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堤春晓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十景之一
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所描绘的是春日里苏堤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湖波如镜的景色。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南北走向,南起南屏山北麓、北至北山,纵贯湖面,距湖西岸约500米,距湖东岸约2300米,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苏堤全长2797米,宽30—40米,高出湖面0.4米左右。
名称由来
苏堤是北宋诗人苏轼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轼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在宋代,当时的画师留恋西湖的山水,在西湖的各个角落记录西湖的美丽风景。按当时山水画的传统,画家得给自己的作品起个诗意的画名,于是就出现了“苏堤春晓”这样的题名。
历史沿革
北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
南宋理宗年间,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景观形成,并成为“西湖十景”之首。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南巡至杭州,不仅题写了西湖十景之名,还在各景点刻碑建亭。乾隆六下江南,曾多次为西湖十景题诗。乾隆时的山水画家董诰,他的《西湖十景图》组画,就是以乾隆的西湖十景诗为题而创作的。
1950年,有关部门加高加宽堤身,并修筑沿湖游步道,设置座椅。现苏堤禁止机动车(电动旅游车除外)通行。
1976年,国家拨专款200万元,开始疏浚西湖。结合驳墈还整修或新建湖滨公园、中山公园、岳坟、苏堤两侧等供游船停靠的大小埠头10余处。
苏堤中间原有3处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道路中心花坛。杭州园林设计院专家认为,圆形的花坛过于现代,与苏堤格调不符。2010年,杭州西湖申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之际,根据申遗专家的意见,苏堤实施3处花坛的整治。整治工程先拆除这3处花坛,并梳理道路两侧的绿化,增种上柳树、桃树。
景点布局
苏堤春晓,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是纵跨西湖南北两岸的长堤,南北走向,把湖面分为西小东大的两部分。苏堤上有六座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在苏堤压堤桥南端,立有一通康熙皇帝御书的“苏堤春晓”石碑,为西湖十景碑中唯一的原始石碑。
重要景点
苏堤春晓碑
苏堤春晓碑,位于苏堤压堤桥南端,碑通高256厘米,碑身高185厘米,宽63厘米,碑阳为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玄烨题写的行书“苏堤春晓”4字,每字33厘米见方,碑阴和东西侧刻有乾隆下江南题“苏堤春晓”的6首诗。1966年此碑曾断为3截,经修补于1979年重立。
“苏堤春晓”碑上有两个繁体字。一为“蘓(sū)”字,与常见的繁体字“蘇”写法不同,康熙将草头下面的“鱼”“禾”位置对调;再就是“隄(dī)”字,没有用“土”旁的“堤”而写成了“阝”旁。
映波桥
映波桥旧通赤山港(赤山埠),此桥面迎平湖,四山环绕,亭台楼阁倒影悠悠,故名。映波桥望柱,柱头是一只狻猊。桥栏上装饰有跃狮、蝴蝶、回纹图案,桥上往南可见雷峰塔,往北看是西湖十景“花港观鱼”。映波桥西侧,宋代宝历年间,京尹袁韶建“先贤堂”表旌本郡名流善士三十四人,孝妇五氏。祠之东北角有“旌德观”,门上有匾为“仰高”。
锁澜桥
锁澜桥是苏堤的第二桥,在锁澜桥上,近看小瀛洲,远望秀丽挺拔的保俶塔,还可见印月三塔沉浮于湖中。顾名思义,锁澜桥即锁住波澜之意,一过锁澜桥,西湖水面变得平静,犹如一面大大的绿镜。锁澜桥的望柱,是一只云龙。
望山桥
望山桥是苏堤的第三桥,漫步望山桥,湖西诸山入眼底,层峦叠嶂。近景有丁家山岚翠可挹,远景有双峰插云巍然入目,不远处还有花港观鱼公园,另一侧则可望见三潭印月岛。桥侧就是著名的“三贤堂”,袁公请建,匾额分别为“水西”“云北”“月香”“水影”“晴光””雨色”。望山桥的望柱,是一枚石榴。
明人张岱《西湖梦寻》中却说,宋时西湖边有两座“三贤祠”,一座在龙井寿圣院方圆庵,尊赵阅道、僧人辩才、苏东坡为三贤;一座在孤山,祀奉白乐天、林和靖、苏东坡为三贤,后来搬到了苏堤的“三贤祠”。
压堤桥
压堤桥是苏堤的第四桥,这里是眺望西湖全景的最佳处之一,故名“压隄”。据说压堤桥下的湖水特别深,去灵隐天竺,舟行必取道于此,桥旁曾有石台灯笼以照夜船航行,桥边湖中还盛产西湖莼菜。题刻有“苏堤春晓”景名的御碑亭即位于压堤桥以南,是按当年康熙帝巡游西湖御书“苏堤春晓”景名所立。压堤桥的南北两侧,原各有一座建筑。南侧为施水庵,北侧是水仙王庙。
东浦桥
跨虹桥
跨虹桥位于苏堤最北端,是六桥中最长的一座,其单孔跨度亦最大。《楹联丛话全编》记载,清雍正九年(1731年),总督李敏达在跨虹桥西侧、孤山脚下建了一座花神庙,祭祀湖山之神,旁列十二月花神及四时催花使者,“无不钗飞钿舞,尽态极妍”。花神庙旁有月老祠,金色楹联写着:“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是前生注定事,莫错过姻缘。”
相关人物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相关诗词
《苏堤春晓》
张宁
杨柳满长堤,花明路不迷。
画船人未起,侧枕听莺啼。
《筑堤》
六桥横截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
昔日珠楼拥翠钿,女墙犹在草芊芊。
东风第六桥边柳,不见黄鹂杜鹃
又诗:
天欲雪时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
腊月不归对妻孥,名寻道人实自娱。
道人之居在何许,宝云山前路盘纡。
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
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
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
出山回望云水合,但见野鹤盘浮屠。
兹游淡泊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
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泛湖度六桥堤》
王世贞
拂幰莺啼出谷频,长堤夭矫跨苍旻。
六桥天阔争虹影,五马飙开散曲尘。
碧水乍摇如转盼,青山初沐竞舒颦。
莫轻杨柳无情思,谁是风流白舍人?
《苏堤小记》
张京元
苏堤度六桥,堤两旁尽种桃柳,萧萧摇落。想二三月,柳叶桃花,游人阗塞,不若此时之为清胜。
《题两峰罢雾图》
李流芳
三桥龙王堂,望西湖诸山,颇尽其胜。烟林雾障,映带层叠;淡描浓抹,顷刻百态。非董、巨妙笔,不足以发其气韵。余在小筑时,呼小舟桨至堤上,纵步看山,领略最多。然动笔便不似甚矣,气韵之难言也。予友程孟旸《湖上题画》诗云:“风堤露塔欲分明,阁雨萦阴两未成。我试画君团扇上,船窗含墨信风行。”此景此诗,此人此画,俱属可想。癸丑八月清晖阁题。
其他
明代王瀛《苏公堤》中:“荫浓烟柳藏莺语,香散风花逐马蹄”。
南宋吴唯信《苏堤清明即事》诗云:“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陆游也有“花满苏堤柳满烟”的诗句。
文化活动
原创话剧《苏堤春晓》,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与杭州演艺集团共同出品。话剧《苏堤春晓》以大文豪苏东坡两次任职杭州为视角,采用非线性叙事结构,展现了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同时把一幅波澜壮阔的北宋画卷铺陈在观众眼前。剧中,苏东坡与苏洵、苏辙、欧阳修等文人的对话亦庄亦谐、机锋尽显。该剧以宋韵为基调,创新使用山水画影像呈现中国传统文化鼎盛时期“宋”之气象和韵致。
保护措施
2004年,苏堤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西湖十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堤春晓名列其中。
2023年,“苏堤春晓”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苏堤春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部。
交通
苏堤南端附近公交站点
苏堤站——途径车次:4路;4路区间;31路;87路;315路;334路;514b线;514路;822路;游6线/y6路。下车后沿南山路东行350米左右可达。
净寺站——途径车次:4路;4路区间;31路;52路;87路;287路;287区间;315路;334路;822路;游2/y2路;游6线/y6路。下车后沿南山路西行400米左右可达。
苏堤北端附近公交站点
岳庙站——途径车次:7路;27路;27路定时班;51路;52路;118路。下车后沿北山街东行220米左右可达。
开放时间
全年全天开放。
门票
免费。
参考资料
[西湖十景]苏堤春晓.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
自然地理.杭州西湖区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7 21:41
目录
概述
名称由来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