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雅
北宋官员
舒雅(约939-1009年),字子正,旌德四都(今安徽省旌德县旌阳镇新桥村)人。北宋官员、文人。
人物生平
幼好学,定居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保大八年(950年)庚戌科,韩熙载拔擢为第一。
舒雅生长在书香人家,自幼好学不倦,每夜以读完二盏灯油为限,油不尽不寝息。他才思敏捷,作文赋诗,立笔而就。并常常将自己著的诗文读给名家赏析,谛听行家里手的评论。有时也读给老妪们听听,从旁察看老妪们的脸色,是否懂得诗文中的字句含义。
南唐保大年间,唐元宗李璟开科取士,舒雅为了应考进士,特奔赴金陵(南唐京师,今江苏省南京市)求师。当时吏部侍郎韩熙载的文章天下知名,舒雅就想拜韩熙载为师。为了表示自己的敬意,他沐浴三日,吃斋三天,尔后才背着书囊,徒步奔往京师,伏拜在韩熙载门下,呈上自己所作的诗文。韩熙载阅览后,大为惊奇,连连称好,于是才令人大开中门,亲自迎接于堂上,收其为徒。韩熙载的门人有数十之多,大家传阅了舒雅著的诗文后,一致佩服,公推他的文章为韩门第一。南唐保大八年(950年),李璟命吏部侍郎韩熙载主持全国进士考试,结果舒雅以会试第一名,被推荐给李璟,经李璟亲试后,钦点为殿试第一名,即状元,授翰林院编修,编纂国史。从此,舒雅名闻天下,也从此,舒雅成了歙县的第一名状元徽州府的第一名状元。
相关事件
南唐元宗李璟,亦作李景,初名景通,后改名为瑶,嗣位后,又复名璟,字伯玉,是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长子,保大元年(943年)继位。他没有政治才能,但又不愿遵从父亲的遗嘱,不用元老宿臣,却信任原先在东宫伺候的佞臣,用兵闽楚,结果用尽了父亲留下的库藏,失去了入主中原的机会,后来只得成为后周的附属国。为此,南唐元宗不愿做皇帝,却又不得不把皇帝做下去。建隆元年(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夺取了后周政权,史称北宋。南唐元宗继续向北宋称臣,留太子李煜金陵监国,自己迁都南昌,史称南都,病死在那里,终年46岁。
舒雅虽在李璟朝中考中状元,因不满李璟既昏庸无能,又腐败残暴之风,不受重用,最后只官至舒州刺史。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史称李后主。李煜,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或钟隐居士,南唐元宗李璟的第六子。昪元元年(937年)。出生。李煜的五个哥哥有四个早夭,只有大哥李弘冀活到19岁,所以李煜实际上成为次子。李弘冀颇有文武才干,被立为皇太子后,生怕别人觊觎其帝位,就派人毒死了叔父李景遂。对弟弟李煜也不怀好意,生怕这个弟弟有朝一日威胁皇太子地位,这就使少年李煜处于一种相当危险的境地。
李煜自小就很聪明,除爱好文学外,书法绘画也很好,这就使李煜有了精神寄托。当时国运危艰,父亲李璟又不愿当皇帝。太子李弘冀皇帝没有做成,却在毒死叔父之后,不几个月便暴崩了,皇太子之位自然就落到李煜身上。李煜正式当上了皇帝后,同父亲李璟一样,也不愿做皇帝,整天以诗词书画为娱,甚至烧香拜佛以求自保,把国事、家事全都寄托在神仙保佑之中。一天,舒雅在晋见李煜时说:“佛是人树起来的,佛能保佑天下吗?粱武帝在位长达四十八年,前后三次舍身做佛教徒,后来还是被侯景所逼,饿死在台城,梁朝也很快随之灭亡了。当今天下,应以强兵富国为上,才能不被宋朝所灭”。李煜听他说得有理,就把他调到京师任礼部郎中,官位同太守一样,不过属于朝臣了。以后,舒雅曾多次面陈大策,但均不被李煜所用,也不被谴责,只好以读书、编书度日。
北宋开宝八年(975年),南唐灭亡,舒雅也随李煜归降宋朝,被宋太宗赵光义命为将作监丞,职掌土木工程政令。不久,宋太宗在宫内大造楼阁,取四库中的书籍数万卷,收藏在楼阁里。秘书监李至,鉴于舒雅的才学,就推荐他和杜镐等人入阁充任校书郎,编校书籍。
太平兴国年间,舒雅参与了《文苑英华》一书的编纂工作。是书收入上起南梁,下至唐末五代,选录了历代作家2200多人,作品约两万余篇,按文体分成38类,是一部继《文选》之后的文史总集。收入了大批诏诰、书判、表疏、碑志等,还收有大量唐及唐以下诗文。
淳化年间,舒雅又参与校阅《史记》《前汉书》《后汉书》的校订工作。《史记》,司马迁著。是书记载了从传说中的五帝到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间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前汉书》,班固著,记载了西汉(包括王莽十五年)二百三十年的历史。《后汉书》,范晔著,记载了东汉光武帝刘秀(25年)至东汉献帝刘协(220年)近二百年的东汉历史。
至道年间,舒雅还奉命编校了《周礼》《礼记》《谷梁传》以及《孝经》《论语》等名作。《周礼》,儒家经典之一,是书搜集了周王室和战国时代各国官制及制度;《礼记》又名《小戴礼》或《小戴礼记》,是书搜集了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谷梁传》是《春秋三传》之一,专门为解释《春秋》一书而作。《孝经》,是书论述了封建孝道,是宣传宗法观念和孝治思想的专著;《论语》主要是孔子的语录,是孔子的受业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追记的孔子言论。
咸平年间,舒雅还校正了《七经疏义》等书。七经,七部儒家经典的全称,即《论语》《孝经》《诗》《书》《礼》《易》《春秋》。《七经疏义》,即是疏解这七部经书的义理之书。由此,舒雅官至职方员外郎,为从五品官。 ’
咸平六年,舒雅因长年编校古籍的卓越功劳,被宋真宗破格升任为舒州(今安徽省舒城县)太守,主管一州的军政要务。任期满后,调掌潜山灵仙观事、兼任主客郎中,掌以宾礼之仪,接待四方朝贡之使节。后因年老,诏命在昭文馆当值,这是为文臣清贵之选的官职,属于朝臣。最后,转任刑部郎中(相似当今司法部司长)。
舒雅晚年优游山水,吟诗作画,以此为乐,当时人称他为状元诗人,终年七十七岁。
舒雅是西昆体诗人之一,著有《西昆酬唱集》一书传世。诗的内容大多是吟咏宫廷生活,男女爱情,日常景物之类以及文臣的唱和之作。
史籍记载
宋史》载:“舒雅,江右人”。江右,凡称长江以东地区。
《新安志》载:“舒雅,歙县人”。
《安徽历史名人》载:“舒雅,安徽旌德县人”。
宋史》是元人脱脱于元至正五年 (1345年)十月编成的,《新安志》由宋人罗愿于淳熙十一年 (1184年)编成的,较《宋史》早一百六十多年,况且,罗愿又是歙县呈坎村人。为此,以为罗愿的论点较妥而翔实。
同时,历代《徽州府志》《歙县志》都记载着舒雅的英名与光辉的文绩。
《新安志 卷六 叙先达》:“舒状元雅,歙县人。……(韩)熙载知贡举,雅以状元登第。……大中祥符二年,直昭文馆,卒年七十余。”
《弘治徽州府志 卷六 选举》:“舒雅,歙人。南唐保大间,举进士第一人。”
《弘治徽州府志 卷七 人物》:“舒雅,歙人。”
《宋诗纪事 卷六 舒雅》条:“雅字子正,歙人。南唐时随计金陵。韩熙载知贡举,擢为第一。归宋,累迁职方员外郎。”
十国春秋 卷三一 舒雅传》:“舒雅,字子正,宣城人。”盖误。(《两宋徽籍诗人考》)
亲属关系
弟弟:舒雄,博涉书史。端拱二年(989年),榜眼,初授太常主簿。咸平四年(1001),知荆门军(今湖北省荆门市)。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知处州(治今浙江省丽水县),历殿中丞,官至礼部尚书。
参考资料
文苑英华在线阅读.网易云阅读.
舒雅.宣城市人民政府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28 02:55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