企业都要做好对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并做好
预算,加强管理力度,减少不必要的
支出,这样才能够提高利润,增加
企业价值。
提高效率
财务管理应站在企业全局的角度,构建科学的预测体系,进行科学预算。预算包括
销售预算、
采购预算、
投资预算、人工预算、费用预算等等,这些预算使企业能预测风险,及时得到资金的各种信息,及时采取措施,防范风险,提高效益。同时,这些预算可以协调企业各部门的工作,提高内部协作的效率,而且,销售部门在销售、费用等预算指导下,还可事先对市场有一定了解,把握市场变化,减少存货的
市场风险。
完善制度 明确内部管理
责任制很多企业认为催收货款是财务部门的事,与销售部门无关,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事实上,
销售人员应对催收应收账款负主要责任。如果销售人员在提供赊销商品时,还要承担收回应收账款的责任,那么,他就会谨慎对待每一项应收账款。
建立客户信用档案企业应在财务部门中设置风险控制员,通过风险控制员对
供应商、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建档,并进行
信用等级设置,对处于不同等级的客户实行不同的
信用政策,减少购货和赊销风险。
风险管理员对客户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信用等级评定:考察企业的
注册资本;偿还账款的信用情况;有没拖欠税款而被罚款的记录;有没有拖欠供货企业货款的情况;其他企业的综合评价。风险管理员根据考察结果向总经理汇报情况,再由风险管理员、财务部门经理、销售部门经理、总经理讨论后确定给予各供应商及客户的货款信用数量。如果提供超过核定的信用数量时,销售人员必须取得财务经理、
风险管理员及总经理的特别批准。如果无法取得批准,销售人员只能降低信用规模或者放弃此项业务,这样就能控制销售中出现的大量
坏账现象,减少风险。
严格控制
信用期应规定应收账款的收款时间,并将这些信用条款写进合同,以合同形式约束对方。如果对方未能在规定时间内收回应收账款,企业可依据合同,对拖欠货款企业采取法律措施,以及时收回货款。
通过信用折扣鼓励欠款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偿还账款很多企业之所以不能及时归还欠款是因为他们及时归还得不到什么好处,拖欠也不会有什么影响。这种状况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回收效率低下。为了改善这种局面,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鼓励措施,对积极回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用折扣。
实施审批制度对不同信用规模、信用对象实施不同的审批级别。一般可设置三级审批制度。由
销售经理、
财务经理和风险管理员、总经理
三级审核。销售部门如采用赊销方式时,应先由财务部门根据赊销带来的经济利益与产生的成本风险进行衡量,可行时再交总经理审核。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降低
企业经营的风险。
加强补救措施一旦发生货款拖欠现象,财务部门应要求销售人员加紧催收货款,同时风险管理员要降低该企业的
信用等级;拖欠严重的,销售部门应责令销售人员与该企业取消购销业务。
建立企业
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括存货、应收账款、现金、
固定资产、
管理费用等一系列的控制制度。对违反控制制度的,要给予相关责任人以惩罚。
严格控制开支,对各种开支采用
计划成本核算对各种容易产生浪费的开支要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例如,很多企业
业务招待费在管理费用中占据很大比例,导致部分招待费在计征
所得税时无法全额
税前扣除。对此,企业应该要求销售人员控制招待费支出,并由财务部门按月
销售收入核定适当的招待费标准。
总之,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销售及采购业务中处于重要地位,对
企业利润目标的实现会产生重大影响。营运资金管理应是对销售工作的控制而不是限制,它的宗旨是促进销售部门减少
销售风险,提高利润水平。所以,企业领导人应重视企业的资金营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