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屋邨
中国香港的公共屋邨
苏屋邨是中国香港的一个公共屋邨,位于九龙深水埗区,是香港房屋委员会其中一个历史最悠久的公共屋邨。苏屋邨是“房委会”前身“屋宇建设委员会”继北角邨及西环邨后策划建设的第三个屋邨,当时被誉为远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地区性住宅计划。
发展历史
苏屋邨前身是一个很大的木屋区,其后政府清拆木屋区并兴建苏屋邨,该邨的兴建工程分数期落成,全部建筑于于1960年1963年间建成,共有16幢楼宇,共占地 7.8 公顷。当中“枫林楼”、“丁香楼”、“金松楼”、“绿柳楼”及“樱桃楼”更是香港首批“Y”型设计的公屋大厦。
苏屋邨由香港已故著名建筑师甘洺(Eric Cumine,1905-2002)承办设计,甘洺将项目划分为小区,推荐给不同建筑师共同合作,甘洺居中协调,致力制定配合多种租金选择的间隔,适合6-12人的家庭需要,落成时共有5,152个单位供31,600名市民居住。
山坡上面的10座旧楼,已经于20103月起拆卸;通往山上的通道亦已经在2009年10月22日封闭。
特色
苏屋邨背山望海,交通便捷,环境清幽,已有50年历史。早年的苏屋邨曾是公屋的皇牌,入住者大都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算是本港中产阶级的摇篮,不少邨民的后裔甚至到了西欧、北美等海外地区开枝散叶。
苏屋邨已被认为老化,昔日的精英多已迁往新建的私人楼宇,剩下多是老弱居民,屋邨设施亦日渐老旧,有些单位天花剥落漏水,有些外墙斜裂。有意见认为,倘若进行大规模的维修工程,估计需花费二亿多公帑,而现状最多仅可维持十多年。然而,亦有意见指出,清拆并非解决方法。但仍有居民坚持住到最后一刻。
拥有46年历史的苏屋邨,曾为不少名人的住所。歌神许冠杰与其兄长许冠文许冠英等,少年时于苏屋邨居住。除此之外,乐队Beyond的成员黄家强及其已故兄长黄家驹,亦曾是苏屋邨居民。其他曾住苏屋邨的艺人,包括蔡枫华伍卫国谢天华甘草演员周吉的儿子周启生,及已移民加拿大林嘉华等。
2006年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曾造访苏屋邨。
未来发展
苏屋邨已有四十多五十年历史,楼宇结构仍然安全;不过有意见认为,维修费用过于高昂(将苏屋邨寿命增加15年的费用将高达2.5亿港元),因此房委会在2008年决定于2012年第二季将苏屋邨剩下的7幢大厦(即剑兰楼、茶花楼、杜鹃楼、海棠楼、彩雀楼、百合楼、荷花楼)清拆并进行重建,并且保留苏屋邨入口牌匾、昔日用作售卖火水的白色三角屋和记载整个旧苏屋邨面貌的一幅大型天花壁画。重建后的苏屋邨将建成十三幢大厦,供应单位量将会增加至五千五百个,给一万五千七百名居民入住。
房委会已安排提早搬迁苏屋邨的人口,把部分家庭调迁到新落成的富昌邨以及海丽邨,空置单位亦不再出租。而房委会已安排元州邨第2期、第4期、长沙湾工厂大厦重建项目(元州邨第5期)、石硖尾邨第2期、第5期及佐敦谷彩盈邨定为接收屋邨,以接收苏屋邨的居民。
2010年1月29日红磡马头围道45J号楼高五层的唐楼突然倒塌,连同邻近四幢唐楼(45E和45H座)也一同出现有倒塌危机,当局其后下令撤走该四幢大厦的住客、商户和倒塌大厦的45J住户到红磡圣匠堂和油麻地梁显利社区中心暂住。并对合乎资格入住公屋的灾民在2至3个月内分配入住公屋,而未合资格申请公屋的灾民,原定计划苏屋邨暂居,但苏屋邨早已计划在2009年第三季开始进行第一期重建工程,并已延至2010年3月拆卸;水电煤设备早已在2009年8月23日停用和拆去,故红磡马头围道45号的灾民才改至较远的石篱邨之两座旧式徙置大厦(10座和11座,现作中转房屋之用)居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8 09:37
目录
概述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