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舅,汉语一级字,读作舅(jiù),本义指舅父,指母之兄或弟。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舅jiù
⒈ 母亲的弟兄:舅舅。舅父。舅母。
⒉ 妻的弟兄:妻舅。
⒊ 古代称丈夫的父亲:舅姑(公婆)。“昔者吾舅死于虎”。
⒋ 古代帝王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诸侯亦称异姓大夫为“舅”。
基本词义
◎ 舅 jiù
〈名〉
(1) (形声。从男,臼声。本义:舅父,指母之兄或弟)
(2) 同本义 [mother's brother]
母之兄、弟。妻之父为外舅,从男,臼声。凡异姓之称,不得称父,则舅之。——《说文》
王之元舅。——《诗·大雅·崧高》
于舅家见。——宋· 王安石《伤仲永》
复到舅家。
(3) 又如:舅氏(对舅的尊称);舅公(父亲的舅父);舅弟(舅父的儿子,年纪小于自己的。即表弟);舅兄(舅父之子年长于己者)
(4) 妻的弟或兄 [wife's brother]。如:妻舅;小舅子
(5) [古]∶古代称丈夫的父亲 [husband's father]
舅在则君舅,舅没则曰先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吾舅死于虎。——《礼记·檀弓》
(6) 又如:舅姑(公婆)
(7) 称妻之父 [wife’s father]
婿亲迎,见于舅姑。——《礼记·坊记》
(8) 古时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又诸侯称异姓大夫为舅 [dukes]
小邦则曰叔舅。——《仪礼·觐礼》
使孔赐伯舅胙。——《左传·僖公九年》
常用词组
舅父、舅姑、舅舅、舅妈、舅母、舅嫂、舅子
古籍解释
广韵》其久切《集韵》《韵会》《正韵》巨九切,𠀤音臼。《尔雅·释亲》母之晜弟为舅,母之从父晜弟为从舅。《诗·秦风》我送舅氏,曰至渭阳。
又《大雅》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又《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礼·内则》妇事舅姑,如事父母
又《尔雅·释亲》妻之父为外舅。
又姓。《姓谱》晋大夫舅犯之後。
通作咎。《仪礼·士昏礼注》古文舅皆作咎。《𥡆天子传》咎氏。《郭璞注》咎犹舅也。
又《韵补》叶暨几切,音麂。《前汉·叙传》遭成之逸,政自诸舅。阳平作威,诛加卿宰。宰,奖里切。
又《易林》洁身白齿,衰老复起。多孙众子,宜利姑舅。
又叶跽许切,音矩。《韩愈·元和圣德诗》皇帝曰吁,伯父叔舅。各安尔位,训厥甿畮。畮音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7:42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