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守钧1944年出生于长江边上的一个沙洲,并在那儿度过了苦难的童年。60年代中期,胡守钧从武汉考入
复旦大学物理系,后又转入哲学系。随着视野的开阔,他的
思维方式也有了变化,凡事喜欢“反着想”。38年后,花甲之年的胡守钧冷静地说:“在‘
一月风暴’中,我首先炮打
张春桥,并不是什么先知先觉的圣人;对张春桥的狰狞面目,有一个从怀疑、反感到抵制的过程。” 张春桥自吹自擂,叫嚷毛主席同意他当
上海人民公社第一书记,终于激怒了“孙悟空”。于是,大上海刮起了一场翦除妖魔的风暴;胡守钧将自己怀疑张春桥是反革命
两面派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他还跑到
上海市图书馆,查阅30年代的报刊。当他们掌握了张春桥的
历史材料,以及他阳奉阴违的多次讲话后,一致担心毛泽东没有识别身旁的奸佞。
1967年1月22日晚,胡守钧碰上一位刚从市里回校的同学,听说张春桥、姚文元当晚9点接见造反队和
红卫兵组织代表。胡守钧拉住这位同学混进了接见会场。
1970年10月20日,
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40万人声讨大会,胡守钧被逮捕;1975年,以
现行反革命罪判处他10年
徒刑。张春桥、王洪文原打算杀掉的“元凶”死里逃生;
1976年1月,胡守钧被押送安徽军天湖劳改农场。胡守钧身穿单薄的衣衫,戴着
手铐,在风雨交加的隆冬,走向皖南山区。途中,胡守钧满腔悲愤,口吟《西行》词一首:
胡守钧在军天湖劳改农场,边承受重
体力劳动“改造”,边写了洋洋数万言的申诉材料,但都石沉大海。一晃9个多月过去了。一天中午,胡守钧看到管教人员随手扔掉的一张《
安徽日报》,发现新闻中中央领导人有了变化,于是又一遍遍写申诉材料。
1976年10月,“
四人帮”被打倒的消息一公开,胡守钧就呈送了一大袋申诉信。胡案因影响太大,复旦党委协同
公安局和法院,联合调查了两年,直到1978年,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经过重新审理才确认:“胡守钧纯属反对‘四人帮’而遭受政治迫害。宣告无罪,恢复名誉,予以彻底平反。”被关押8年之久,九死一生的胡守钧又回到洒满阳光的复旦校园。
主要代表作:《
社会共生论》、《文明的双翼》、《论社会组织的功能》、《科学为体,国学为用》、《爱因斯坦与科学精神》、《科学的人文文化效应》、《求实求真——以科学态度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告别计划社会》、《走出轮回》、《必须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市场经济的文化效应》、《从计划人到市场人》、《管理系统分裂症》、《灰色收入探源析流》、《君子国的悲剧》、《无主体所有制的困境与出路》、《权威:一无还是多元》、《权力经济面面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