膻(拼音:shān、dàn)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汉字。膻有异体作“
羴”,“羴”始见于商代甲骨文,《说文解字》分析作“从三羊”,指羊身上特殊的腥味。《说文解字》又收有异体字“
羶”。现代汉字整理时将羶、羴合并为膻。“膻”本是不同于羶和羴的另一个字,“膻”本读dàn,本义指脱去上衣露出身体。它在古文献中也读作shān,后逐渐代替了羴和羶的
功能。
文字源流
羴是膻的异体字。从甲骨文(甲组图2)的形体看,上部是两个“
羊”,下部是一个“羊”,可谓一堆羊。此外甲骨文还有四只羊(甲组图1)和两只羊(甲组图3)的写法。羊多了,必有一种难闻的味道(称膻气或羊臊气),这就是“膻”字的初造字,是个会意字。商代金文(甲组图4)只用了上下两“羊”。战国时一般写作品字形排列的三只羊(甲组图5-7),这只是为了适应书写习惯的要求,把甲骨文的上下部位颠了一下。这一形体被《说文解字》小篆采纳,遂成主流结构,楷书则类似小篆的写法。
“羴”字为三羊,表示羊多,这又能与“
群”字的词义发生混淆,所以后来就改为“
羶”字,这就成为左形右声的形声字了。从羊,表示与羊有关;
亶(dǎn)表示音读。此后,又因为羊的肉也有“膻”味,这就成为左形(月,实际表示肉)右声(亶)的新形声字了。到统一异体字时,则只保留了“膻”字,其它形体全废弃了。从“羊臊气”的臭,又发展为感情上的恶臭,也称“膻恶”,如《列子·周穆王》:“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这是说:王所宠幸的人,满身散发恶臭,不可亲近。这是指感情上的厌恶。
“膻”字本来是不同于羶和羴的另一个字。《说文解字·肉部》收有此字,本义为光着膀子,读dàn。“膻”字之义文献中多用“襢”或“袒”字表示,大概是因其用为“膻中” (中医穴位之一,在胸中两乳间,又称气海)之名后,复造从衣、亶声之“襢”以表“膻”之本义。“袒”本义为衣缝开裂,以“袒”为“膻”乃为假借。现代则通行用“袒”字,如“袒胸露臂”。膻读dàn,但《
集韵》认为它也读尸连切(shān),同羶,也就是说,在读shān时,它与羶是同形字关系,膻是借同形字关系顶替羶与羴的。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四】【肉部】徒旱切(dàn)
膻,肉膻也。从肉亶声。《诗》曰:“膻裼暴虎。”
【卷四】【羴部】式连切(shān)
羴,羊臭也。从三羊。凡羴之属皆从羴。
羶,羴或从亶。
说文解字注
【卷四】【肉部】
“膻,肉膻也”注:《释训》《毛传》皆云:襢裼,肉襢也。李巡云:脱衣见体曰肉襢。孙炎云:襢,去裼衣。按多作襢、作袒,非正字,膻其正字。《素问》:膻中,谓气海。
“从肉,亶声”注:徒旱切,十四部。
“《诗》曰:膻裼暴虎”注:《郑风》文,今《诗》作襢、作袒。
【卷四】【羴部】
臭者,气之通於鼻者也。羊多则气羴,故从三羊。
式连切,十四部。
“羶,羴或从亶”注:亶声也。今经传多从或字。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部】 膻;部外笔画:13
《唐韵》徒旱切。《集韵》荡旱切,并音袒。《说文》:肉膻也。从肉亶声。诗膻裼暴虎。◎按《诗·郑风》,今作襢。《集韵》:或省作胆。
又《集韵》《正韵》竝尸连切,音羶。《说文》:羊臭也。本作羴。或作羶、𦏫。《列子·周穆王篇》:王之嫔御,膻恶而不可亲。
又《正字通》:音诞。《素问》: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王冰曰:在胸中两乳间。朱肱曰:心之下有鬲膜,与脊胁周回相著,遮蔽浊气,所谓膻中也。
【未集中】【羊部】 羴;部外笔画:12
《广韵》式连切。《集韵》尸连切,并音膻。《说文》:羊臭也。
又《广韵》许闲切。《集韵》虚闲切,义竝同。
又《广韵》失然切。义同。亦作䍹、羶、𦏫。◎按《说文》羴字自为部。今从《
正字通》并入。
【未集中】【羊部】 羶;部外笔画:13
《广韵》式连切。《集韵》《韵会》尸连切,音膻。《说文》:羴,或从亶。羊臭也。《玉篇》:羊脂也,羊气也。《周礼·天官·内饔》:辨腥臊羶香之不可食者。注:羶谓羊也。
又《礼·月令》:其臭羶。疏:凡草木所生,其气羶也。
又《吕氏春秋》:草食者羶。注:草食者,食草木,谓麞鹿之属,故其臭羶也。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中上古音
韵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