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足纲(Gastropoda)通称螺类。是
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纲,包括有75000生存种及15000化石种。腹足纲动物的分布也很广泛,在海洋中从远洋漂浮生活的种类到不同深度及不同性质的海底,各种淡水水域都有它们的分布。特别是腹足纲的肺螺类是真正征服陆地环境的种类,可以在地面上生活,
物种学史
顾名思义,腹足纲软体动物的特点就是足从它们身体的腹部伸出。足的主要作用是为身体的移动提供牵引力,或将身体牢固地附着在海底。除了少数几个品种外,腹足纲动物都拥有保护身体的贝壳。有些腹足纲动物还有一个可以将贝壳开口完全覆盖的“螺盖”,为甲壳中柔软的身体提供完美的保护。腹足纲动物的感觉器官大多集中在头部,包括功能类似眼睛的感光点、负责进食的嘴和触手。
腹足纲是软体动物中最繁盛的一类。腹足纲动物具有明显的头部,体外有一枚螺旋卷曲的贝壳。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均可缩入壳内。发育过程中,身体经过扭转(torsion),致使神经扭成了“8”字形,内脏器官也失去了对称性。一些种类在发育中经过扭转之后又经过反扭转,神经不再成“8”形,但在扭转中失去的器官不再发生,身体的内脏仍然失去了对称性。包括
前鳃亚纲(Prosobranchia)、
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及
肺螺亚纲(Pulmonata)3个亚纲。
据生物学家推测,腹足纲动物最早出现在早寒武世(距今5.7亿~5.4亿年),到了中寒武纪(距今5.4亿~5.23亿年)晚寒武世(距今5.23亿~5.05亿年),开始逐渐繁盛起来。
在奥陶纪(距今5.1亿~4.38亿年)时期,包括软体动物在内的所有
海洋无脊椎动物达到鼎盛时期,腹足纲在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新种类。当时,腹足纲的成员遍布于欧洲、亚洲、北美洲等地的海洋中。到了石炭纪(3.6亿~2.86亿年),海洋里的腹足纲动物才开始向淡水和陆地转移。
如今,腹足纲的成员种类数量已经达到6万~8万,成为软体动物中最大的一个纲。无论是在海洋或淡水中,还是在陆地上,都能找到腹足纲成员的身影。我们知道,生命起源于海洋,所以水生的腹足纲成员要远远多于陆生的腹足纲成员,而海生的腹足纲成员则多于淡水生的腹足纲成员。据生物学家统计,生活在海洋中的腹足纲成员有3万多种,生活在淡水中的成员有5000多种,生活在陆地上的成员有3万多种。
形态特征
腹足纲动物具有明显的头部,体外有一枚螺旋卷曲的贝壳。头、足、内脏囊、外套膜均可缩入壳内。头部都很发达,具有一对或两对触角,一对眼。眼生在触角的基部、中间或顶部。口内的
齿舌发达,用于摄食、钻孔。外壳多呈螺旋形。头部发达,具眼、触角。足发达,叶状,位腹侧,故称腹足类。足具足腺,为单细胞粘液腺。
生长习性
植食种类以藻类、
菌类、
地衣和
苔藓植物等为食。感觉器官发达,齿舌片数减少,可食海参、蟹类或吮吸贝壳内的营养液。还有少数种类营寄生生活。
生活在浅水中的腹足纲动物有着多样化的进食方式,除了典型的植食性和肉食性外,还有一些腹足纲动物专门以水中的矿物碎屑为食。然而,深海中的腹足纲动物则主要为食腐类动物,它们又被称为海底清道夫。由于海底的食物非常稀少,因此以腐肉为食的软体动物们表现出了对食物需求的专门性。例如,某种软体动物专以死去章鱼的喙为食,而另一种则专吃鲨鱼和鳐鱼的蛋壳。一种蜗牛类的软体动物,拥有结构精巧的贝壳,它们喜欢吃沉降到海底的海草叶片。而钟螺类动物则靠深海沉淀中积累的有机物碎屑维持生命。
尽管食腐动物在海底环境中占有不小的生存优势,但是还有一些品种的软体动物具有独特的进食方式。例如卷管螺,一种浅水生鸡心螺的近亲,就是深海中的捕食者。当抓住猎物之后,它们会用齿舌上的牙齿向猎物体内注射毒素,将猎物毒死后吃掉。而另外一种小型的深海蜗牛属动物则能永久地寄生在深海海星的身体上,以吸取海星的体液过活。
生长繁殖
分布范围
腹足纲在全世界范围内分布,包括海洋(约30000种)、淡水(约5000种)或陆地(约3000种)等,从靠近南极和北极的寒冷地区到热带地区都有分布。
栖息环境
可以适应非常多样的生存环境,从花园、森林、沙漠到山区,从沟渠、河流到湖泊,从河口、
泥滩、布满岩石的
潮间带、沙底的潮下带到深海,还有些营寄生。
物种分类
前鳃亚纲
后鳃亚纲
肺螺亚纲
保护级别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