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物目标(Bogor Goals),是在1994年印尼茂物召开的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提出的。该目标要求发达成员在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但是因为各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存在严重的意见分歧,茂物目标很难实现。
所谓茂物目标(Bogor Goals),就是发达成员在2010年前、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前实现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trade and investment liberalization)。这个概念是1994年在
印度尼西亚西爪哇名城——
茂物(Bogor)召开的
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上提出的。因各成员国
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意见分歧严重,茂物目标难以得到实现。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
亚太地区一个开放的经济合作协调组织,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论坛。在亚太地区成立
经济合作组织的设想始于20世纪60年代。这种设想真正传播开来是1980年在
日本的提议下成立了太平洋经合组织以后。
1991年11月,在
韩国汉城举行的APEC第三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性
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内
贸易壁垒。APEC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
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为此,1994年在印尼
茂物召开的
APEC峰会上,提出了“发达成员在2010年,发展中成员在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这便是著名的“茂物目标”。
考虑到成员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异,《茂物宣言》明确规定:发达成员应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应不迟于2020年实现上述目标。不过,如期实现茂物目标恐怕已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早在越南河内会议期间,
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便明确表示:由于所剩时间不多,
亚太经合组织发达成员很难如期实现茂物目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
亚太经合组织在推进贸易和
投资自由化方面没有取得大的进展。恰恰相反,正如
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执行主任科林·赫塞尔廷所言,在过去十几年间,亚太经合组织为实现茂物目标,从减少关税到降低各种贸易壁垒,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确定茂物目标的第二年,
亚太经合组织又批准了《大阪行动议程》,细化了行动方案。自1998年至2004年,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的平均
关税水平已经由16.6%降至6.4%。为了削减
非关税壁垒,推动
贸易便利化成为
亚太经合组织另一个着力点:2001年,各成员在《
上海共识》中承诺在此后5年将交易成本降低5%;2005年,各成员又确定了釜山路线图,同意在2010年之前将交易成本再减少5%。
此外,
亚太地区次区域和
双边贸易安排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茂物目标的实现。如今,
亚太经合组织绝大多数成员都是一个或几个
双边贸易协定的签署者,亚太经合组织已成为一个由诸多
次区域和
双边贸易协定交织在一起的集合体。这些
贸易协定的签署,有助于推进
亚太地区的经济开放和一体化的进程,也有助于茂物目标的最终实现。
在促进投资自由化方面,
亚太经合组织除了推动各成员减少对
外国直接投资的直接限制外,还大力推动各成员削减境内投资障碍。
亚太经合组织一直敦促各成员加强结构改革,减少过度监管、简化投资程序和增加政策透明度。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了
亚太地区的投资环境,促进了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之间相互投资的增长。
随着APEC议题的不断扩大,其核心课题——实施“茂物目标”逐渐被冲淡,这期间成员间的各种
双边贸易协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至于APEC的另一只轮子——经济技术合作几乎已停止转动。而自从
反恐被纳入APEC议程之后,APEC的“泛政治化”倾向越演越烈,APEC有可能改变其经济
本质,变成包括经济、政治、安全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组织。”
虽然
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做出了许多努力,但要如期实现茂物目标仍有很大困难。究其根源,在于
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集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于一体的
区域性组织,各成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不同,在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程中的
利益诉求有很大差异,这使得各方在
关税减让、
投资保护等敏感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的难度加大。此外,
亚太经合组织“自愿而非强制性”的议事准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进茂物目标的进程。
在茂物目标之外,包括
美国在内的一些成员还提出了建立“
亚太自由贸易区”的计划。不过,
赫塞尔廷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在现阶段很少有人认为该计划“切实可行”,茂物目标仍将是该组织最主要的承诺。有关人士透露说,在
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上,与会者同意将
亚太自由贸易区计划作为一个“长期前景”而进行“进一步研究”。
茂物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并不是问题的关键。重要的是,削减贸易和投资壁垒,加强成员间的经贸合作,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增长,是符合
亚太经合组织所有成员共同利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茂物目标所确定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原则,应继续成为
亚太经合组织前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