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泄
病名
脾泄,病名。又名脾泻。指饮食或寒湿伤脾,引致脾虚泄泻。《素问·至真要大论》:“太阴之胜,湿化乃见,善注泄。”《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丹溪心法·泄泻》指出:“老人奉养太过,饮食伤脾。”也是脾泄的常见病因。宜用机要白术芍药汤、扶脾散,或六君子汤加味方;久病脾泄,大便失控者,宜兼固涩、升提治法。参见滑泄、脾泻、泄泻条。
病理
属气虚。 忌破气,下,消导,苦寒,诸药录后。
宜温中补气,升清,甘温,甘平,佐以辛香。
人参、白术、炙甘草、薯蓣、白扁豆、车前子、莲肉、茯苓、白芍药、升麻肉豆蔻、缩砂密、柴胡、橘皮、白莱菔、木香、丁香、藿香。
兼有湿及痰,经年不愈,粪色白者,须服丸制松脂。
治疗
黄蘗(三钱)、元参(三钱)、防风(三钱)、大黄(一钱)、知母(三钱)、炒栀子(三钱)、石膏(三钱)、茺蔚(三钱)此方乃通治眼目外瘴之方,借治目。亦宜,方取诸品清热泻火,使火不上熏,则目疾自除,而防风一味,独以去风者治火,火动风生,去风则火势自熄,茺蔚一味,又以利湿者清热,湿蒸热遏,利湿则热气自消。
《食鉴本草》即有记载:“粳米,皆能补脾,益五脏,壮气力,止泄痢,惟粳米之功为第一。” 《本草经疏》亦 云:“粳米即人所常食米,为五谷之长,人相赖以为命者也。其味甘而淡,其性平而无毒,虽专主脾胃,而五脏生气,血脉精髓,因之以充溢,周身筋骨肌肉皮肤,因之而强健。”可以说凡虚弱之人,粳米皆宜,尤脾虚之人,最宜食之。
糯米
性温,味甘,有补脾益气的作用,脾虚者宜用之煮粥服食。唐·孙思邈说:“糯米,脾病宜食,益气止泄。”所谓脾病,乃指脾虚为病之义。 《本经逢原》说得好:“糯米,益气补脾肺,但磨粉作稀糜,庶不黏滞。若作糕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
锅巴
又称锅焦。性平。《本草纲目拾遗》中说它“补气,运脾,消食,止泄泻”。凡脾虚不运、饮食不香,或食不消化,或脾虚久泻者最宜食用。古方中亦常用之,如小儿常用健脾消食的“锅焦丸” ,治老人脾泄的“玉露霜”。《梁侯瀛集验良方》中用以治疗“老幼脾虚久泻不愈”就是用锅巴同莲子肉为末加白糖调服,颇有效果。
西国米
又称西谷米,西米。白净滑糯,营养丰富。性温,味甘,能温中补脾,凡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食之颇宜。《柑园小识》记载:“西谷米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番薯
俗称甘薯、山芋、红薯。性平,味甘,有补脾和血、益气通便的作用。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煮食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益颜色。”《纲目拾遗》认为番薯能“补中,暖胃,肥五脏”。脾虚之人,可用番薯当主粮,常食之。
薏苡仁
俗称苡仁米、六谷米。有补脾健胃的作用。明·李时珍说它“能健脾益胃”。 《本草经疏》也有“味甘能入脾补脾”的记载。脾虚者宜用苡仁米同粳米煮粥服食,相得益彰。
湿泻
《内经》云∶湿胜则濡泄,《难经》曰∶湿多成五泄。可见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侵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致HT门不克泌清别浊,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泄泻矣。湿泻之为病,脉象缓涩而来,泻水而不腹痛,胸前痞闷,口不作渴,小便黄赤,亦或有腹中微痛,大便稀溏之证。考治湿泻之法,惟念莪先生可宗,乃曰渗利使湿从小便而去,如农人治涝,导其下流,虽处卑监,不忧巨浸。经曰∶治泻不利小便,非其治也。若此论之,必当渗利膀胱,宜用通利州都法,则泻自得止矣。
或问曰∶观先生是论,既引《内经》之濡泄,复引《难经》之五泄,何书中不列濡泄之门,又不发五泄之论,如斯简括,讵无挂漏乎?答曰∶濡泄即洞泄,洞泄之病,已论于前。五泄即胃、脾、大肠、小肠、大瘕也。考《五十七难》中,胃泄、脾泄,即今之食泻也,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即今之痢疾也。食泻、痢疾,皆详于后,可弗置论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7 18:39
目录
概述
病理
治疗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