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简称:近东救济工程处)(英文: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Works Agency for Palestine Refugees in the Near East,缩写:UNRWA),
联合国下属机构之一,总部原设在
贝鲁特后迁至
安曼。主要为居住在
约旦、
黎巴嫩、
叙利亚和
加沙等地的
巴勒斯坦难民提供救援。
历史沿革
1948年,
阿拉伯国家和
以色列之间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武装冲突使大批
巴勒斯坦人沦为难民。为援助难民,
联合国大会于1949年12月8日通过第302(1V)号决议,决定建立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简称近东救济工程处)。该处于1950年5月1日正式开始运作。此后历届联大都审议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并通过相关决议,延长该处任期。自1967年起,还为受1967年中东战争影响的其他难民提供
人道主义援助,主要为生活在
约旦河西岸、
加沙地带以及
约旦、
叙利亚和
黎巴嫩的超500万
巴勒斯坦注册难民救助。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经投票通过决议,把“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任务期限延长三年至2023年6月。
由于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工作人员被指控参与哈马斯在2023年10月对以色列的袭击,2024年1月,多个捐助国宣告停止为该机构提供资金。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5日,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加沙地带正面临疾病的扩散,该组织正在竭力向加沙地带提供援助;3月,近东救济工程处通讯专员朱丽叶·图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部分国家已经恢复了向该机构的资助,但机构停摆的风险仍然存在,她呼吁各国尽快恢复对该机构的资助。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2日,联合国发布独立审查组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审查报告。报告强调了近东救济工程处的重要性,并表示,该组织强调中立原则,比其他类似的联合国或非政府组织实体更能保持中立。报告还推荐了多项措施,以确保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中立。报告同时呼吁各国应继续向该组织提供支持。
2024年4月24日,德国政府宣布,将恢复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地带合作;除了美国、英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外,大部分国家都已恢复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金援助。
截至2024年4月,近东救济工程处拥有近3万名工作人员。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6日,联合国大会举行非正式会议,讨论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面临的困境。中方代表重申坚定支持近东救济工程处,对以色列议会通过针对工程处的法案表示谴责。12月20日,瑞典政府发布新闻通报说,决定停止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同日,欧盟宣布,将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追加1000万欧元捐款,帮助近东救济工程处履行人道主义援助等职责。
当地时间2025年1月28日,在以色列议会关于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以色列运营的法案即将生效之际,联合国安理会就相关问题举行公开会。中国等多国代表再次表达对工程处的支持。
宗旨
在找到1948年
阿以冲突造成的巴勒斯坦难民问题的解决办法之前,向这些难民提供救济和援助。从1967年开始,该处还向受1967年
中东战争影响的其他难民提供
人道主义援助。
组织概况
组织机构
该处业务由总部和分设在安曼、贝鲁特、大马士革、东耶路撒冷、加沙的5个办事处进行管理。设在纽约和开罗的小型联络处同联合国总部和政府保持联系。该处还设有咨询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比利时、埃及、法国、日本、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土耳其、英国、美国。巴勒斯坦是委员会的观察员。委员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讨论该处的活动。该处是联合国在中东地区最大的办事机构,共拥有工作人员3万人,管理或资助着125所诊所、652个学校等设施。
主要人员
2020年3月18日,菲利普·拉扎里尼任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
托马斯·怀特任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加沙地带事务主管。
经费由来
近东救济工程处得益于联合国会员国(包括区域政府及欧洲联盟)的慷慨援助。这些援助来源总计,占该机构财政捐款的近92.6%。在2023年,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源调动工作共获14.6亿美元的认捐额(涵盖联合国秘书处对国际工作人员的经常预算支助)。
除了其他多部门领域利于巴勒斯坦难民的项目,联合国姐妹机构还同近东救济工程处分享技能与专门知识,让该区域的联合国系统更具协调性和有效性。2023年,从联合国经常预算及其他联合国实体收到的捐款达5080万美元。
近东救济工程处也和企业及基金会展开合作,合作对象从小型本地技术公司到大型跨国公司皆有。为每一种合作关系量身定制,充分借助合作伙伴的专业能力,保证互利共赢。
近东救济工程处和小型社区组织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紧密配合,借助它们独特的资源和优势,为巴勒斯坦难民提供高效服务。
特别是在紧急状况下,个人在满足巴勒斯坦难民需求方面能够发挥珍贵作用。2023年,私营企业资金增加了5680万美元。
工作内容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服务包括教育、保健、救济和社会服务、难民营基础设施和改善、小额信贷和紧急援助,包括在武装冲突时期。
基础教育的工作核心在于维系并提升向巴勒斯坦难民所提供的各级教育质量,营造利于学习的环境,对各类设施予以完善和新建;增强工程处教学与训练工作人员的技能及能力;对普通教育和技术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进行调适和优化;对职业训练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做出调整与改进。
保健服务的宗旨是于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行动区域内守护、维系并增进巴勒斯坦难民的健康状况,且力争在现有的资源范畴内达成这一目标。救济和社会服务方案的目的,是为大部分贫困的巴勒斯坦难民构建一个社会安全网络。
救济和服务的形式涵盖粮食方面的支持、收容所的改造以及向特困家庭给予现金援助,还有社区社会服务、提供补贴贷款,以及对已登记难民的记录和文件进行维护、更新与保存。
小额供资和微型企业意在推动人类发展与经济发展以及减缓贫穷状况,借助为小企业、微型企业、家庭消费以及住房需求提供贷款来达成这一目标。
主要职责
主要负责向生活在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以及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注册难民提供人道主义救助、教育和医疗等服务。
对外关系
中国积极参与历届联大关于近东救济工程处议题的审议,并对有关决议投了赞成票。自1981年起,中国正式开始向该处认捐,每年5万美元(1982年为7万美元),从1991年起捐款增至6万美元。2004年1月11-15日,现任主任专员汉森对中国进行访问。中国代表在历届联大审议该处工作的会议上,对该处的工作和作用一贯予已充分肯定,外交部部长助理
沈国放会见汉森。
2022年5月9日,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主任
郭伟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主任专员拉扎里尼签署疫苗援助交接证书。
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2023年8月16日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签署捐款协议。
2023年10月16日,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
徐伟表示,为响应
联合国呼吁、缓解加沙
人道主义局势,中方正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及巴民族权力机构分别提供紧急人道主义援助,用于解决加沙地带食品、医疗、居住等急需。
2023年10月26日,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新闻发言人徐伟表示,中方对为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局势,中国政府在前不久已分别通过巴民族权力机构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100万美元现汇援助基础上,将再向加沙地带提供1500万元人民币的食品、药品等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以帮助受冲突影响的加沙人民。
2023年11月29日,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代表中国政府,同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签署100万美元紧急现汇援助交接证书。
2024年8月1日,中国驻巴勒斯坦办事处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签署捐款协议。
主要活动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6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已派出一个小组前往埃及,为
加沙地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及开通人道主义走廊的可行性做准备。
主要贡献
目前,该机构共运营58个难民营,为大约590万登记在册的难民提供服务,人数之众几乎相当于以人口规模的一半。截至2024年5月,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中东地区共开办了706所学校,为大约54万难民儿童提供免费教育;开设了140所基层卫健设施,每年接诊病患700万余人;累计向巴难民提供约29000个小额信贷项目,贷款总额超过530万美元。此外,该机构共有超三万名工作人员,其中99%是巴勒斯坦人,为解决当地就业作出贡献。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该机构征用了
加沙80多所学校和其他设施,收容人数达到17万人,被收容人员没有出现伤亡情况。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5日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表示,该机构在加沙地带征用的学校和其他避难所已至少收容了40万巴勒斯坦人。
截至2023年10月25日,在近东救济工程处加沙地带各避难所中避难的人数已经超过了61万人。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3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自10月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来,该机构在加沙地带的近50处建筑和资产受到波及,部分遭到直接袭击。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地带设立的避难所收容了大约70万人。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3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加沙地带有78.7万名流离失所者在该组织的154处场所中避难。
人员伤亡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1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消息表示,自7日以来,该机构已有9名工作人员在
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
空袭中丧生。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5日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表示,自本轮
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该机构有14名工作人员遇难。
截至2023年10月25日,自本次巴以冲突发生以来,机构已有38名员工丧生,另有两人受伤,其中一人伤势严重。
截至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9日,自本次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该机构已有59名员工丧生。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3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消息称,在过去72小时内,该机构又有10名工作人员丧生,自10月7日以来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工作人员遇难人数达到了63人。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31日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表示,自10月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来,该机构已有67名工作人员丧生。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日,据央视新闻,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的报告显示,自10月7日巴以爆发新一轮大规模冲突以来,该机构已有72名工作人员在加沙地带丧生,另有44处设施被炸毁。
2023年11月8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截至目前,近东救济工程处已有92名员工在本轮巴以冲突中遇难。
2023年11月1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表示,自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加沙爆发战争以来,已有100多名联合国工作人员丧生。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13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自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102名该组织的工作人员遇难,至少27名工作人员受伤,另有62处该组织的设施受损。
当地时间2023年11月21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发布声明显示(数据截至11月19日),自10月7日以来,本次巴以冲突已导致加沙地带近170万人流离失所,近东救济工程处104名员工丧生。该机构称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在冲突中丧生的联合国援助人员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至少一半人死在加沙地带南部地区。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4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消息称,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该机构已有142名员工丧生。
2024年1月18日,据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的消息,截至目前,近东救济工程处已有151名工作人员在加沙地带丧生。
2024年3月14日,据法新社和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报道,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13日表示,其位于加沙南部拉法的一个仓库遭到以色列袭击,造成5人死亡、22人受伤,死者包括该机构1名职员。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7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其社交平台发文称,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近东救济工程处已有193名工作人员在冲突中丧生,是联合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3日,以军袭击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位于加沙城的一处救助点,造成8人死亡。
当地时间2024年8月19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发表声明称,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已有207名在加沙地带的工作人员死亡。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1日,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发表声明说,当天有6名该机构的工作人员在加沙地带中部努赛赖特地区一所学校及周边地区的两次空袭中死亡。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报告称,自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该机构已有220名在加沙地带的工作人员死亡。在该机构避难所内避难的流离失所者中,已有563人死亡,至少1790人受伤。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3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发布报告称,自2023年10月7日以来,该机构已有224名在加沙地带的工作人员死亡。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称,过去几天,该机构已有5名工作人员遇难。截至3月20日,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死亡人数已上升至284人。
相关事件
巴以冲突影响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1日发布消息称,该机构正在紧急寻求1.04亿美元的资助,用于为加沙地带近东救济工程处避难所中的25万被救助人员以及当地社区内另外25万名巴勒斯坦难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以便在未来90天内继续开展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消息报道称,
以色列军方已要求其撤离加沙地带的5所学校。该组织表示,这意味着这些场所已“不再安全”。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5日,据阿拉比亚电视台报道,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宣布,其位于
拉法的一所学校遭到袭击。这所学校被用于收容4600名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
当地时间2023年10月29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加沙地带有数千人闯入该机构的援助仓库和分发中心,抢夺面粉和基本生存物资。
据新华社2023年11月4日报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
联合国人口基金和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声明说,巴以持续冲突导致当地医疗设施受损停摆、大批人群流离失所、断水断电以及食物和药品获取受限,这些正在严重扰乱孕产妇、新生儿和儿童卫生健康服务。
2023年11月13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表示,以色列海军12日袭击了该机构在加沙地带南部的一处设施,尽管该机构已经两次与冲突各方共享了这处设施的坐标。
2024年4月25日报道,联合国发布了独立审查组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审查报告,明确指出,工程处有大量确保机构中立性的机制,并表示以色列迄今都未提供工程处员工“涉恐”的证据。中方表示,人道主义救援是加沙民众生存的希望,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是加沙人道主义救援的支柱,作用不可或缺。联合国发布的审查报告为工程处遵守中立性进行了正名,并就完善工程处工作提出了建议。中方支持联合国不断改进工程处工作,反对针对工程处的攻击和打压,呼吁尚未恢复对工程处供资的国家尽快恢复供资。中方将加大对工程处的支持,为缓解加沙人道主义危机作出应有贡献。
当地时间2024年4月3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指责以色列杀害、拘留该机构工作人员,并袭击该机构在加沙地带的建筑设施,拉扎里尼呼吁国际社会对此展开调查。
2024年5月26日,以色列议会正在推动通过一份法案,拟切断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联系,并将其宣布为“恐怖组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8日,联合国总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传播主任朱丽叶·图玛通过远程视频参会。朱丽叶·图玛在接受央视记者提问时表示,以色列企图将近东救济工程处认定为“恐怖组织”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
当地时间2024年8月2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约旦河西岸的局势日益恶化。当地难民营正遭受缺水和断电的困扰。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6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负责人拉扎里尼表示,由于加沙地带局势日益复杂,该机构在加沙的工作强度已经接近极限。
近东救济工程处员工被指控参与袭击
此前,近东救济工程处员工被指控参与2023年10月7日
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袭击,随即联合国宣布将启动调查。
当地时间2024年1月28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代表秘书长
古特雷斯发表声明,公布联合国对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被指控有员工涉嫌参与袭击以色列事件的调查情况。根据声明,在接到以色列方面相关证据后,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OIOS)立即启动了调查。在涉事的12人中,9人被近东救济工程处立即解雇,1人已确认死亡,另外2人的身份正在核实。声明表示,任何参与“恐怖行为”的联合国雇员都将被追究责任,包括通过刑事起诉的途径。近东救济工程处此前还于1月17日宣布对该组织进行全面、独立的审查。声明指出,加沙的200万平民依赖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关键援助来维持日常生计,但近东救济工程处目前的资金将无法满足2月份需援助人群的所有需求。古特雷斯强烈呼吁暂停捐款的政府至少要保证近东救济工程处业务的连续性。声明强调,参与袭击事件的工作人员必须为其行为负责,但为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的数万名人士中有许多人正处于危险状况,不应该受到惩罚。他们所服务人群的迫切需求必须得到满足。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6日,美国国会众议院监督和问责委员会的共和党人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鉴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一些工作人员涉嫌参与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该委员会的共和党议员正在对拜登政府于2021年恢复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的决定展开调查。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6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向记者介绍了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OIOS)对以色列指控联合国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参与去年10月7日袭击的调查情况。据介绍,监督厅调查了19名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其中有12名工作人员的合同已被近东救济工程处终止。在19名工作人员中,目前有14人仍在监督厅的调查中。1人的调查已结案,以色列没有提供证据来支持其对该工作人员的指控。此外,另有3人的案件调查被暂停,因为以色列提供的信息不足以让监督厅进行调查。另有1起案件也已暂停,等待额外的证据支持。联合国调查人员已前往以色列,与以方进行讨论,并将在5月进行另一次访问。发言人表示,“这些讨论仍在继续,到目前为止是富有成效的,并使调查取得了进展”。此前,以色列指控近东救济工程处部分人员参与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美国等16个国家随即停止资助该组织。2024年4月,联合国表示,以色列仍未提交该指控的证据,包括加拿大、日本等国已经恢复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
停止捐助
2024年1月26日,美国已于宣布暂停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2024年1月28日报道,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负责人
菲利普·拉扎里尼27日警告称,由于一些国家临时停止捐助,向加沙数百万人提供援助的行动可能停止。拉扎里尼在27日的声明中表示:截至今天,已有九个国家暂停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2024年1月28日,
日本外务省宣布,鉴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工作人员涉嫌参与去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袭击以色列一事,日本决定暂停向该机构提供资金拨款。
2024年1月,以色列指认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12名雇员参与去年10月7日哈马斯对以色列的大规模袭击。美国、加拿大等十余个西方国家随后停止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当地时间2025年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再次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禁止未来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2日,美国众议院议员爱丽丝·斯蒂芬尼克在美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期间表示,特朗普政府将取消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并“解散该机构”。
机构调查
当地时间2024年2月5日,联合国宣布成立一个独立审查小组,对近东救济工程处进行调查与评估,以应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多名员工被指控参与2023年10月哈马斯针对以色列的袭击。
机构拨款
当地时间2024年2月5日,西班牙外交大臣
阿尔瓦雷斯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会议上表示,西班牙将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拨款350万欧元,以维持该机构的正常运转。
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独立审查
2024年2月13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表示,独立审查小组针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审查工作将于14日开始,以色列政府的配合对此次独立审查至关重要。
以色列公布参与袭击工作人员身份及照片
当地时间2024年2月16日晚间,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向外界公布12名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的身份及照片,称这些人“积极参与”去年10月7日大规模袭击以色列事件。
资金耗尽危机
当地时间2024年2月22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驻黎巴嫩事务主任克劳斯表示,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金即将于3月底耗尽,她呼吁宣布暂停资助近东救济工程处的国家重新考虑向该机构提供资金。
指认以方抓捕其雇员
2024年3月4日,近东救济工程处发表声明,指认以方抓捕其雇员,逼迫他们承认参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声明说,这些雇员自述遭“残酷”对待,包括“折磨”和“性剥削”。以方逼供旨在“进一步散布关于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不实信息”,企图“搞垮”这一联合国援助机构。以色列方面当天称,400多名近东救济工程处雇员是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成员。
资金援助
当地时间2024年3月6日,卡塔尔常驻联合国代表阿莉亚·阿勒萨尼表示,卡塔尔将继续支持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开展工作,该机构是约500万巴勒斯坦人依赖的生命线。她表示,卡塔尔将额外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2500万美元,以帮助满足该机构目前面临的紧急需求。此外,阿莉亚·阿勒萨尼还对部分国家暂停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表示遗憾,她呼吁这些国家重新审查其决定。
2024年3月9日,瑞典政府宣布,恢复资助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首笔款项金额约2000万美元。
当地时间2024年3月15日,澳大利亚宣布恢复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提供资金。
当地时间2024年3月24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表示,以色列已经禁止这一机构向加沙地带北部运送人道主义救助物资,从而进一步加剧当地陷入饥荒的危机。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8日晚,以色列议会以92票赞成、1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两项法案,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以色列控制地区开展活动。对此,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声明,称对以色列议会当天通过两项关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法律深表关切。他表示,如果这些法律得到实施,可能会阻止工程处继续按照联合国大会的授权开展基本工作。
2024年12月20日,瑞典政府发布新闻通报说,决定停止对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助。
以色列提议解散近东救济工程处
2024年3月31日消息,以色列已向联合国正式提议解散在加沙地带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活动的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
恢复资助
当地时间2024年4月2日,日本外务大臣上川阳子宣布,重启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资金拨款。
当地时间2024年7月19日,英国外交大臣戴维·拉米表示,英国将恢复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近东救济工程处呼吁调查
当地时间4月3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拉扎里尼表示,自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共有182名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被以色列杀害,该机构在加沙地带超过160栋建筑物遭到以军破坏,其中大部分建筑属于避难设施,共有400多人在该机构设立的避难设施内遭到以军袭击死亡。拉扎里尼呼吁对以色列方面无视联合国机构的行为进行调查。
以军空袭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5月5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当天早些时候,在以国家安全总局(辛贝特)的配合下,以军空袭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一处设施,并称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正将其作为指挥和控制中心。
当地时间2024年5月9日晚间,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发表声明,称在当天晚些时候,部分以色列极端分子连续两次在该机构位于东耶路撒冷的总部周边区域放火,导致该机构办公室室外区域受损,被迫临时关闭,直到得到足够的安全保障再行使用。该机构对此强烈谴责,呼吁以色列承担起保护联合国人员和设施的责任。
2024年5月15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声明称,部队11日在拉法以东的联合国巴勒斯坦救济机构近东救济工程处(UNRWA)的物流中心,发现哈马斯武装分子。以色列军方发言人哈加里说,军队已将这段视频转发给“国际社会的高层人员”,并呼吁联合国调查该物流中心与他所说的车辆附近的“哈马斯武装人员”之间的联系。
当地时间2024年6月23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通报,称当天上午,以军战机根据情报对位于加沙城西南部的曾作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总部的建筑发动空袭。通报称,哈马斯和杰哈德组织武装人员利用该机构建筑做掩护进行军事行动。根据巴勒斯坦官方通讯社消息,以军空袭造成5名加沙民众死亡,7人受伤。伤者中包括妇女和儿童。
以色列切断联系
2024年5月26日报道称,以色列议会正在推动通过一份法案,拟切断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联系,并将其宣布为“恐怖组织”。以色列议会2024年10月28日通过两项法案,禁止该机构在以境内运营,并断绝以方与该机构的官方接触。预计法案将于1月30日生效。
被以色列定性为恐怖组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9日,以色列土地管理局通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30天内从其位于东耶路撒冷的办公场所撤离。
同一天,以色列议会预读通过“以色列家园”党议员和利库德集团议员提出的各一项法案。这两项法案旨在切断以色列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之间的所有联系,将这一联合国机构定性为“恐怖组织”,剥夺其一切豁免权。目前这两项法案仍需经过以色列议会的一读、二读和三读程序。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2日,以色列议会一读投票通过三项提案,拟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定性为“恐怖组织”,并大幅限制该机构的相关活动。在一读投票之后,以色列议会还将进行二读和三读投票。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2日,约旦外交与侨务部谴责以色列议会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列为“恐怖组织”的行为,认为这是试图政治上扼杀该机构。
联合国缅怀表彰活动
2024年6月6日,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庄重仪式,缅怀并表彰2023年因公殉职的188名工作人员。因公殉职名单中,135人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他们是在去年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后,在以色列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中丧生的。许多工作人员与其家人一道在他们所服务的社区中遇难。
以色列拟认定联合国机构为恐怖组织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2日,以色列议会一读投票通过三项提案,拟将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定性为“恐怖组织”,并大幅限制该机构的相关活动。在一读投票之后,以色列议会还将进行二读和三读投票。对此,近东救济工程处7月23日邮件回复新京报记者表示,以色列此举不可接受。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1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通过其社交账号表示,当前,以色列议会已准备好通过终止近东救济工程处运作的立法草案,该草案试图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以色列领土上的存在和运作,并撤销其特权和豁免权。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2024年10月11日报道,以色列已开始驱离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并占领该机构位于东耶路撒冷的办事处。
部分联合国人员涉嫌对以色列袭击事件
当地时间2024年8月5日,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办公室公布联合国内部监督事务厅关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人员涉嫌参与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袭击的调查最新进展。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调查情况,内部监督事务厅已经完成了对19名涉案人员的调查。调查显示,对其中1人的指控没有任何证据支持,对9人的指控证据不足,另外有9人“可能参与了袭击”,这9人的合同被立即停止。
据了解,该调查将会是联合国内部调查,不会对外公布调查报告。
当地时间2024年9月13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一份声明中称,该机构一名工作人员于当地时间12日凌晨在约旦河西岸被打死,这是十多年来该机构工作人员首次在约旦河西岸遇难。
以军突袭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诊所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5日,以色列国防军称,以军在加沙地带北部杰巴利耶地区行动的部队突袭了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的一个诊所。
以军称,该诊所被武装人员用来储存武器。以军进行了一次空袭,打死一队在诊所开火的武装人员。
以色列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以运作
2024年10月28日,以色列通过一项法案,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在以色列运作,此立法恐会影响这个联合国机构在饱受战火蹂躏的加沙地带的工作。
近东救济工程处负责人菲利普·拉扎里尼指出,以色列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运作是一个“危险先例”,违反了《联合国宪章》和以色列根据国际法承担的义务。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28日夜间,约旦外交和侨民事务部发言人苏菲安·古达在一份声明中称,约旦强烈谴责以色列议会10月28日通过法案,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以色列控制地区开展活动,并强调这公然违反国际法和以色列应承担的义务。
2024年10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举行中东问题公开辩论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会上表示,中方要求以色列停止推进并撤销有关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法案。
当地时间2024年10月30日,联合国安理会发表声明,指出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强调它的功能不可替代。当地时间10月30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鉴于以色列议会通过法案禁止近东救济工程处开展有关活动,已向第79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菲勒蒙·扬致信。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菲利普·拉扎里尼表示,以色列军队10月31日用推土机破坏了近东救济工程处位于约旦河西岸努尔沙姆斯难民营的办公室,导致办公室建筑遭到严重损毁,已经无法使用。以色列军方称,没有破坏近东救济工程处的相关建筑,并称武装分子在办公室附近埋设炸药,随后引爆炸药试图袭击以军,可能是爆炸对相关建筑物造成了破坏。
2024年11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谴责以色列决定切断与支持巴勒斯坦难民的联合国机构的联系,称这不会使以色列更安全,同时还会增加加沙平民的痛苦。
2025年1月24日,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丹尼·达农说,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必须在1月30日前停止其在耶路撒冷的活动并撤离其场所。
以色列取消其与近东救济工程处签署的协议
2024年11月4日,以色列外交部通知联合国方面,取消以色列与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1967年签署的协议。
以色列对近东救济工程处之前所在地发动袭击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7日晚,以色列国防军发表声明称,11月7日以军在情报部门的指导下,对加沙地带北部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指挥和控制中心内活动的武装人员发动了精确打击。声明称,该指挥和控制中心前身是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下属的一所学校,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武装人员利用该地建筑策划并实施了针对以色列和以军部队的袭击。
被以色列禁止运营
2025年1月29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以色列政府发言人门泽尔表示,将在48小时后全面禁止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以色列的运营活动,近东救济工程处工作人员须离开办公室,以色列将停止与这一组织的一切联系。按照门泽尔的说法,近东救济工程处是“恐怖主义盾牌”,因为这一联合国机构在加沙地带的学校就建在哈马斯的隧道之上。
当地时间2025年1月30日,以色列议会此前通过的关于禁止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开展活动的法案正式生效。目前,近东救济工程处已将其位于东耶路撒冷办事机构的人员撤出,但表示将继续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等地的人道主义行动,继续帮助加沙地带和其他被占领地区的巴勒斯坦人民。近东救济工程处通讯专员朱丽叶·图玛指出,巴勒斯坦民众会继续依赖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医疗和教育等基础服务,以色列的禁令将危及民众生存。
美禁止向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当地时间2025年2月3日,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一份文件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预计于2月4日发布行政命令,再次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并禁止未来向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提供资金。
以色列强行进入教育设施
2025年2月18日,以色列警方等人员强行进入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在东耶路撒冷附近的多处教育设施,并下令关闭这些设施。2月19日,近东救济工程处约旦河西岸事务负责人罗兰·弗雷德里希表示,此次事件前所未有,这是以色列安全部队首次强行进入位于东耶路撒冷的教育设施,以方人员还携带了枪支,以方行为是对近东救济工程处权利的又一次侵犯。弗雷德里希还说,目前这些教育设施已经恢复正常运营。
社会评价
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8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主任专员拉扎里尼在日内瓦表示,近东救济工程处在加沙地带提供人道援助的作用无可替代。
数十年来,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近东救济工程处)一直是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无法被替代”。(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