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与人》是由
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的话剧,该剧主演讲述一群将青春奉献给“北大荒”的垦荒队员们的凄美爱情故事。
演出信息
版本一
第一轮
时间:2006年7月12日至2006年7月21日 共计九场
演出地点:
解放军歌剧院(
北二环积水潭地铁东南出口)
第二轮
时间:2006年9月22日至2006年9月29日 共计六场
演出地点:
中央戏剧学院逸夫实验剧场(
东城区东棉花胡同39号)
第三轮(为纪念
中国话剧百年的“全国优秀剧目调演”)
时间:2007年4月21日至2007年4月22日 演出两场
版本二
第四轮
时间:2007年11月05日至2007年11月06日
时间:2008年09月01日至2008年09月02日
演出地点:解放军歌剧院
剧情简介
写于一九八五年的知青戏剧《荒原与人》被搬上舞台,尽管创作距今达二十年之久,那段岁月距离现在也近半个世纪,但这出戏不仅不显落伍,从中甚至折射出两代人的“精神荒原”。
《荒原与人》是
国家话剧院本年度倾力打造的重头大戏,这个由当代著名剧作家
李龙云1985年创作的著名作品,一经出台便曾掀起轩然大波,于1988年获
曹禺戏剧文学奖;1989年获建国40周年荣誉奖。先后被收入《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文库。戏剧卷》、
中央戏剧学院教材《古今中外60部经典剧作》、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戏剧百年精华》,并被译成
德文、日文等外文版本在德、日等国出版。这部曾以《撒满月光的荒原》为名的戏剧,二十余年来多次被不同的国内专业团体搬上舞台。
在辽阔的
黑土地,国与国的边境线旁,两条河流穿过落马湖,那里其实是一片重沼泽,沼泽边是一望无际的落马湖荒原。荒原在夕照的霞光里优美而荒凉,垦荒队员们的爱情是这个残酷的荒原上最娇艳的花朵。
马兆新和细草是正在热恋的垦荒队员,当落马湖王国的国王,垦荒队队长,于大个子像猎手一样猎捕了细草之后,莽撞的小马却再也不肯接受被玷污过的爱人,在小马冰冷的眼神里细草心如死灰,但高傲细草决定无论如何也不向命运低头,她平静的选择了去嫁给一个马车夫的生活……于是,在一个飘雪的清晨,她被小马亲手送给了吹吹打打而来的迎亲队伍……
胆怯的苏家琦与纤弱的宁姗姗相爱,在一次小型的
边界冲突中,苏家琦作了逃兵,而爱人宁姗姗却蹈死不顾的替他奔赴了战场,宁姗姗的牺牲使得这场爱情成了苏家琦心中无法愈合的伤口……
李天甜爱恋着苏家琦,她是个苦难也不能磨灭心中诗情的女孩子,即使在批斗声中仍能幻化出与爱人诗意的交流,她不堪忍受屈辱,曾经勇敢地选择结束生命,却在重燃生活的勇气时,被疯狂的沼泽吞没了……
演员表
幕后制作
编剧李龙云的这个经典剧本原名《撒满月光的荒原》,曾先后被
王贵、
徐晓钟、
林兆华三位极具探索精神的导演相中,王贵与徐晓钟的版本分别于1987年和1993年上演,林兆华为排该剧还曾带领着导演
任鸣和编剧李龙云等人到东北体验生活,但是最终由于种种原因而流产。时空频转的
剧本结构和大量描述内心活动的台词让其成为多个导演渴望挑战的“试金剧目”,但早在剧本问世的上世纪80年代,就有评论家预言:“首演会失败”。但此次导演王晓鹰还是甘愿冒风险再“赌”一把。
通常一部话剧的排练时间不会超过7周,但2006年国话首排《荒原与人》却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据王晓鹰介绍,由于剧本中大量内心独白式的台词,必须要配以很强表演性的肢体动作,否则看起来就会像朗诵,因此每一步都很难按照惯有的思路进行,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摸索的状态。主演房子斌,曾在与
舒淇等人合作的电影《
美人草》中饰演过知青角色,但他表示这次饰演的角色难度极大:“我在剧中有四大段戏,每段表演的节奏都非常紧张,自己甚至都很难透过气来,以至于每天排练,我都觉得自己灵魂出窍。”
作品评价
话剧《荒原与人》青年演员精彩演绎震撼观众
从事
电影发行的李小姐说,“我觉得这个戏挺好看的,我挺感动的。我看一个戏感不感人,首先看到的是演员能不能打动我,这个戏里面的演员我觉得个个都很出色,虽说说的是几十年前的年轻人的生活,但无论是爱情,还是他们面对的困境,都是今天我们还在面对的……那个女孩子掉头发的情节,让我真的有点控制不住,这不是只有那个年代的女孩子才恐惧的事情,这是女人永远的恐惧……”
国话的
赵有亮院长看完演出后说,“这样的呈现既有诗意很美,又很残酷。诠释和表演都相当准确,连细微的交流都是如此……整体感觉很统一,这次的排练尝试
对表导演都是很大的进步和突破……感谢编、导、演艺术家们,呈现出这样一个非常棒的原创剧目,为剧院做出了贡献。
查明哲导演则对这样一个气质独特鲜明的戏剧冠以 “狂飚戏剧” 的美誉,他说“我一直说我对这个戏很期待,今天让我很满足,这个期待越真切,满足越由衷。”
也有观众在感动之后提出质疑:戏固然动人,但为什么要排演这个离当下时代相对遥远的作品?对此王晓鹰导演自有解答,他说“
二战已经结束六十年了,但二战题材的
戏剧电影艺术作品从未缺失过。因为这是历史!对于历史,我们就是应该不断地提醒自己提醒后人要记住,记得越深沉越好。
人类历史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传承的。缺少精神传承的生命体验难免失之单薄,不理解父辈的人生也难以真正理解自己的人生。”
话剧《荒原与人》:两次信仰之间的挣扎
剧中,细草的扮演者万茜出神入化地呈现了一个遭遇不幸的柔弱女子,同时又赋予这女子一种由内心喷发而出的刚强与自尊。她的声音与肢体,都在诉说无尽的爱与痛苦,矛盾和欲望,与她演对手戏的年轻马兆新扮演者房斌也显示出不凡实力,但与细草自然流淌的情感相比,房斌的戏稍显紧张与用力。余长顺、毛毛、李老头和老年马兆新的表演都可圈可点,对人物心态和性格把握比较准确。相比之下,另外一对主线李甜甜和小苏的
人物形象比较苍白,
群戏场面当中的演员们也缺少各自的性格设计,显得平面化和单调。
《荒原与人》的舞美设计有一定创新,舞台的后方是数块落地镜面塑料幕布,舞台后侧的灯光亮起时,可以看见幕布后的人与景物;后侧灯光暗下,前方灯光亮起时,幕布则变身为亮晶晶的镜子;枯草镶嵌的幕布边框,像是湖面的坡岸,波光粼粼的幕布也就成了意象当中的落马湖。舞台两侧的
镜面玻璃门使用则欠妥当,舞台上过多的反光和
镜面效果,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使舞台上的元素显得比较散乱。
全剧最震撼的是马兆新亲自送怀着身孕的细草去出嫁一段,狂烈的肢体冲突,极度痛苦之下的彼此追问与自我拷问,急转之下的剧情,将现场气氛引入高潮。所谓两次信仰之间的空间,在这段戏中到得到了极致体现。当情感遇到真相,当环境无门可循,我们是信仰爱,还是信仰忠诚,抑或是屈服于内心的虚荣与尊严?仿佛要将两颗赤裸裸血淋淋的心撒裂给众人看,藉此将那个时代特定的压力感和无力感传递给现场观众——水晶(北京剧评人)
《荒原与人》首演成功 昔日舞台毒药今找到知音
20世纪80年代曾经让理论家感到困惑,并被戏剧评论家预言“首演注定会失败”的话剧《荒原与人》昨天在解放军歌剧院首演,演出结束时热烈的掌声证明了首演的成功。《荒原与人》创作于1985年,昨天的演出证明该剧的文学力量经得住时间考验,也佐证了一度无法被人理解的戏剧形式在今天终于找到了知音。
《荒原与人》的时间和地点都非常虚幻,时间是发生在“信仰的建立与毁灭之间”,地点是在“落马湖畔”,昨天的舞台上是用了镜面来表现,背后则是用的
汽车玻璃贴膜,灯光打亮的时候能看到后面演员的表演,当灯光暗下去的时候,塑料膜和镜面折射的光又好像是波光粼粼的湖面。
在开演之前,记者采访了《荒原与人》的作者李龙云,在他的创作题材上可以分为两类,前面一类是以
老北京生活为题材的《小井胡同》、《正红旗下》、《万家灯火》等等,而后就是
知青题材的《荒原与人》和《叫我一声哥,我会泪落如雨》,在这些作品中,《荒原与人》的影响力肯定是不如前面提到的那些老北京题材的作品。但李龙云认为:“《荒原与人》是我最动情的一部作品,我对它有种说不清的情绪,我认为它在我为数不多的作品中真正有点价值的,《荒原与人》体现了人类意识,因此它不能和别的剧本比较。”
《荒原与人》是以知青在“文革”期间的生活为背景,但不仅仅是表现北大荒的,“我在写作时,融会了各种
艺术流派的营养,比如中国古典戏曲,还有马尔克斯的
魔幻现实主义都有所体现。” 对于昨晚的演出,李龙云认为:“后面的戏比前面的好,音乐非常宏大。结尾很好,是符合我所要表达的观点——生活从来不给人第二次机会。”
获奖记录
文化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2007)“文华导演奖”
王晓鹰文化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2007)“文华
舞台美术(
舞美设计)奖
刘科栋文化部文化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2007)“文华表演奖”
房子斌文化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2007)“文华表演奖” 陈希光
文化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2007)“文华表演奖”
侯岩松文化部第八届中国艺术节(2007)“观众最喜爱演员奖” 房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