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阇罗国(梵语:पञ्चाल,注音:Pañcāla,英文:Pancala),
南亚次大陆列国时代十六大国之一。汉语音译又作:般遮罗国、般阇荼国、般遮耶国、般遮国、磐遮罗国、槃遮耶国、旁遮罗国、半时罗国、半阇国、半左国、布罗国等。意译为:五能、五不动、五都,或五等。关于此国国名之由来,《
慧琳音义》卷十八释云(大正54·420b):“般遮罗(中略),梵云般遮,唐云五,数名也。罗名为执。此乃国名,王之美称也。言彼国王性多慈爱,纵有犯死刑者,不忍杀之,但缚五体,送于圹野山林,时人嘉之,因为国号也。”
在后期
吠陀时代(约公元前900-前500年),般阇罗即在属于上恒河平原一部分的
罗希尔坎德(Rohilkhand)低地地区建立王国统治,与西面邻国
俱卢国关系密切,同为
婆罗多族的两支后嗣。在公元前六-前四世纪,它是列国时代的十六大国之一,东与
憍萨罗国相接,南与跋蹉国、
苏罗娑国相连。公元前四世纪,归入摩揭陀国难陀王朝的版图。到
孔雀王朝(公元前322-185)后,般阇罗又恢复独立,有考古发现的硬币为证,直到公元四世纪被
笈多王朝吞并。
列国时代,般阇罗国以恒河为界,分为南、北两部分,两边关系不睦,佛典记载,侨萨罗国
波斯匿王曾请佛陀为两边调停。南般阇罗的都城是坎毗拉(Kampilla,又译堪比利亚)城,今位于北方邦
法鲁卡巴德(Farrukhabad)县卡姆皮尔(Kampil)镇附近;北般阇罗的都城是阿希查特拉(Ahichatra,又作:Adhichhatra、Chhatravati等)城,今位于北方邦
巴雷利(Bareilly)县拉姆讷格尔(Ram Nagar)镇附近。著名的
曲女城即坐落在般阇罗国境内,不过这里成为重要的城市是列国时代以后的事情。
[1]《
长阿含经》(卷5):“鸯伽国、摩竭国、迦尸国、居萨罗国、拔祇国、末罗国、支提国、拔沙国、居楼国、般阇罗国、颇漯波国、阿般提国、婆蹉国、苏罗婆国、乾陀罗国、剑洴沙国,彼十六大国有命终者,佛悉记之,摩竭国人皆是王种王所亲任,有命终者,佛不记之。”
另外,有关此国名,除《长阿含经》(卷5)〈
阇尼沙经〉、〈人仙经〉外,还可参见:《中阿含》卷五十五〈持斋经〉、〈优陀夷堕舍迦经〉;《
杂阿含经》卷二;《
增一阿含经》卷三十七等佛教典籍。
[2] 《
摩诃婆罗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7-5004-5246-2)是一部主要描写婆罗多族两支后嗣——般度族和俱卢族为争夺王位所发动战争的史诗,该书记述,此国位于喜马拉雅山和瞻巴(Chambar)河之间。般遮罗国王是黑公主(Krsnā Draupadī)的父亲木柱王(Drupada),俱卢之战中木柱王是般度族的盟友,后在战斗中被德罗纳杀死。大约在西元前1430年之前,受都巴达(Drupada)王统治,后为多罗那(Dronâ)所征服。
[3] 据《
撰集百缘经》卷一〈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所载,佛在世时,槃遮耶国有二王。梵本《Avadâna-s/ataka》记北槃遮耶王及南槃遮耶王,常忿诤不已。波斯匿王意欲拔济此二王,遂请佛陀教化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