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
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近年来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随着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深入,群文阅读的定义不断修正完善,它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多文本阅读教学过程
概念解读
群文阅读的“议题”是指一组群文文本中蕴含的具有开放性和可议性的话题;“结构化文本”体现为一组文本围绕议题这个核心线索形成一个整体性的“理解结构”;“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即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师生和文本的视域融合中形成共识。
研究与发展背景
作为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阅读素养引发全社会尤其是教育界的高度关注。21世纪以来,国际学生评价项目 (简称PISA)和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项目(简称PIRLS)等多次开展全球范围的阅读素养测评。近年来,多文本阅读在测评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群文阅读的研究正是着眼于对国际阅读素养测评和阅读教育发展趋势的长远思考——多文本阅读在阅读生活和阅读教育中的价值会越来越突出。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单元整合、教材整合等形式已经有所发展,但缺乏系统性。群文阅读致力于在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系统地推进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上体现多文本阅读的价值,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群文阅读与其他多文本阅读不一样的是,群文阅读一定不是为了扩大阅读量而扩大阅读量,它更注重文本的质量以及多文本阅读为学生带来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变化。
探索历程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源远流长。重庆树人教育研究院基于国际阅读测评和阅读教育的经验思考,对“群文阅读”进行概念厘定和学理探究,率先在全国举起了研究与推广“群文阅读”的旗帜,同时基于国内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趋势和发展需要,把群文阅读作为一种课程理念进行集中、系统探索。树人教育研究院依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中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教育实践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大规模推广试验研究”、四川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四川省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研究”等12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建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推动群文阅读教学实践。
第一阶段:群文阅读理念建构阶段(2010-2011年)
借鉴国际多文本阅读教学和阅读测评理念,融合我国“一篇带多篇”“主题阅读”等阅读教改成果,在广泛调研基础上,依托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创生了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并对其概念、内涵和价值进行界定,逐步形成群文阅读教学基础理论,为群文阅读深化研究与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群文阅读区域试点阶段(2011-2014年)
基于群文阅读教学的基础理论指导,在重庆合川、綦江、永川忠县荣昌,四川泸州眉山乐山绵阳成都市武侯区等地率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改革。
以科研引导教改实验,努力培植实践样本案例,不断检验群文阅读教学基础理论的实用性,调试和改进群文阅读及推广行为,在不断深化中逐步形成一套便学利教的群文阅读实践体系。
第三阶段:群文阅读深化推广阶段(2014-2018)
丰富完善群文阅读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研发基于阅读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效能测评工具,在开展对比实验和大规模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率先在四川、重庆、河南三省(市)开展全面深化实践,成果辐射全国20省(区、市)100多个实验县(市、区)3000余所实验校,惠及百万师生。
主要特质
群文阅读的“群文”是相对“单篇”而言的,但“群文”的“群”却并非“单篇”的简单叠加,“群文”组合的机理是结构化,这是群文阅读最主要的特质。
阅读中的结构化是指以某一个意义点为核心,将事物的各部分联系在一起,进行组合聚合的方式。在群文阅读中,群文的议题是意义点的核心,围绕议题聚合在一起的文本,都必须在议题的属性之内,并从不同角度来解释议题,形成理解议题的一个有层次性、程序性的认知体系。
因此,群文阅读的特质就是运用结构化原理对多文本的信息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解结构,所以,群文阅读是一种结构化的阅读。
价值意义
群文阅读的价值主要体现于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大数据背景下的时代价值
群文阅读实现了网络阅读与书籍阅读的有机整合,显现了网络阅读与书籍阅读优势兼收并蓄、庞杂信息快速高度整合、有深度的精细化综合化阅读的时代价值。
二、独特的育人价值
群文阅读建立了立体紧致的课堂结构,让学生发展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在多文本人文滋养中,获取正确的道德认知方法论,凝炼终生受益的核心素养。
三、特有的阅读教育价值
群文阅读通过制定相应的阅读规程,让学生逐步养成群文阅读习惯,自觉运用群文阅读思维,学会有效的阅读方法,学会如何在多文本阅读中辨识提取,比较整合,批判创新,提升常态阅读能力,在阅读中学会阅读。
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
群文阅读经过长期实践所构建起来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体系,蕴涵了理念、关键能力、选文路径、主要课型教学行为教学策略和评价工具等内容,能够给予教师以体系化的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群文阅读的两个理念:结构化阅读与集体建构。结构化阅读是指群文阅读教学在组文、文本解读、课堂教学过程中,都需要基于议题从多个文本中提取信息、比较信息和整合信息以形成整体理解结构 ;集体建构是指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师生共享阅读智慧,在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意义,在视野融合中形成有关文本理解的共识。
群文阅读的四项关键能力:辨识与提取、比较与整合、评价与反思、应用与创意。辨识与提取是从群文中根据议题辨识出所需要的信息,并用合适的方式提取出来;比较与整合要求学生对不同文本之间的信息进行比较,发现异同,而后依据议题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整体性理解结构;评价与反思要求学生对多文本阅读所获得的信息能够进行评价,并反思文本的得失;应用与创意要求学生对所获得的有关能力进行应用,在一定条件下做出有创意的表现。
群文阅读的三条选文路径:教材内选文、教材内外选文、教材外选文。依据结构化阅读理念和“1+X”思想,教材内选文以单元整合、单元内一篇带多篇构成群文;教材内外选文以教材内一篇带教材外多篇构成群文;教材外选文以课外阅读文本构建群文。
群文阅读的九种具体课型:依据群文阅读中学生的学习任务,将群文阅读分为三大课型,知能生成课、审美赏析课和读写共生课。依据文本特征和学生认知规律,细分出九种具体课型,知能生成课四种课型:举一反三式、求同存异式、以文解文式、综合路径式;审美赏析课两种课型:审美体验式、审美赏析式;读写共生课三种课型:思想激活式、篇章构建式、手法借鉴式。
群文阅读的五个关键行为:比、对、读、议、整。五种行为是群文阅读议题学习过程问题解决和任务达成的重要标志,“比”是指对多文本言语内容或形式进行比较、筛选和辨识;“对”则将议题带来的笼统认识与多文本中相对应的语言文字材料相对照,以获得相应的阅读体验和感悟;“读”是根据阅读目的和文本特质,有意识地采用相应的阅读方法;“议”就是在“比对读”的基础上对议题涉及的人、事、物、理进行主观评判和反思,形成尊重学生个体认识差异的知与行成果;“整”即是整合,是在“比对读议”基础上的及时的意义建构和成果统整。
群文阅读的十大阅读教学策略。分为两类,工具类策略包括:可视化(图像化)策略、批注策略、信息锚定策略、KWL策略;教学组织策略包括:“文学圈”策略、“六顶帽子”策略、“世界咖啡”策略、任务策略、对话策略、文本接龙策略。
群文阅读的一套测评工具:基于群文阅读基础理论,以四项关键能力为测评要点,研发了群文阅读教学效能测评工具。
课型研究
课型是课堂结构的类型,根据群文阅读的课堂结构特征,可推出群文阅读课型分类的四个标准——学本视角、实践视角、建构视角、文本结构视角。依照这四个课型分类标准,可将群文阅读课型分为三大学习任务统领下的九个具体课型。
上述三大学习任务是就课堂的主要任务来说的,并不意味着这些课堂不需要其他课型的学习,比如在审美赏析课与读写共生课上,也有知能学习的需要,同样的,知能学习也会向审美赏析与写作延伸。
教学成果奖及活动平台
一、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
2017年,“基于阅读素养的中小学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探索”项目荣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同年“义务教育新课标背景下四川省群文阅读推广与深化”项目获四川省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提升中小学生阅读素养的群文阅读教学实践”荣获2018年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二、群文阅读活动平台
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该活动是中国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2018年11月22日,第八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暨全国第六届小学群文阅读现场课大赛在重庆开幕,包括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宋乃庆在内的40余名国内教育教学研究学者,以及来自全国各地3500余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代表齐聚山城,共襄一年一度的阅读盛会。本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聚焦统编语文教材推行背景下的“1+X”群文阅读教学探索,旨在搭建专业的阅读教学交流平台,向全国教育同行全面展示这一年来群文阅读研究与实践的最新进展和丰硕成果,深入探讨群文阅读与统编语文教材“1+X”教学方式的有机联系。
全国初中群文阅读教学观摩活动
全国群文阅读种子教师体验式研训活动
全国“群文阅读十大明星教师”评选活动
全国“群文阅读十大示范基地”评选活动
全国“群文阅读教学设计”评选活动
全国“群文阅读录像课”评选活动
全国群文阅读基地学校共同体年会暨基地学校校长高峰论坛
全国群文阅读学术研讨会
同时,每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各级群文阅读研、赛、评、展活动达到数百场。群文阅读作为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抓手,也为语文教育教学改革打开了另一扇窗,推动语文课堂改革挺向纵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09 16:08
目录
概述
概念解读
研究与发展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