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皇家海军
1488年建于荷兰的海上军队
荷兰皇家海军(荷兰语:Koninklijke Marine;英语:Royal Netherlands Navy)亦是荷兰海军。现代荷兰海军的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1488年1月8日,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颁布的“海洋法规”而起。后来在八十年战争中从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哈布斯堡尼德兰独立而出。
溯源
起初,荷兰海军带有私人色彩。低地国家许多港口的富商和地方当局从15世纪起,主动武装船只,并担负攻击海盗和竞争对手的任务,保护商船的防御措施,可包括在运输船队中航行和武装商人本身。
荷兰共和国时期
荷兰黄金时代
16世纪到17世纪中叶,荷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以商业和海上运输业为主,尤其是它的造船业使之成为了当时最大的海洋运输国家
1604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的继承人詹姆斯一世同西班牙签订和约后,荷兰继续与西班牙作战。1607年在雅各布·范·希姆斯敦尔刻率领下,袭击了直布罗陀港,使驻和泊该港的一个西班牙分舰队遭到严重损失。长期的战争和接二连三的失败,使西班牙元气大伤,士气低落,不得不与荷兰讲和。1609年双方签订了为期12年的停战协定。西班牙承认了荷兰的独立。在这一段和平时期中,荷兰的海外贸易大大增多了。
12年停战协定期满后,西班牙与荷兰之间又重开战争。战争中期以后,荷兰军队扭转了战争初期被动失利的局面,开始转入反攻,其舰队也一再挫败西班牙舰队。1628马坦萨斯湾海战,荷兰船长皮特·彼得松·海因在马坦萨斯港(古巴)击败西班牙珍宝船队,捕获价值数千万盾的西班牙宝藏船。使得荷兰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越西班牙帝国,而西班牙经济严重衰退。西班牙占领安特卫普后,在这里装备了一支舰队,准备进攻荷兰。1631年,荷兰舰队对安特卫普港的西班牙舰队发动了夜间袭击,将港内的西班牙舰队歼灭。此后,西班牙转攻为守。
荷兰还建立并保持了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力量。不仅有大量的二层甲板,装有50~80门火炮的战船,而且还有三层甲板装有90门大炮的战船。同时,还开始建造装有大炮的快速帆船。该种船排水量400吨,装有30~40门炮,灵活、快速、威力很大,战时能起极好的巡逻和侦察作用。除常规海军外,荷兰还建立了许多大型坚固的商船,以适应向海外发展的需要。战时,这些船只可以成为海军舰队的重要组成部分。
荷兰贸易与航运的发达离不开强大的海军力量。美国军事理论家马汉认为 :“联合省把他们的荣耀和权势归功于他们的财富和舰队。 ”确实, 强大的荷兰海军既是共和国生存和繁荣的保证,又是国家推行对外政策的工具。自16世纪后期以来,海军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摆脱西班牙的控制并开拓新的市场,荷兰的海军得到了长足发展。
1639年10月21日,马顿·特罗普指挥的95艘荷兰舰船于唐斯海战重创安东尼奥·德·奥昆多的西班牙舰队。 标志着世界海军力量的重大转折,西班牙因这次海战在三十年战争之后的进程到18世纪初,都未能重建其海军优势,荷兰彻底取代其成为世界最强大的海军力量。
此外,强大的海军通过对弗勒芒海岸进行封锁(以防从荷兰手中夺取贸易权), 为商船护航、海上巡逻、打击海盗等等,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服务。1611—1614年的波罗的海危机中,荷兰就动用海军迫使丹麦国王克里斯琴四世让步,取消了通过松德海峡的额外关税。1645年,荷兰舰队为结束丹麦和瑞 典之间对已不利的战争,前往波罗的海进行干 涉。 强大的海军力量使荷兰成为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的海上霸主。
到1644年,荷兰拥有1000多艘各类船只作为战舰保护商业顺畅,1000多艘大型商船进行海上贸易,6000多艘小型商船用于捕鱼业和内陆运输业,并拥有8万多名堪称世界上最为优秀的水手。17世纪上半叶,它拥有商船1.6万艘。
在17世纪的过程中,荷兰的财富和海上扩张使整个欧洲羡慕不已,尤其是英国。1651年8月5日,克伦威尔向议会提交了《航海条例》,同年10月9日,议会经过讨论予以通过。它涉及到宗主国和殖民地互相关系方面最尖税的问题,即殖民地和外国人的贸易自由问题。1652年春,荷兰海军司令特罗普率42艘为荷兰东印度公司商船作护航的舰队驶入英吉利海峡,并于5月29日在多佛海面与英国将领布莱克统帅的英国舰队相遇。英军要求荷兰海军向英国国旗致敬,但遭到拒绝,于是双方展开了长达4个小时的激烈炮战。结果,荷兰人损失了2艘战舰,布莱克的旗舰遭受损伤,第一次英荷战争由此拉开了序幕。
战争开始阶段,荷兰拥有海上优势,但是战局很快就朝着有利于英国人的方向发展。为了战争, 英国的全部税收供给军用,泰晤士河的船坞每日都在紧张地建造军舰,使英国的海军数量及火力配置完全优于荷兰海军,而且英国在战术上也有长足的改进。荷兰由于地理上的限制,商船的运输成为其经济发展的命脉,每日大量商船队经过英吉利海峡,都必须有海军战舰的护航, 这大大牵制了海军的力量,战斗力明显受到削弱。而且荷兰的战术陈旧,不能适应新形势下战争的实际。荷兰的战术是当在海上遭遇敌船时,采取抢占上风方向向敌舰逼进,然后登上敌舰进行肉搏战。舰队行动时分成小队,依次向敌船逼进,以避免战舰相互碰撞。这种战术缺乏灵活性并容易导致指挥混乱, 难以实现战略目标。
1653年2月,当获悉特罗普将率80艘战舰护送200艘商船准备通过英吉利海峡返航荷兰的信息后,布莱克立即率领英国战舰追击。3月28日开始,双方展开三天的海战,英军重创荷军,并封锁荷兰海岸。此战对英国来说取得了对荷兰人的决定性的胜利。8月,荷兰海军企图合击英军,但没有成功,特罗普也在一次海战中战死,损兵折将的荷兰已无力继续进行战争。
1654年4月15日,英荷双方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第一次英荷战争只是英荷两国争夺海洋和商业霸权的开端,并没有根本解决两国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矛盾。由于英国长期处于战争状态以及缺乏足够的船只来取代荷兰的商船, 加上荷兰想方设法冲破或逃避英国《航海条例》的限制,因此1651年的《航海条例》的执行并未产生预期效果,甚至根本就未得到认真的执行。因此,第一次英荷战争之后,“英国的‘好战分子’正在等待‘对荷兰的另一次打击’”,新的英荷战争只是时间问题。
1665年6月22日两国再次开战,英国舰队随后在洛斯托夫特海战中重创荷兰舰队,法国、丹麦与荷兰结成反英同盟。1666年5月,经过修整恢复的荷兰舰队在四日海战击败了英国舰队,8月荷兰舰队进入泰晤士河攻打伦敦,遭到英国岸炮和海军的联合打击,遭到重创,英国重获制海权。同年9月10日伦敦发生大火,城市大部遭焚毁,无力继续战争,试图与荷兰和谈。荷兰舰队趁机于次年6月19日进入泰晤士河突袭梅德韦港,重创了驻泊泰晤士河的英国舰队,破坏了船厂,并封锁了泰晤士河口。这次奇袭给英国造成了近20万镑的损失,更使皇家海军蒙受了奇耻大辱。英国遭此大败,加之瘟疫和伦敦大火两重灾难,已无力再战。奇袭加速了英荷两国的谈判进程。
1667年7月31日,两国签订了《布雷达和约》。战后荷兰保有从英国占领的领地苏里南,割让包括新阿姆斯特丹在内的北美殖民地新尼德兰给英国(也就是双方互换领地)并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而英国放宽了《航海条例》,在贸易权上作出了让步,让出部分商贸利益给荷兰,并重新划定了海外殖民地,放弃了在荷属东印度群岛方面的权益,并归还了在战争期间抢占的荷属南美洲的苏里南。并被迫和荷兰、瑞典结成三国同盟,共同向刚兴起的法国施压,要求法王路易十四退还大批领土给西班牙(1667-1668法国在产权转移战争打败西班牙)。总体来说,第二次英荷战争是英国战败,因此酝酿出第三次英荷战争。
第二次英荷战争后,英荷关系有所改善,这很大程度上是对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不断增长的野心所做出的自然反应。不过,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企图消防他的法国表亲路易十四,拥有不受议会控制的完全专制的权利。路易十四利用了他的这种心理以及他所崇尚的天主教,于1670年与查理二世秘密结盟。查理通过议会筹集到了一笔资金,许诺议会加强海军力量以及对抗法国人,实际上却用这笔钱联合法国发动对荷战争。战争的起因被归功于英国人受到的耻辱,因为被俘的英国皇家海军战舰“皇家查理”号被荷兰人用作公共展览,而且荷兰人有一次未向英国游艇致敬。当然这些都只是借口。查理想要打一场战争,尽管他知道在召集议会取得有利可图的和平之前,以及在安抚好其国内反对者之前,把赌注压在一场关键性的战役上并不会受到欢迎。不过,他低估了荷兰人。战争一开始就是一次糟糕的进攻。
法国陆军于1672年入侵荷兰,很快就占领60%以上的荷兰领土,造成荷兰的大震荡与政变,形成荷兰所谓的“灾难年”(Rampjaar)。荷兰人的爱国能量爆发,以决堤阻止法军占领阿姆斯特丹,并临危授命奥兰治亲王威廉三世为联省执政,拯救国难;英国同时在1672年进攻荷兰,但是荷兰海军上将德鲁伊特尔于四次海战均获得胜利,查理被迫停战。威廉三世先与西班牙、奥地利、普鲁士等结盟,迫使法国撤兵,收回失土;再派人到英国向议员重金游说并制造反法舆论,激化英国市民对天主教法国的恐惧与仇恨,使得英国国会逐渐反对与法国结盟,不愿继续拨款给查理二世,迫使查理中止英法联盟并与荷兰议和,英国得到荷兰部分的殖民地,但必须给予荷兰20万英镑的补偿,两国于1674年正式结束第三次英荷战争
1674年英国退出战争之后,法国人也不再英吉利海峡攻击荷兰人了。相反路易十四露出真面目,派遣舰队进攻西班牙。荷兰海军老将德鲁伊特尔率领一支小规模舰队驰援西班牙人,但在奥古斯塔海战被击败,在西西里附近的战斗中因左腿受伤流血过多而死。此后尽管荷兰海军仍然强盛一段时间但在海军素养上再也未能达到他在世的水平。
’荷兰海军的逐渐削弱主要是1671年以后与法国之间旷日持久的陆战所致。法国的进攻逼得荷兰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强国,刚开始寻求盟友,其中主要是英国。为了得到英国的支持,荷兰不得不在商业上做出让步。因此,尽管英国在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战争中吃了败仗,但最终还是利用这个战略机遇得到了好处。在下一个世纪中,荷兰的海洋经济仍然很强大,但再也不能重振雄风,回到1673年挑战英法联军的辉煌岁月了。
衰落的18世纪
荷兰共和国的衰落反映在他的海军状态,当威廉三世因光荣革命成为英国国王后,于1689年签署的英荷协议规定在:反法战争中,荷兰提供较多的陆军、英国则提供较多的海军,英荷的联合舰队中,两国的舰数比例为5:3,此外,联合舰队总司令官总是派设一名英国指挥官,即使有一名荷兰人的官阶比他更高一级,这在荷兰海军内部引起了极大地愤慨。随着时间的推移,荷兰海军越来越难以维持5:3的规模,特别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1702年和1711年规模仅维持一半。与法国长期的战事,使荷兰不得不将大量资源投入到陆上,对于海军建设明显滞后。其战斗能力和效率也受到了质疑,尤其是1690年比奇角海战和随后的1693年拉各斯海战法国对士麦那护航队的灾难性打击。而许多荷兰海军指挥官也不再拥有像从前特罗姆普、德鲁伊特尔这样优秀的指挥才能和经验。
荷兰共和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消耗大量国力,从签署《乌得勒支和约》后,得不偿失;尽管达到了联盟发动战争的主要目的----阻止西属尼德兰落入法国人手中,摆脱法国的入侵,但战争中荷兰的运输业及贸易遭到巨大损失,其强大的海军也在战后不断裁撤而衰落。
在1715-1720年荷兰海军规模不足英国海军的一半,不过1710年荷兰海军要比过去十年更加强大,这要归功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接近尾声时的军费开支减少。且由于1690年代新的大规模造舰计划实施,荷兰仍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之一。而其海军力量真正衰落是在1740年代。并最终在第四次英荷战争暴露无遗。
到了18世纪后期它已不再是法国人的对手,更不用说英国海军了。1795年巴达维亚革命后,对海军包括指挥结构进行重大改革。1796年萨达尼亚湾荷兰一支海军中队投降英国和1797年坎伯当海战后,已表明巴达维亚海军已经覆亡。
19世纪至今
1813年12月7日,荷兰恢复独立,荷兰海军再次成为荷兰军队的一部分,由于该国已成为一个王国,所以荷兰海军被冠以“皇家”的称谓,称谓荷兰皇家海军。19世纪的荷兰皇家海军由于人力资源不断短缺,迫使政府从殖民地雇佣船员。这使得总雇员人数从1850年的5000人增加到1900年的一万人。在1917年第一批飞机加入到海军行列,第一个女人受雇于1944年,但不在战斗序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荷兰海军加入盟军,在荷兰被纳粹德国征服后,荷兰海军把司令部迁往伦敦和小部分迁往斯里兰卡澳大利亚
荷兰皇家海军负责执行运输,例如在敦克尔克大撤退时,他们攻击敌方目标以护送舰队。战争期间,荷兰皇家海军为了保卫荷属东印度而损失惨重,最惨烈的海战就是爪哇海战。
战争结束后,荷兰和荷属东印度(现印度尼西亚)关系产生巨变。日本投降两天后印度尼西亚宣布建国,挫败了荷兰恢复殖民的计划。经过四年的战争,荷兰承认印尼独立。1926年荷兰驻扎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海军被移交给了印尼,就因苏联对印尼从事军事现代化的援助 ,故印尼总统苏加诺有能力宣布其为一省。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重点是陆军、空军,直到朝鲜战争(1950-1953年),海军得到更多的认可。政府允许建立两支海军中队。荷兰和其他成员密切制定安全计划。因运1955年华沙公约组织成立,东西之间的军备竞赛加剧。技术创新的迅速成长,核武器系统和远程导弹引进雷达和声纳设备。地缘政治局势允许稳定的军事型态。从1965年起,荷兰加入北约的某些常任中队,例如:大西洋常备海军部队 。
规模
荷兰皇家海军有:10500人,包括2000名海军陆战队。2艘登陆船坞舰,2艘联合支援舰,4艘七省级护卫舰,4艘荷兰级巡防舰、2艘卡雷尔多尔曼级护卫舰,4艘海象级潜艇,10艘扫雷艇和大批辅助作战舰艇 。
主要的海军基地是登海尔德,其位于荷兰北部。 次要海军基地分布阿姆斯特丹 , 弗利辛根 , 特塞尔和库拉索岛 ( 库拉索 )。辅助海军基地在鹿特丹 ,杜伦,Suffisant,库拉索岛和萨瓦内塔阿鲁巴 。
军事院校
荷兰皇家海军学院负责训练荷兰皇家海军的人员。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5 11:40
目录
概述
溯源
荷兰共和国时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