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传真,河南邓州顺阳人。唐贞元二十年(804)任宁国县令。他的弟弟范传正在京城任殿中侍御史,与大文学家、时任监察御史的柳宗元为同僚。范传真刚到京城,皇帝身边的许多大臣都说他道德品行好。宰相听说后,把他放在门下省任职。后又任命他为京兆府武功县县尉。因为很有政绩,有司(当时的组织部门)升任他为宣州郡宁国县令。大家都说,在皇帝直接管辖的疆域内调任东西部尉是美差。然而,范传真则认为不是这样。他说,做官之所以是美差,是因为他要有利于老百姓。与其给老百姓以物,莫若给他们以教化和引导。同时,范传真又认为作为官员,是老百姓的仆人,做老百姓的仆人而吃老百姓的供奉,难道就不应该回报吗?今后我将用慈爱礼节对待百姓,治理地方,而去掉欺伪凌暴,使老百姓得到实惠。
范传真的这一番话通过其弟弟范传正告知于同僚,大家都很高兴并尊重他,写诗赠他去宁国上任。而柳宗元为这些诗作《
送宁国范明府诗序》,把范传真的这些话语写入序中。
范传真来宁国之前,宁国经历多年的兵荒马乱,整个社会是一片“稂莠蔽川,嘉树不长,氛烟塞路,清泉不发”的满目疮痍景象。范传真上任以后,实现他的承诺,大力修复农田水利设施,得到老百姓的称颂。他在县衙的东南方修建“化洽亭”,以表达他要在任职内把宁国建设成人与人之间融洽和睦社会的理想和决心。在范传真的治理下,宁国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来之前是物景颓圮,他来之后是物景明媚。范传真廉政、勤政的事迹传到了京城,当朝状元
韦瓘知道后评价他是一位“肃以检奸,廉以约身,和以纳民,敏以应物,物不夭落,民得休泰”的好官。
九十多年后,唐末进士、翰林学士
沈颜来到宁国。仰慕范传真的做官风范,瞻望了化洽亭,并写下了著名的《化洽亭记》,以纪念这位宁国名宦。《化洽亭记》全文如下:
宁国临县迳之东南,古胜地也。倾属兵兴以后,尽目芜焉。稂莠蔽川,嘉树不长。氛烟塞路,清泉不发,幽埋异没,谁复相之。是汝南长君,治民有瘳,任人得逸。乃卜别墅,就而营之。前有浅山,屹然如屏。后有卑岭,缭然如城。跨池左右,足以建亭。邱陇高下,足以劝耕。泓泓盈盈,涟漪是生。兰兰青青,疏篁舞庭,斯亭何名,化洽而成。民化洽矣,斯亭乃治。长君未至,物景颓圮。长君既至,物景明媚。物之怀异,有时之否。人之怀异,亦莫如是。懿哉长君,雅识不群。愚不纪之,孰彰后人?时乾宁三年(896)仲夏十有九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