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菇
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真菌
草菇(学名:Volvariella volvacea (Bull.) Singer)是光柄菇科小包脚菇属真菌。草菇菌丝无色透明,细胞长度不一,直径46-400微米,平均217微米,宽6-18微米,平均10微米,被隔膜分隔为多细胞菌丝,不断分枝蔓延,互相交织形成疏松网状菌丝体。子实体由菌盖菌柄、菌褶、外膜、菌托等构成。
真菌学史
有史料为证,草菇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等篆修《广东通志·土产篇》旨《舟车闻见录》:“南华菇:南人谓菌为蕈,豫章、岭南又谓之菇。产于曹溪南华寺者名南华菇,亦家蕈也。其味不减于北地蘑菇。”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黄培爃篆修《英德县志·物产略》中也有同样记述:“南华菇:元(原)出曲江南华寺,土人效之,味亦不减北地蘑菇。”又据福建《宁德县志》载:“城北瓮窑禾朽,雨后生蕈,宛如星斗丛簇竞吐,农人集而投于市。”可见,草菇原本是生长在南方腐烂禾草上的一种野生食用菌,由南华寺僧人首先采摘食用的。
形态特征
菌丝体:草菇菌丝无色透明,细胞长度不一,直径46-400微米,平均217微米,宽6-18微米,平均10微米,被隔膜分隔为多细胞菌丝,不断分枝蔓延,互相交织形成疏松网状菌丝体。细胞壁厚薄不一,含有多个核,无孢脐,贮藏许多养分,呈休眠状态,可抵抗干旱、低温等不良环境,待到适宜条件下,在细胞壁较薄的地方突起,形成芽管,由此产生的菌丝可发育成正常子实体。
子实体:由菌盖菌柄、菌褶、外膜、菌托等构成。
外膜:外膜又称包被、脚包,顶部灰黑色或灰白色,往下渐淡,基部白色,未成熟子实体被包裹其间,随着子实体增大,外膜遗留在菌柄基部而成菌托
菌柄:菌柄中生,顶部和菌盖相接,基部与菌托相连,圆柱形,直径0.8-1.5厘米,长3-8厘米,充分伸长时可达8厘米以上。
菌盖:菌盖着生在菌柄之上,张开前钟形,展开后伞形,最后呈碟状,直径5-12厘米,大者达21厘米;鼠灰色,中央色较深,四周渐浅,具有放射状暗色纤毛,有时具有凸起三角形鳞片。
菌褶:菌褶位于菌盖腹面,由280-450个长短不一的片状菌褶相间地呈辐射状排列,与菌柄离生,每片菌褶由3层组织构成,最内层是菌髓,为松软斜生细胞,其间有相当大的胞隙;中间层是子实基层,菌丝细胞密集面膨胀;外层是子实层,由菌丝尖端细胞形成狭长侧丝,或膨大而成棒形担孢子及隔胞。子实体未充分成熟时,菌褶白色,成熟过程中渐渐变为粉红色,最后呈深褐色。
担孢子:担孢子为卵形,长7-9微米,宽5-6微米,最外层为外壁,内层为周壁,与担子梗相连处为孢脐,是担孢子萌芽时吸收水分的孔点。初期颜色透明淡黄色,最后为红褐色。一个直径5-11厘米的菌伞可散落5-48亿个孢子。
产地生境
草菇多丛生于夏季雨后的草堆上,原系中国热带和亚热带高温多雨的腐生真菌,后传入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地,中国的主要产区在广东、广西、福建、河北、台湾、湖南、四川、西藏等地区。
营养:草菇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以及少量矿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
碳源:即碳水化合物,在草菇利用的各种碳源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在实际栽培中,都是利用天然纤维物质,如稻草、麦草以及栽培金针菇、平菇等的废料作为主要碳素营养。
氮源:草菇能利用有机氮、铵态氮,在生产中多选用腐熟的干牛粪、鸡鸭粪及麸皮、米糠等作为培养料的氮源,草菇对氮素营养需求不高。
矿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草菇正常生长发育需等矿物质及一定量的维生素,但需要量很小,一般在天然培养基及水中,其含量已经满足草菇需要,因此,不需另外添加。
酸碱度:草菇喜在偏碱性环境中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7-7.8,在该范围内,菌丝生长最快。子实体发育的适宜pH值为6.7。
温度:草菇菌丝体生长温度范围15-42℃,最适温度为30-32℃。子实体发育的温度,除了与气温有关外,料温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一般子实体发生气温以28-30℃为最适宜;室外栽培,平均气温在28℃,而草菇堆温度在30-34℃时,子实体发育最好。
湿度:草菇喜高湿环境,要求培养基有较高的含水量,同时要求栽培小区空间湿度也较高。培养料含水量以65-70%为宜。子实体发生前,空间湿度应控制在85-90%,子实体发生时,应提高到90-95%。
空气:草菇是一种好气性真菌,栽培环境二氧化碳浓度在0.034-0.1%以下时,能促进子实体形成。随着子实本的发育形成,其呼吸作用也相应地增强,若栽培空间二氧化碳浓度增至0.5%以上,子实体发育将会受到抑制,浓度增至1%时,子实体停止生长。因此,空气缓缓对流对草菇是有利的。但通风过急,容易引起温湿度急速变化,则对草菇生长不利。
光照:草菇菌丝在黑暗条件下可正常发育,但在黑暗条件下子实体不能分化;子实体形成必须有光照诱发。散射光能诱发子实体形成,促进色素转化,并使其健壮,增强抗病力,但强烈的直射光则对子实体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生长习性
草菇生长发育过程:担孢子成熟散落,在适宜环境下吸水萌发,突破孢脐长出芽管,多数伸长几微米或几十微米,少数1.9微米后便产生分枝,担孢子内含物进入芽,最后剩下1个空孢子。细胞核在管内进行分裂。孢子萌发后36小时左右芽管产生隔膜形成初生菌丝,但很快便发育为次生菌丝,并不断分枝蔓延,交织成网状体。播种后,形成次生菌丝体,后形成子实体原基,最后形成子实体。
子实体发育可分为针头期、钮期、卵形期、伸长期、成熟期:
培育技术
场地选择
栽培草菇的场地可因地制宜,露天阳畦,塑料大棚,果树及林荫下,都可栽培草菇,也可在高温棚内进行菇菜间作,但栽培场所必须干净、湿润,取水、排水方便,土质为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以利菌丝蔓延入土壤中,在料周围生长“地脚菇”,增加产量。栽培时间为每年的6-8月。
草菇栽培地要接近水源,远离禽畜棚。翻耕后做畦,每畦宽1.2米,共3畦,操作沟4条,中间2条操作沟宽0.7米、深20厘米,两边2条沟宽0.5米、深20厘米,畦面用敌敌畏浇透,杀除地下害虫,同时撒上石灰粉,整平畦面浇足底水待种。
品种选择
草菇菌株按个体大小分大、中、小三个类型,单个重在20克以下属小型,20-30克属中型,30克以上为大型。色泽有鼠灰、淡灰、灰白等,因菌株而不同。采用哪个类型菌株视栽培季节和用途而定,干制用的适宜选用大、中型,鲜食和罐藏用的适宜采用中、小型。2010年选择较多的是V系列品种。主要品种如下:
基质准备
稻草是传统的栽培原料,须晒干贮藏,使用时无霉变足干,金黄色的晚稻草最好。棉籽壳一同般选择绒毛多、足干、褐色、无杂菌虫害的较好。废棉选择无化纤、无杂质、足干的为好。
棉籽壳73%、稻草10%、牛粪10%、石灰5%、过磷酸钙1%和尿素1%。
管理措施
塑料大棚前期栽培草菇,一般前茬是早黄瓜或早蕃茄。前茬收获后,迅速来茬,翻耕晒白,施入腐熟基肥,同时迅速做畦、灌水,喷敌敌畏药液,撒上石灰粉备用。覆盖以能灵活翻卷的草帘为主,5-6月天气变化很大,白天卷起草帘增温,夜里放下以保温,重要措施是增温。播种后,用细土覆盖,厚度1厘米,看不见菌种为好。最后盖上薄膜,一般前期3-4天发好菌。播种后要迅速提高温度,温度越高菌越顺利,所以这阶段白天要增温,晚上保温,3-4天后发菌结束。可用竹杆撑起小环棚,增加光照和空气,使肋面上菌丝迅速纽结成针尖大的白色小菇蕾,以后要加大通风量,使小菇蕾迅速长大,一般播种后10-14天即可采收,这时期沟里灌水以增加空气湿度。当第一茬菇采收结束后,及时吹干料面,打一次转潮水,水温应与塑料棚内温度一样,pH值调节到9左右,用水量为1千克/平方米,只要管理得当,可以收到3茬草菇。
这个时期正值7-8月高温季节,一般管理措施与前期一样,但应掌握以下几点:
该时期一般在9月上中旬,气温逐渐下降,温差加大,夜晚较凉爽。草菇是恒温恒湿类菌类,因此对栽培草菇十分不利。所以,后期栽培草菇要注意以下几点:
采收技术
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一般播种后6-7天可见少量幼菇,11-12天开始采收,一般可采4、7批。草菇生长迅速,必须及时采收,有时一天要收二次。采收时用一手按住生长处的培养料,一手持菇体左右旋转,并轻轻摘下。如系丛生,应用小刀逐个割取,或一丛中大部分适合采收时一齐采摘。采菇时切忌拔取,以避免牵动菌丝,影响以后出菇。草菇的生物转化率因培养料而不同,一般以废棉为培养料转化率为30-40%,高的可达45%以上。
主要价值
草菇味甘,性寒。具有清热解暑,补益气血,降压之功效。用于暑热烦渴,体质虚弱,头晕乏力,高血压。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草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脂肪含量却很低,因此有“素中之荦”的美称。子实体可鲜食,也可直接晒干或烘干制作成干菇食用,还可制作成罐头或盐渍食用,均有保健作用。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无危(LC)。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4 12:13
目录
概述
真菌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