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式建筑
建筑风格的一种
罗马式建筑(英文:Romanesque architecture)是10-12世纪,欧洲基督教流行地区的一种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原意为罗马建筑风格的建筑,又译作罗马风建筑、罗曼建筑、似罗马建筑等。罗马式建筑风格多见于修道院教堂,是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初欧洲的建筑风格,因采用古罗马式的券、拱而得名。多见于修道院和教堂,给人以雄浑庄重的印象。对后来的哥特式建筑影响很大。
罗马定义
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罗曼(romanesque)”一词意为“出自于罗马”,最初在英语中用于命名现在被称为“罗曼语”的事物(最早引用于1715年),而在建筑方面则最早在19世纪早期,由法国的诺曼底考古学家查尔斯·德·热维尔(Charles de Gerville)或他的同事阿尔西斯·德·科蒙(Arcisse de Caumont)用于描述西欧5-13世纪的建筑,此时很多符合这一描述的建筑仍未明确具体年代[2]。在此之前,法国对西方中世纪宗教建筑大都以“哥特”一词归类,最多也是少数学者加以区分墨洛温风格、卡洛林风格和哥特风格三个阶段,或是早期哥特和晚期哥特亦或重哥特和轻哥特两个阶段。查尔斯·德·热维尔于1818年在致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出以法语中的“罗曼(roman)”这一18世纪语言学家用来指代从拉丁语演化而来之语族的称谓概括西方11-12世纪宗教建筑的风格,用意即是以拉丁语和罗曼语族诸语的关系暗道古罗马艺术与罗曼艺术的关系,即后者是前者的一种变体。在英国,“罗曼(romanesque)”一词概括这一建筑风格则于1819年最先出现;德国学者最初则在teutsch、longobardisch和romantische三词间犹豫,到19世纪30年代偏向romantishce一词。
该术语的使用限于10世纪晚期到12世纪,这一单词被用于描述可识别为中世纪的,并且为哥特式作出预示的一种风格,仍然维持了古罗马的圆形拱因而看上去像是罗马传统建筑的一种延续。
“前罗曼式”有时被用于德国在卡洛林王朝和奥托王朝时期,以及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莫萨拉布和阿斯图里亚斯在8-10世纪的建筑,同时,“第一罗曼式”被用于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以及一部分法国的建筑,它们既有罗曼式的特色同时又先于克吕尼修道院的影响。
历史
源头
罗曼式建筑是自罗马帝国之后第一种遍及欧洲的独特建筑风格。尽管在十九世纪的艺术史学家印象中罗曼式建筑是罗马建筑的一种延续,实际上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罗马的砖石建造技术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丧失,在更北的地区除了官方建筑外从未采用,甚至在斯堪的纳维亚闻所未闻。即使在罗马这样仍然存留着一些君士坦丁时期的大教堂、可以作为后来建造者的灵感的地方,延续性仍然很小。并非是古罗马建筑,而是6世纪位于拉文纳的八边形拜占庭圣维塔莱大教堂给位于德国亚琛、建造于公元800年左右的查理曼大帝巴拉丁大教堂以启发,并促成了这一西欧黑暗时代的伟大建筑。
继亚琛主教座堂之后不久是一份引人注目的,被称为圣加伦平面的九世纪瑞士手稿,这份手稿展示了一处修道院建筑群非常详细的平面,并标示有各种各样的建筑以及它们的功能。最大的一座建筑是教堂,它的平面是明显的德国式,其中两个尽端均有半圆形壁龛这一布置方式通常在其他地方罕见。教堂的另一个特色是它规整的比例,交叉部塔楼的方形平面为其他部分提供了一个模数,这两处特色在最初的罗曼式建筑、建于1001-1030年的希尔德斯海姆圣米迦勒教堂上也可以看到。
罗曼式建筑也在10世纪的意大利北部、法国的一部分地区以及伊比利亚半岛同步发展,并且要先于后来的克吕尼修道院的影响,这种风格有时候也被称为“第一罗曼式”或“伦巴罗曼式”,其特征为厚重的墙体,缺乏雕刻以及出现富有节奏的装饰性拱(被称为伦巴第带)。
政治
公元800年的圣诞节,致力于恢复旧西罗马帝国、并发起了对古罗马建筑的学习的查理曼大帝在圣彼得巴西利卡由教皇加冕。查理曼的继任者仍统治着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在政治上独立的国家逐渐显现并最终熔为一体,通过拥戴或挫败,从德意志王国中产生了神圣罗马帝国。1066年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对英格兰的入侵见证了城堡和教堂的建设,它们加强了诺曼风格的出现。在这一时期,一些重要的教堂被统治者作为世俗和宗教权力的所在、或者用于加冕和安葬而创建,包括圣德尼修道院、施派尔主教座堂和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那里诺曼教堂如今残存极少)。
当西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建筑结构正在陷入衰落,并且其中许多知识和技术已经丢失的时候,在持续更久的拜占庭帝国,砖石穹顶的砌筑以及建筑装饰性细节的雕刻仍未有减退,虽然在罗马灭亡之后其风格发生了较大的演变。君士坦丁堡和东欧的那些穹顶覆盖的教堂深刻影响了一些城镇的建筑,尤其是通过贸易往来和十字军东征。可以证实以上结论的最重要的单体建筑是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也有很多相比之下不够知名的例子,尤其是在法国,例如圣弗朗特教堂和昂古莱姆主教座堂。
欧洲的大部分地区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在这一制度下,农民从地方封建领主手中获得土地使用权并以耕种土地作为服兵役的交换。这种制度的结果是,农民可以被号召起来,不仅是为了解决本地区的争端,也可以在领主的命令下跟随他们穿越欧洲,参加十字军运动。这一发生在1095-1270年的运动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随之亦促使了思想和行业技巧的传播,尤其是那些涉及城堡的修筑、以及因武器供应而需要的金属加工技巧,亦可适用于建筑的组合和装饰。持续的人口,包括统治者、贵族、主教、修士、工匠和农民的迁移,是能够创造一种类同的建造方法和可识别的罗曼式风格(尽管会有地域差别)的一个重要因素。
宗教
11世纪末-12世纪见证了遍及欧洲的教堂数目的空前增长 ,其中大部分建筑得以存留(规模或大或小),包括很多知名的教堂如罗马科斯梅丁的圣玛利亚教堂,佛罗伦萨洗礼堂和维罗纳的圣泽诺大教堂。法国著名的卡昂修道院和修女院以及圣·米歇尔山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也包括在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朝圣之路上的修道院。在英格兰的27处奠基于古代的主教座堂中,除了修道士从旧塞勒姆迁置的索尔兹伯雷主教座堂(也称新塞勒姆)外都开始于这一时期,并且一些教堂,如坎特伯里教堂是在撒克逊人的教堂旧址上重建而成。在西班牙,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教堂是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教堂。在德国,很多罗曼式修道院分布在莱茵河及其支流上,著名的有美因茨、沃尔姆斯、施派尔和班贝格等。在科隆这一当时位于阿尔卑斯山脉北侧最大的城市,一个很重要的大城市教堂群大部分完好无损的幸存下来。随着隐修生活在欧洲的传播,罗曼式教堂也在苏格兰、斯堪的纳维亚、波兰、匈牙利、西西里、塞尔维亚和突尼斯涌现,很多重要的罗曼式教堂建于十字军王国时期。
隐修生活
隐修生活这一制度由传教士圣本笃在6世纪确立,这一制度中笃信宗教的人成为修会的成员,他们有着共同的约束和准则,在一个相互依赖的社会中生活,而不是像一群隐士那样接近而实质上相互独立。本笃会士修道院从意大利传播到整个欧洲,并在英格兰一直远远是数量上的最多者,然后是克吕尼修会熙笃会、嘉尔笃会和奥斯定会。通过与十字军的联合建立了医院骑士团圣殿骑士团的传教士修会。
修道院有时也会承担主教座堂的功能,有世俗教士组织的主教座堂常常设在居住区内,是欧洲的一个主要权力源头。重要修道院的主教和修士会像贵族一样生活和作为。修道院是种种学习活动的一个主要所在地,班尼迪克曾经要求所有的艺术都应该在修道院中传授和练习,书籍均在修道院内手抄,且在修道院外会读写的人极少。
在法国,勃艮第是隐修生活的中心。庞大而有权势的克吕尼修道院对其他修道院的布局和教堂的设计有持久的影响力。遗憾的是在克吕尼很少有修道院教堂幸存,963年以前重建的“克吕尼修道院二世”已经完全不复存在,但建于1088–1130年间的“克吕尼修道院三世”,这座直到文艺复兴时仍然是欧洲最大的建筑,我们对它的设计有一个不错的印象。然而位于图卢兹,建于1080-1120年的圣塞尼教堂仍然保存完好,并以它模数化的形式、庞大的外观,以及简单的拱形窗这一母题的重复表现了罗曼式建筑设计的规律性。
朝圣和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意图从伊斯兰手中夺取巴勒斯坦圣地的控制权,其影响之一是激发了大量的宗教狂热,相应的产生了大量的建设计划。基于稳妥的回报,欧洲的贵族通过新建教堂或扩建旧教堂来感谢上帝。同样的,对于那些未从这一运动中归来的人,其家庭也通过这项具体的工作适宜的表以纪念。
十字军东征导致了大量来自圣人和使徒的圣物混在其他物品中转移,很多教堂,如佩里格的圣弗朗特教堂拥有来自本地的圣人,然而其他的一些,最著名的如孔波斯特拉的圣地亚哥,宣称存有遗骸并供养某位有影响力的圣人,在这里是十二使徒之一(即圣雅各伯)。这座位于加利西亚(现在的西班牙)西端的城市成为了欧洲一个最重要的朝圣地。朝圣热潮的兴起对教堂的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朝圣者在圣詹姆士殉道之路(或称朝圣之路)上徒步旅行,其中很多人视赤足行走为苦修的标志。他们沿着穿越法国的四条主要线路前进,为了这场旅行在瑞米耶日、巴黎、韦兹莱克吕尼阿尔勒和瑞士的圣加仑集聚,穿过比利牛斯山的两座关隘后,汇合成一股横穿西班牙西北的洪流,途中他们会受到归来的朝圣者的激励。在每一条线路上的修道院(例如穆瓦萨克、图卢兹、龙塞斯瓦列斯、孔克、里摩日布尔戈斯)均为这股人流提供所需,并因经过的贸易而变得更加富有。在贝里省的圣伯努瓦迪索便是一座典型位于朝圣之路上的教堂。
兴起
罗马式建筑兴起于公元9世纪至15世纪,是欧式基督教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罗马式建筑的特征是:线条简单、明快,造型厚重、敦实,其中部分建筑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是教会威力的化身。
当东罗马帝国千年不绝之时,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欧洲本部却一蹶不振,古罗马的建筑技巧和艺术也失传了。公元9世纪左右,在经历了300多年混战后,西欧终于形成了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英格兰、西班牙等十几个民族国家,在此基础上,各民族的确文化艺术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教徒们看来,教堂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之上的神圣空间,是神在人间的宅第,对于欧洲的基督教世界国家来说,教堂无疑是一个时代最好的建筑。
公元11-12世纪,一些有关意向古罗马风格靠拢的教堂建筑在这些国家陆续出现了。罗马式的教堂便模仿了古罗马凯旋门、城堡及城墙等建筑式样,采用了古罗马式的拱券结构,所以人们称其为“罗马式建筑”,罗马建筑并不是古罗马建筑的完全再现,除去使用了许多来自古罗马废墟建筑材料之外,它们只是广泛采用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它一般是在门窗和拱廊上采用半圆形拱顶,并以一种拱状穹顶和交叉拱顶作为内部的支撑.而这些拱顶强有力的外延感往往又被厚实的窗间壁和墙所抑制,厚实的石墙是当时严重的封建割据和频繁的内外战争的时代特点在建筑上的反映。
盛期
11世纪晚期,罗马式建筑在法国达到了盛期,出现了最具有地方特色和创新观念的建筑风格。法国南部图卢兹的圣赛尔宁教堂(图1)是一座朝圣路上给香客提供食宿的“朝圣教堂”,它建在通往西班牙圣地亚哥的路线上,规模稍小,保存完好,是“朝圣路”类型的罗马式教堂的典范。圣赛尔宁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型,在十字型平面交叉点上,矗立一座五层楼高的塔楼,外观上各种几何形体有机地组合在连续的圆拱结构中,十分和谐壮观。教堂内部墙体坚厚,高直的列柱把空间分隔成许多方形小单元。回廊和圆形小教堂成为朝圣教堂不可缺少的部分,回廊上有容纳朝圣者的走道,回廊把圣坛与后殿末端的小礼拜堂分开,小教堂内用来存放“圣物”、“圣骸”,并允许朝圣者在此祈祷,瞻仰圣物。
圣赛尔宁教堂只是罗马式风格的开始,真正罗马式风格的形成以英国杜勒姆教堂为标志。
在意大利罗马式建筑的杰出代表是托斯坎纳的比萨教堂建筑群(图2)。它建于1063~1174年,包括大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是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建筑群之一。中世纪的意大利人习惯将教堂、洗礼堂、钟塔建成独立的建筑物。主教堂建于1063年,它是平面呈“巴西利卡式”长方形会堂,全长95米,纵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约32米,有四层连列券柱廊作装饰。在十字交叉点上有一圆盖加顶,整个教堂规模宏大,比例匀称,结构紧凑合理。教堂正面分为五层,上面四层重叠,结构清晰,每一层立面上装饰有纤细清秀的连券柱,给人一种轻松明快的节奏感。教堂的内部装饰也十分考究,墙面用红、白两色的大理石嵌板装饰,色调明快华丽。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其正门与教堂正门相对。平面呈圆形,直径35.4米,总高54米,立面分为三层,上两层为连列券柱廊,圆顶上矗立着施洗礼者圣约翰铜像。钟塔即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外观呈圆形,直径16米,高55米,分为8层。中间6层围以连列券柱廊,底层在墙上作连续的券拱,最顶上一层是钟楼。由于地基原因,钟塔斜得很厉害,故有“斜塔”之称。这三座建筑的形体各异,形成鲜明的对比和丰富的变化,但它们的构图手法十分统一,因为都应用了连列券柱廊作装饰且色彩统一。券柱廊造成的强烈的光影和虚实对比,使建筑群显得端庄、和谐、宁静。
经过11年的整修后,斜塔已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2012年参观游客一次只能以30人为一批,由2位导游领队,最多只停留40分钟。
遗产
比萨斜塔意大利中世纪文化遗产。意大利中部比萨城内一组古建筑群的组成部分,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因地基沉陷而偏离垂直中心线4.5 米 ,长时期斜而不倾,被认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和不朽之作。塔由白色大理石筑成,1174年开始兴建,1350年完工,为8层圆柱形建筑,高 54.5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 ,顶部厚2米多。从下而上,外围 8重拱形券门,由底15根圆柱,中间6层各31根圆柱 ,顶层12根圆柱 ,建成213个拱形券门而成。 总重达1.42万吨。造型秀巧而又古拙,为罗马式建筑的范本。顶层为钟楼,塔内有螺旋状楼梯294 级,盘旋而上塔顶,可眺望比萨城全景。塔因造基不慎,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基础沉陷不均匀,从而产生倾斜现象。责任工程师B.皮萨诺想在继续建造时,将下陷一边的层高加大以资补救,但结果沉陷更甚。在寻求解决办法过程中,工程曾数次停顿,时间达一个世纪之久,但最后还是继续施工,并于14世纪落成。初期,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2.1米 。 600 多年内塔身仍继续而缓慢地向外倾斜,故名斜塔。1918 年以来经测量发现每年平均向南倾斜约1毫米,今塔向南的倾斜度达 5.3度。由于其倾斜度有增无减,从外表看来,已岌岌可危。1972年10月的一次地震,更是对这座古塔的一次冲击,幸仍巍然屹立,这种斜而不坍状态,使比萨斜塔更加出名。比萨斜塔对科学实验曾作出过一次贡献。据传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落地的速度不同的理论。但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不予置信,而比萨斜塔却因此更加扬名,世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争相一睹斜塔风采。 罗马式建筑
由于1988年意境内的一个钟楼的坍塌造成人员死亡,意政府为了确保游人的安全,并保护这一罕见的古迹,避免其因过度倾斜而倒塌,1988年马上取消了比萨斜塔的对外开放,1990年全面封闭,加固和纠偏工程正此开始。2000年2月对斜塔北侧进行开始抽土,塔顶中心点偏离垂直中心线的距离比拯救前减少43.8厘米,当时比萨斜塔的塔心已经偏离垂直线超过4.5米,现已基本恢复到18世纪末的水平,足以确保它在300年内不会发生倒塌的危险。经过11年的整修后,斜塔已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参观游客一次只能以30人为一批,由2位导游领队,最多只停留40分钟。杜勒姆教堂始建于1093年,到1130年才完成,它是英国第一座完全用石头盖顶的教堂。虽然它的设计较为简朴,但中堂体量却是圣赛尔宁教堂的三倍。中堂顶部每一开间运用了两个交叉肋拱,分割开间的是横向的尖拱。肋拱是稳定穹顶的骨架,肋拱间的天花板非常薄,减少了拱顶重量,同时,肋拱还可加强坚固性,这种肋拱的出现以杜勒姆教堂最早。交叉肋拱与尖拱的结合运用已经预示着新的哥特式风格的特点。另外,杜勒姆教堂中殿巨大的圆筒形窗间壁的装饰很有特色,与欧洲大陆的罗马式建筑显著不同。
设计
无论是教会建筑还是世俗建筑,罗曼式建筑普遍给人以坚固而有力的印象。与之前的古罗马建筑和之后的哥特式建筑均以柱子、壁柱和拱作为承重构件(或者是看上去如此)相比,罗曼式建筑则与拜占庭建筑类似,依靠墙、或是被称为墩柱的墙段承重。
罗曼式建筑常常被划分为“第一罗曼式”和“罗曼式”两个时期,其区别主要取决于建造时所需要的专业技能。第一罗曼式以粗石砌墙、开更小的窗户并尚未采用拱顶。伴随着拱顶和有所加工的石块被增量的使用这些较大的改进标志着第二罗曼式。
墙壁
罗曼式建筑的墙壁通常厚度很大,开口部分极少并相对较小,因此显得沉重封闭。它们通常为双层壁体、填以碎石。
在欧洲各处其建造材料差异很大,取决于当地的石材和建造传统。在意大利、波兰、德国的大部分以及荷兰的一部分地区通常会使用砖块。其他地区可见大量的石灰石,花岗岩燧石。用于砌筑的石头常常相对较小并且呈不规则的块状,置于厚厚的灰浆中。平整的方石墙并非是这一风格区别性的特色,特别是在早期,但是会主要出现在那些可以获得宜于加工的石灰岩的地区。
墩柱
在罗曼式建筑中的拱常常使用墩柱(也称扶垛)作为支撑。它们用砖石砌筑,剖面呈正方形或矩形,通常会在拱的起脚处以水平线脚表现柱头。有时墩柱上会附有垂直的柱身,在底座层上也可能会有水平线脚。
虽然柱墩基本上为矩形,但是常常可以呈现极复杂的形式,如在内壁上设支撑拱的大空心半柱,或由直达拱线脚处的小柱身组成束状。
出现在两个大拱相交处的墩柱通常呈十字形,例如在正厅和翼廊(或称耳堂)的交叉点之下,每个拱由各自的矩形墩柱支撑,并互成垂直的角度。
柱子
柱子是罗曼式建筑结构上一个重要的特色,细长柱和附柱也会应用在结构和装饰上。在意大利经常使用由单块石料凿成的整体柱,就像在罗马和早期基督教建筑中那样。它们也会,特别是在德国,于更巨大的墩柱间交替使用。由多个单块石料凿成的拱廊柱也常用于不需要承受较大砖石重量的结构,例如在回廊中,并有时采用双柱。
回收的柱子
这一时期在意大利,数量众多的古罗马时期的柱子被回收并再利用于教堂的内部和柱廊上。在这些柱子中大理石质地并有横向基石的最为耐久,但大部分为竖向基石并有时会呈现各式各样的颜色。它们可能保留了最初的罗马柱头,一般来说是科林斯或罗马混合式。
一些建筑可能以大柱头放在短柱上、小柱头放在长柱上这种奇怪的柱子搭配来取得高度的均等,例如在罗马圣克里蒙教堂的中庭。这种建筑上的折中会见于材料回收自多座建筑的地方,在法国这种回收的柱子也在较小程度上利用。
鼓柱
在欧洲大部分地区的罗曼式柱子体形巨大,因为它们支撑着厚实而开窗小的上部墙体,有时会有沉重的拱顶。在结构上最为常见的方法是以称为鼓柱的圆形石柱建造,就像在施派尔主教座堂的地下室中那样。
空心柱
在那些需要真正庞大的柱子的地方,如达勒姆座堂中的那些柱子会以大块的方砖石建造,中空部分填以碎石。这些没有收分的大柱子有时会点缀有雕刻装饰。
柱头形式
带有叶饰的科林斯风格为很多罗曼式柱头提供了灵感,它们所雕刻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作范例的取得程度,那些位于意大利和法国南部教堂(如比萨主教座堂)中的柱头会相对于英格兰更为接近古典样式。
科林斯柱头基本上为置放在圆柱上的底部呈圆形,而支撑墙体或拱券的顶部呈方形。罗曼式柱头仍然保持了此种柱头形式常规的比例和轮廓,而实现它的最简单的方法是,切割立方体并将底部的四角按照某个角度收进,以使其顶部呈方形而底部呈矩形,例如可以在希尔德斯海姆圣米迦勒教堂中见到。
这种形状为其增添了广泛的、多样的粗加工特色,有时加以叶饰以模仿原作,但常常形象化。在北欧,相对于古典的源出处来说,带有叶饰的柱头通常与纷繁复杂的手抄本插图更加相像。在法国的一部分和意大利则与拜占庭建筑中雕空的柱头有着深刻的联系。正是在形象化的柱头上表现出了最佳的独创性。一些以描绘圣经场景、或是野兽与妖怪的手抄本插图为依托,而其他生动的场景则与本地圣徒的传说相关。
在保持圆底方顶形式的同时,这些柱头常常被压缩成与膨起的垫状差不多,其实例尤其见于大型的砖石柱,或者像在达勒姆那样的大柱子与墙墩交替出现的地方。
柱子的交替
无论是出现在教堂、还是在划分城堡内部大空间的拱廊中,罗曼式建筑的一个普遍的特点是墙墩和柱子的交替出现。
这种交替最为简单的形式是在每相邻的墙墩中放置一根柱子,有时也会有两到三根柱子的组合,在希尔德斯海姆圣米迦勒教堂中,ABBA的交替形式出现在正厅,而ABA则出现在翼廊。
在瑞米耶日地区,高大的鼓柱置于附以半柱支撑拱的墩柱之间,这一主题有多种变化,最为著名的是在达勒姆主教座堂,其墩柱上附有的线脚和柱身格外丰富,巨大的砖石柱上亦有几何纹样的透雕
其布置的更加复杂化往往来自于柱墩本身的复杂,此时交替出现的不是墙墩和柱子,而完全是不同形式的墙墩,例如在米兰的圣盎博罗削圣殿,由于拱顶的特征而要求交替的墙墩比中间的墙墩承担更多的重量,并因此十分庞大。
特点
罗马式建筑在欧洲几乎随处可见,且各有其神采特色与地方情调。如果要从这么丰富多彩的建筑世界中,找出罗马式建筑的一系列明显特征,那么必须先找到它们的共同点:
第一点,罗马式建筑的基本典型是教堂,就像神殿之于古希腊艺术。在那个宗教信仰强烈的时代,教堂会成为主要建筑是在自然不过的了,而且教堂还是当时最富有、最有学问、设备最好且无所不在的机构。
第二点则是技术处理方面,罗马式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都以拱顶为主,以石头的曲线结构来覆盖空间。
第三点,罗马式建筑的美学观点,就是建筑物巨大、繁复,强调明暗对照法(让光线从寥若晨星的小孔照射进来),但建筑的装饰则简单粗陋。
第四点,艺术形式有着主次关系:建筑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的艺术活动,如绘画、雕塑、镶嵌艺术等,则居于附属地位。
第三点与第四点已经成为认识当时建筑的最明显特征,而最关键、特别的则是建筑的屋顶,从屋顶的特点来看,中世纪的匠师与工人们创造出一个建筑体系,或者说,他们创造了一种风格。罗马式半圆形的拱券结构深受基督教宇宙观的影响,罗马式教堂在窗户、门、拱廊上都采取了这种结构,甚至屋顶也是低矮的圆屋顶。这样,整个建筑让我们感到圆拱形的天空一方面与大地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同时又以向上隆起的形式表现出它与现实大地分离。
罗马风建筑还常采用扶壁和肋骨拱来平衡拱顶的横推力,罗马风建筑的另一个创新是钟楼组合到教堂建筑中。从这时起在西方无论是市镇还是乡村,钟塔都是当地最显著的建筑。钟塔的建立在现实意义上是为了召唤信徒礼拜,但是在战争频繁时期也常兼作瞭望塔用;当悠悠的钟声从高高的塔顶上传出时,人们又何尝不觉得这是神在召唤呢?
罗马式建筑的窗户很小而且离地面较高,采光少,里面光线昏暗,使其显示出神秘与超世的意境。门窗上方均为半圆形。在艺术风格上,罗马式教堂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
区别
罗马式建筑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是一种风格的化石,而当另一种风格在悄悄兴起而终于蔚然成风继而开始蜕变时,建筑就成为永恒流韵的音乐了。东西方由于民族风格、文化和心理等方面的种种差异,造成了建筑风格的迥异。如若把东西方比作是隔壁的两户人家,东方人的客厅是寺庙,而西方人的客厅就好比是教堂了。东方呼吸的是一脉升腾于时间之上的香火,西方却一直沉浸在几缕扩散在时间之外的钟声里。在西方,教堂一直是基督教教徒们安抚心灵、寄托精神的场所,是他们信仰的凝聚地,是他们虚拟而成的现世地上的天国,随着时间的流变,教堂无一不承载着每一个时代的全部信仰、社会情感和审美情趣,并倾注了一代代艺术家的追求、激情和梦想。
罗马式建筑从法国休杰创造的用尖拱为连续穹顶的巴黎圣母院到像雨后春笋般遍布西方高耸入云给人崇敬感的哥特式建筑,这类政教合一的“人间天堂”天顶高挑,直指苍穹,象征着天国无限升腾的景象,充满着张力。教堂内的天花板犹如天幕一般,当早晨那清亮的阳光透过12片或24片不等的玫瑰花窗照进大堂时,整个大堂上顶由彩色玻璃镶嵌成的栩栩如生的宗教图画熠熠生辉,整座大堂亮得浮华艳丽,高大壮观,诚如歌德所言:“它们腾空而起,像一棵崇高壮观、浓荫广覆的上帝之树。”欧洲的教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呈现出迥异的格调,不同格调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宗教理念。罗马式教堂以粗矮的石柱、厚实的墙壁、半圆拱穹的门和巍峨的楼塔结构为主要特征。如意大利的比萨主教堂、圣保罗教堂等。罗马式教堂的窗户小,因此,由小窗透入的光线幽黯,使教堂的气氛格外神秘、严肃,使人感到一种凝重的安宁。罗马式教堂虽然简朴,但简朴中自然得流露出教徒们信仰的无限虔诚。不同的建筑风格,漫长的建筑历史,神奇的宗教传说,精致的彩绘壁画,西方的教堂不禁使我叹为观止。人是需要精神安慰与寄托的,大多数人想从宗教中寻找心灵的慰藉,我想在他们的心中,教堂大概是离天国最近的地方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02 16:40
目录
概述
罗马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