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传染性
脓疱病”,俗称“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通过接触传染的浅表
皮肤感染性疾病,以发生
水疱、脓疱,易破
溃结脓痂为特征。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大疱性和非
大疱性脓疱疮两种类型。
非
大疱性脓疱疮常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偶尔由A组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皮肤轻微外伤后细菌粘附、侵入并导致感染。大疱性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导致,可发生于完整的皮肤,该菌可产生并释放
表皮剥脱毒素,表皮剥脱毒素与
细胞表面的桥粒芯糖蛋白1结合,造成
表皮细胞间粘附丧失,细胞松解,大疱形成。
好发于面部、四肢等暴露部位。初起为散在的水疱,1~2天后水疱迅速增大,疱液由清亮变浑浊,脓液沉积于疱底部,呈半月形积脓现象,为本型脓疱疮的特征之一。疱壁薄而松弛,破溃后显露糜烂面,干燥后结黄色脓痂。有时在痂的四周发生新的水疱,排列呈环状,称为环状脓疱疮。患者自觉
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好发于颜面、口周、鼻孔周围、耳郭及四肢暴露部位。表现为在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水疱,迅速转变为脓疱,周围有明显红晕。脓疱破后,脓液干燥结成蜜黄色厚痂,痂不断向四周扩张,可相互融合。自觉瘙痒,常因搔抓将细菌接种到其他部位,发生新的
皮疹。结痂一周左右自行脱落痊愈,不留
瘢痕。重症患者可并发
淋巴结炎,发热等。
根据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不难。必要时完善脓液细菌培养、组织
病理检查等帮助确诊。应与丘疹性荨麻疹、
水痘等相鉴别。
注意
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患者应适当隔离,患者接触过的衣服、毛巾、用具等,应予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