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因·贾鲁战役
埃及马穆鲁克王朝与蒙古帝国之间的战役
艾因·贾鲁战役(也叫阿音扎鲁特战役)的交战双方是由埃及苏丹忽都斯·贝尔巴斯率领的马穆鲁克骑兵和其他穆斯林军队(主要是阿拉伯人和突厥人),总兵力大约3万,对战由旭烈兀麾下将领怯的不花率领的1.2万混合部队,在当代巴勒斯坦那布卢斯附近的艾因·贾鲁平原交战。
历史背景
1258年,伊尔汗国汗王旭烈兀阿拔斯王朝,叙利亚为之震惊。此时叙利亚大部分地区处于阿尤布王朝治下,沿海狭长地带则为十字军国家所有,北部属博希蒙德六世控制的安条克公国特里波利;南部属名存实亡的耶路撒冷王国。在早已臣属于蒙古帝国的小亚美尼亚国王海屯一世的建议下,其女婿博希蒙德六世也归顺蒙古帝国,加入蒙古人反叙利亚阵营。
1259年9月,蒙古军兵分三路,怯的不花为先锋,拜住为右翼,孙扎黑为左翼,旭烈兀自统中军,进兵叙利亚。西征军与海屯一世和博希蒙德六世率领的亚美尼亚和法兰克人合作,于1260年1月攻克叙利亚北方重镇阿勒颇,旭烈兀委任法黑剌丁·撒乞管理,并派秃格勒·巴黑失为阿勒颇的军事长官。作为回报,旭烈兀将曾属阿勒颇公国的土地悉数交给博希蒙德六世。
阿勒颇被攻陷后,阿尤布王朝苏丹安-纳昔尔·优素福率军从大马士革城郊营地准备逃往埃及,哈马霍姆斯大马士革不战而降,蒙古帝国在大马士革建立起行政机构。不过,蒙古人在叙利亚北部和中部并未构建起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仅安排了代理人。在此后两个多月的时间内,怯的不花的先锋军长驱直入叙利亚的纳布卢斯阿杰隆耶路撒冷希伯伦阿什凯隆,直抵加沙,实行了一次长距离、劫掠式的大扫荡。苏丹纳昔尔畏惧埃及马穆鲁克王朝苏丹忽都斯·贝尔巴斯,只能在叙利亚沙漠及周边地区辗转奔波,最后在卡拉克被蒙古军所俘,并押送到旭烈兀营所。
尽管占领了叙利亚,但1259年8月蒙古大汗蒙哥去世,忽必烈阿里不哥争位,消息送达后,旭烈兀命怯的不花镇守叙利亚,自己率领主力东返。
战前准备
征服埃及是蒙古帝国向西扩张的既定政策,旭烈兀已经很明显表现出出兵埃及的意愿。艾因·贾鲁之战前几个月,旭烈兀派遣急使同40名那可儿组成庞大的使团前往埃及致函忽都斯,明确告知马穆鲁克王朝要么臣服蒙古,要么就等待接受蒙古帝国所施加的毁灭厄运。这份国书在埃及引起巨大反响,面对危急关头,忽都斯召集大臣商讨处理旭烈兀征服埃及的对策。
蒙古军队若侵犯埃及,就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而言,只有三条路可供选择——和、战,或逃离本国。但是,埃及北滨地中海、南接撒哈拉大沙漠,面对来自叙利亚的蒙古军队,逃亡之路,只能向西投奔马格里布,不过,马格里布远隔荒漠,路途遥远;投降成为蒙古帝国的附庸,考虑到花剌子模沙、木剌夷山中老人、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前车之鉴,已不可取;与蒙古人顽强战斗或有一线生机。正因为如此,马穆鲁克军队在抗击蒙古人入侵这一问题上,上下一致,团结齐心。
从马穆鲁克王朝的军队构成来看,其官兵大都对蒙古帝国的军事侵略义愤填膺,抱定杀敌以保家乡的信念。忽都斯告诉他们,如果这场战争中打不过蒙古军,密昔儿(埃及)不久就会和其他地区那样遭到蹂躏,将军纳昔剌丁·乞木里在商讨对策时也认为蒙古人的允诺不可靠。面临旭烈兀的军事威胁,马穆鲁克王朝全体贵族们最终形成了反伊尔汗国的对策。在实力派拜伯尔斯的建议下,忽都斯下令处死蒙古使者,率军开赴叙利亚,迎击蒙古军。
双方兵力
据《多桑蒙古史》说,投入艾因·贾鲁战役的马穆鲁克军队是12000骑兵,不过学者大都不信这一数据。近代以来许多学者认为,在艾因·贾鲁之战中,马穆鲁克军队的数量要比伊尔汗国军队的数量大得多。欧文·阿米泰说,马穆鲁克取胜的原因之一是军队规模相对强大,至少有10000埃及军队和众多的额外部队。
史料文献的记载和近现代学者关于参战艾因·贾鲁战役的蒙古军队人数的推论莫衷一是。伊尔汗国安纳托利亚的史学家伊本·比比说是5000人,阿勒颇史学家巴赫布拉攸斯、亚美尼亚史学家海屯、马穆鲁克王朝史学家萨菲仪·本·阿里说是10000人。拜伯尔斯·曼苏里说蒙古人是12000骑兵。诺外利、亚美尼亚人基拉罗斯和瓦尔坦说是20000人。波斯史学家瓦撒甫说,怯的不花有三个土绵(30000人),一个是镇守大马士革的蒙古军,一个是镇守阿勒颇的拜答儿的军队,另一个土绵是阿勒颇和大马士革的当地签军,包括500人的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附庸军,学者—般认为这一数据不可信。近现代学者大都认同伊尔汗国的军队数量约为10000—12000人。1260年5月旭烈兀移师东行,带着六分之五的兵力(10万兵力以上)撤出叙利亚战区,如果伊尔汗国要继续向西扩张,就应该把大部分军队驻守叙利亚,蒙古人在艾因·贾鲁战场上败北的主要原因应是旭烈兀在战术上的失算。
两军交战
1260年7月16日,忽都斯的军队离开开罗,开向叙利亚边界加沙地带。通过收集情报,他确知当时在叙利亚驻守的蒙古人仅仅是蒙古西征军的一小部,并非旭烈兀的大部,取胜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使在叙利亚失利,他还有机会率军回埃及重整旗鼓抗敌,而如果在埃及战败,王朝则必遭灭顶之灾,所以,忽都斯决定主动出击迎敌。
忽都斯派遣拜伯尔斯为先锋,在加沙地带,拜伯尔斯发现了一小支由拜答儿率领的蒙古军,这支队伍见埃及军队进入叙利亚,急忙派人告知在巴尔贝克的怯的不花。怯的不花命令拜答儿不要后退,等待援军,但为时已晚,忽都斯亲自率军袭击了拜答儿的小支队伍并直追到阿昔河畔。
叙利亚滨海地带南部的法兰克人公开抵制蒙古人的统治并开始勾结马穆鲁克王朝。尽管博希蒙德六世支持怯的不花,阿卡的男爵们却把蒙古人视为野蛮人,他们在旭烈兀东归后开始反抗怯的不花在叙利亚的统治。作为惩罚性的军事行动,怯的不花率军洗劫西顿,蒙古—拉丁同盟破裂。叙利亚滨海地带的法兰克人通好马穆鲁克王朝,忽都斯意识到情况有利,立刻率领大部队移向阿卡。法兰克人向马穆鲁克人提供所需帐篷和粮秣,开放通道,保证在战斗中保持中立,为埃及人在战役初期获得很大的优势。随着战争的临近,忽都斯担心军队内部畏战情绪滋长,在阿卡再次向军队做战前动员演讲,激发手下官兵奋勇杀敌。
收到马穆鲁克军队已进入叙利亚境内并向北移动的消息,驻营贝卡谷地的怯的不花立刻聚集分散在大马士革各地的蒙古军队,亲自率军南下,在离艾因·贾鲁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艾因·贾鲁位于吉尔博阿山西北角的耶斯利河谷地带,今巴勒斯坦的吉多纳村,距今约旦河左岸贝桑西北方15公里,这条泉水称艾因(Ayn)或马扬·哈鲁德。沿着吉尔博阿山是纳赫尔·贾鲁特河(Nahr Jalut),河水给蒙古骑兵提供了充足的水源,耶斯利河谷地带能提供充足的牧草,吉尔博阿山可以保护军队的侧翼。蒙古人在地理位置上应说占据了有利条件。
蒙古军希望敌军走狭窄且多岩石的哈鲁德河进入耶斯利河谷,待马穆鲁克人还来不及部署军队之前就发起冲锋,但马穆鲁克军队却在滨海的十字军安排下绕道卡梅勒山,过了阿克,来到吉尔博阿后山。拜伯尔斯的先锋在前,忽都斯的主力部队随后。抵达艾因·贾鲁之后,拜伯尔斯率兵登上吉尔博阿山邻近的莫雷山岗,发现蒙古军队在艾因泉水附近,蒙古人也发现了马穆鲁克人向他们开进。意识到自己所处的危险境地,拜伯尔斯派人告知忽都斯马上后撤,成功脱离包围圈后立刻率领先锋加入忽都斯的主力部队。
双方在伊斯兰历9月25日星期五(1260年9月3日)发生会战。马穆鲁克军队从西北方沿着耶斯利河谷地进入战场,战斗在河畔进行。交战之初,蒙古人主动进攻,骑兵冲散了马穆鲁克军队,忽都斯迅速重整军队并发起反击,蒙古军队又发动了第二次冲击,几乎将马穆鲁克人击溃。忽都斯并没有惊慌失措,他再次重整军队,然后他发起正面进攻。在作战中,蒙古方的叙利亚签军首领之一、霍姆斯统治者、阿尤布王朝的艾什赖弗·穆萨临阵脱逃,导致蒙古军军阵大乱,双方从清晨肉搏厮杀到中午,蒙古军队最后抵抗不住而崩溃,一部分逃到附近的山顶试图进行抵抗,很快为拜伯尔斯的军队追上并消灭,一部分被当地的居民抓住并杀死,—部分在河边的芦苇荡里避难,为马穆鲁克人放火烧死。怯的不花顽强抵抗,拒绝部下劝说逃脱战场,最后精疲力竭,为马穆鲁克人所俘。怯的不花临死不屈,为忽都斯所杀。
怯的不花在比哈的大本营,连同他的家人都被马穆鲁克军队俘获。战后马穆鲁克军队乘胜追击,已无军队镇守的大马士革、哈马和阿勒颇城为埃及军攻占,伊尔汗国在叙利亚的行政管理机构瓦解,叙利亚全境直至幼发拉底河地区悉为马穆鲁克王朝所有。艾什赖弗的临阵叛逃有助于马穆鲁克军队的胜利。因而忽都斯将霍姆斯城作为封邑赐给了他。
历史影响
艾因·贾鲁之战是蒙古帝国向西扩张的转折点。蒙古西征的势头被彻底遏制,幼发拉底河最终成为马穆鲁克王朝和伊尔汗国的分界线。衰败的伊斯兰世界在马穆鲁克王朝带领下,捍卫和传承伊斯兰文明。
1.叙利亚开始纳入马穆鲁克王朝版图
战后,马穆鲁克王朝占领了叙利亚,忽都斯在叙利亚委任官吏,开始对当地行使行政管理,强化幼发拉底河边疆地区的保卫。
2.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鼓励马穆鲁克人不断抗击伊尔汗国的侵略
艾因·贾鲁之战标志着蒙古人入侵中东以来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因此而被遏制,尽管这次战役在真正意义上并没有阻止西亚的蒙古人继续进军叙利亚,但它给了马穆鲁克人心理上相当大的鼓励。
3.为马穆路克王朝清除十字军在近东的残余势力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因伊尔汗国退守幼发拉底河以东,近东地区的拉丁基督教国家直接处在马穆鲁克人的刀尖锋口之下。对滨海的十字军国家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伊尔汗国开始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军事战争,马穆鲁克王朝赢得相当宝贵的21年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为反击叙利亚的十字军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外部条件。
4.加快了马穆鲁克王朝为伊斯兰世界所认同
拜伯尔斯得到苏丹之位并使之合法,凭借的就是他在艾因·贾鲁战役中的杰出表现。1260年10月22日,拜伯尔斯发动政变,谋杀忽都斯,一夜之间从埃米尔成为新的苏丹,并开创了王朝历史的新纪元,开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和支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2 17:38
目录
概述
历史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