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川镇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辖镇
罗川镇位于禄丰县县城西南部,驻地观音寺,距县城54公里。东界金山、川街,南与双柏县接壤,西与楚雄市苍岭毗邻,北接旧庄、一平浪镇。是国家级热坝农业综合开发区。1998年又被列为云南省现代化农业示范区之一。
地理环境
罗川位于禄丰县西南部,四周高山环绕,中部地广川平,地貌为“四山周环、一水东注”。辖区面积302.8平方公里。辖罗川、朋溪、松石、东营、白杨、彩云、竹溪、南河、南平9个村民委员会,124个自然村, 100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地罗川街,距省会城市昆明109公里,距州府楚雄58公里,距一平浪镇33公里,安楚高速公路过境22公里,是一个发展中的小集镇。罗川属中亚南缘低谷次热坝干燥气候类型,是云南省距昆明最近的“次热坝区”,素有“天然温室”、“蔬菜基地”、 “粮油基地” 、“花卉基地”、“优质瓜果基地”、“畜牧基地”、的美誉,是热坝开发的重点区。2006年末,全镇有农户 5143 户19901人,其中农业人口 18834 人,占 95% ,居住着汉、彝、回、苗等14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 7839 人,占 39.39 %。全镇耕地面积26870亩,其中水田 23371 亩,占 87% ,旱地 3499 亩,占13 % ,人均占有耕地 1.35 亩、是典型的农业乡镇。境内地形以盆地为主,其中罗川、朋溪、松石、东营、白杨、彩云6个村委会地处罗川坝子,地势相对平坦,竹溪、南河、南平3个村委会地处山区,地形以山地为主。最高海拔南河村委会腻次,海拔1730米,最低海拔竹彩云村委会螃海箐村民小组,海拨 1330 米,镇人民政府驻地罗川海拔 1356 米,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96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区,1998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现代化农业示范区,2001年被列为楚雄州“三区八大基地”之一的特色蔬菜种植园区,2002年被列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国家级小城镇开发区。年平均气温17.8℃,具有充足的热资源。年降雨量 650-800 ㎜,水资源相对缺乏。从总体上看罗川适宜种植蔬菜、花卉、优质稻等作物,通过长时间的发展罗川具有了蔬菜基地、粮油基地、花卉基地、优质瓜果基地、畜牧养殖基地五大基地。
自然资源
罗川镇地处禄丰县西南方,距州府58公里,距省会昆明109公里,距县城禄丰46公里,交通方便,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全镇国土面积325.5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124个自然村,120个村民小组。全镇耕地总面积 26870 亩,其中:水田 23371 亩,旱地 3499 亩,人均耕地面积 1.35 亩;林地面积 34.4 万亩,其中经济林地 1127 亩,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园区发展
罗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乡镇,自1996年农业综合开发以来,罗川农业发展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夯实,镇党
委、政府始终把巩固和推进园区建设作为全镇一项促农工作来抓。一是加强园区管理,进一步理顺规范合作承包关系,终止信誉度差、示范带动弱的企业的承包合同。新引进昆明金正商贸有限公司入园经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从马来西亚、新疆等地引进哈密瓜、玫瑰、特丽莎、观赏蕉等近30个高档次的瓜果及花卉品种进行种植,提升了园区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推进了园区稳步发展;二是完善机制,积极服务好入园企业,规范政府、企业、农民的利益协调关系,积极协调好入园企业用水、用电、用工等工作,为入园企业创造最佳的发展环境,通过入业企业的示范带动,全镇已发展各种经济农作物10837亩,哈密瓜100亩,花卉200亩,葡萄293亩,冬早蔬菜10357亩,竹木大棚蔬菜506亩,夏季蔬菜2559亩,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文化教育
罗川镇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勤工俭学,“两基”、“普实”工作在巩固中提高,素质教育成绩显著,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市前茅。2006年,全镇有中学一所,教师 50 人,学生 729人,村级完小 9 所,教师 105人,学生 2153 人,小学入学率达100 %,巩固率达100% ,中学入学率达97.5 %,巩固率达100% ,中考高中上线率为96.9 %。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发展方针,积极培育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举办了“罗川镇农村业余文艺汇演,观看演出群众达 2000余人次。现全镇 12个村小组有了文化活动室,有文艺宣传队 7支,龙狮队1 个,文化示范户 5户.以“三贴近”为突破口,加强落实农村电影“2131”工程,全年放映电影27 场次,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
人文地理
罗川原属广通县辖,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立广通县属南安州,称罗苴甸(彝语意为:平川、盆地),明宪宗三年(公元1316年)置广通为铁赕千户所,罗川为赕南,据其地貌特征做“四山东环一水东注”,取名为罗川(引自广通县地质资料),历史以来属广通所辖。一九四零年称罗川区公所,辖十个乡。一九四四年广通县辖区改建乡镇制称罗川镇,辖十个乡公所,以后又改称保甲制。一九四九年(解放)建罗川区人民政府,仍辖十个乡。一九五八年广通县并归禄丰县,成立罗川人民公社,下设十个管理区。一九六一年改社为区,下辖四个小公社。一九六六年撤销区,恢复公社,辖十个大队,同年一月(文革期间)改为跃进人民公社,并分原南平大队为南平、青树两个大队辖十一个大队。一九八四年改人民公社为区公所,设区建乡。一九八五年九渡乡划归川街区管理,罗川区所辖为九乡一镇。一九八六年撤区建乡,设十个办事处。二000年村级体制改革设十个村民委员会。二00一年撤乡设镇更名为罗川镇,二00三年第二届村级体制改革,撤销原青树村委会,分别并入南平、南河村委会,现辖九个村委会。
镇内少数民族以回族、彝族为主,民风民俗属典型的回族、彝族风格
经济概况
劳务经济
罗川镇高度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工作,建立健全镇、村两级劳务输出和劳力调查等各种台帐,建立劳务输出工作机制,实行动态分类管理,实现劳务输出制度化、规范化;制定严格的考核奖惩办法,将各村委会及相关职能站(所)统一纳入考核范围,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形成镇、村、组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2006年,全镇共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 832 人,其中国外 7 人,省外 156 人,省内 511 人,州内 317 人,实现劳务经济 522 万元,全镇人均劳务收入 262 元。
农业发展
发放各种支农资金186.74万元,其中,粮种补贴40.43万元,农机购置补助16.8万元,农资综合直补105.1万元,其他补助(新增面积、油菜补贴)10.28万元,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惠及全镇千家万户。不断完善“防
疫、良种、饲料、培训”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10月份累计进行生猪防疫23871头(市场补针3244头);进行猪牛羊口蹄疫注射48933头(其中猪17849头、牛12809头、羊18355只);进行仔猪副伤寒注射6105头;进行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疫注射14315头;进行鸡新城疫防疫42716只;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防疫注射104497只;进行狂犬病防疫注射1456只。完成猪品种改良1449胎,其中人工授精1036胎,本交413胎;完成肉牛冻精改良1677 胎,其中黄牛1089 胎,水牛571 胎,奶牛17 胎。积极引导扶持养殖户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扶持有一定饲养规模和养殖经验的农户发展肉牛、生猪和黑山羊养殖,实现肉牛存栏7785头,出栏2095头,生猪存栏11402头,出栏10389头,黑山羊存栏11421只,出栏3625只,养殖业发展良好。巩固和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畜牧兽医站和社会事务办主,分别各自牵头培训,妇联、团委和文化中心积极参与,开展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技术、管理等各种培训45期2752人次,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及种植、养殖和管理水平,增强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能力。继续抓好粮食生产工作,2008年大春播种面积(栽插水稻)20488亩,占总播种面积的76.6%,大春播种面积不断扩大,其中:推广优质稻16657亩,新品种示范410亩,水稻混间栽插样板2012亩。因罗川土地开发整理的实施,小春播种面积有所减少。通过新品种优质稻的引进及试验示范成功种植,文富7号实现亩产805公斤的单产新高,大春总产量达15366吨,实现大春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基础设施
罗川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优化,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投资60万元的明兴甸至南平乡村公路路基改造工程投入使用;
投资131.5万元的彩云至南河弹石路建设投入使用;
投资107万元实施的348亩东营土地复垦整理项目已完工;
投资83万元东营至平地龟山的水泥路硬化工程已投入使用;
投资197.5万元的移民搬迁人畜饮水工程投入使用;
投资1200万元的星宿江大沟节水改造工程己投入使用;
投资77.8万元的彩云东山村、松石屯村两个新农村示点建设及投资258万元涉及彩云、南河十二个自然村的“彝州乡风文明示范带建设”竣工验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夯实。
罗川镇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 278950 亩,完成了 20301 亩封山育林任务,义务植树 29 万株,巩固退耕还林 107.7 亩,兑现退耕还林补助款 2.8 万元,建成杨梅基地 300 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 30% 。并加强农村能源建设,积极推广代柴节能技术,完成 1002 口沼气池建设任务和 160 口节能炉的推广工作。
教育教学
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基础教育,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施了东营、彩云两所明德小学和罗川中学整体搬迁建设,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认真贯彻执行“一费制”
和“两免一补”政策,使学生进行来、留得住、学得好,巩固了“两基”成果,提高了“普九”水平,2008年小学入学率100%,巩固率100%,初中学入学率98%,巩固率9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到巩固,参合率逐年提高,2009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群众,参合率93.3%;1—10月,共减免参合农民在各级门诊、住院费 90.18万元53379人次。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办证4证;全面推进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5‰以内。不断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预防、预警、预报体系工作,切实抓好平安乡镇创建工作,建立重点信访案件领导包保责任制,认真做好领导下访接访工作,积极调处信访矛盾和群众纠纷,及早化解矛盾,至10月底,全镇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67件,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7件。森林防火进一步加强,植树造林和能源建设工作有序开展,实现了人口、环境和资源的协调发展;爱国卫生、统计、邮电、通讯、电力、文体、民族宗教金融、公安、司法、民政、人民武装等各项工作得到加强,和谐和罗川正在形成。
服务承诺制
罗川镇人民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和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县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县十五届一次人代会精神,突出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主题,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两大重点,以体制创新、科技进步和扩大开放为动力,按照“调结构、建基地、扶龙头、强基础、兴科技、保生态、抓扶贫、活流通、促发展”的思路,紧扣“一个总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项任务(一是稳步推进罗川特色蔬菜种植园区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二是积极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和谐发展)、三大重点(一是强抓农业产业发展;二是搞活城镇开发;三是壮大非公经济)、四大带动战略(一是实施产业牵动;二是实施城镇带动;三是实施项目推动;四是实施科教促动)、五大基地建设(一是建好特色蔬菜种植基地;二是建好反季花卉种植基地;三是建好优质粮油基地;四是建好畜牧养殖基地;五是建好优质瓜果基地)的发展路子,强力推进罗川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把罗川建设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民生活富裕的工业经济强镇。
开发创新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坚持“招商带动,项目带动”的目标,改善投资条件,提供了优质服务,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入驻罗川的彩云葡萄公司、云南丰彩园艺有限公司发展态势良好;成功引入投资1343万元的罗川平地加油站改扩建项目,积极引导个体老板投资休闲、娱乐、餐饮等第三产业。乡镇企业营业收入15399万元,工业增加值1367万元,上缴税金281万元,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11万元,完成任务数(400万元)的102.8%,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特色产业
罗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镇,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全镇社会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罗川依托区位、自然、资源等历史和现实的条件,积极开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长。
一是抓好特色蔬菜种植基地的建设。通过土地有效合理流转,建立冬春早熟蔬菜种植示范村。截止2006年底蔬菜总种植面积达20000亩,其中,大棚种植冬春早熟蔬菜面积达1000亩;露地蔬菜种植面积达19000亩;争取2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级无公害认证,争取1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二是抓好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建设。截止2006年底引进10个优质稻新品种进行小规模试验,试验获得成功后逐步推广扩大,全镇优质稻生产已达1.8万亩。罗川镇结合热坝冬春季节昼夜温差大,积温高,适宜油菜生长,油菜种植总面积达6000亩以上,通过选育、栽培优良品种,精深加工菜油,罗川菜油品牌渐为人知,逐步成为全县优质粮油生产基地。
三是抓好反季花卉种植基地建设。通过引进昆明满天星花卉有限公司在罗川种植反季花卉的实践证明,反季花卉种植产业是罗川的一个特色产业、朝阳产业。罗川引入和扶持花卉种植龙头企业2个,通过龙头企业的辐射示范带动作用,走“公司+基地+协会联农户”的路子,罗川的花卉产业种植面积达186亩,从而通过公司带动农户发展花卉生产,罗川逐步成为花卉种植基地。
四是抓好优质瓜果生产基地建设。目前以西瓜、哈密瓜、碰柑为主的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现有2000亩,并以每年1000亩递增的速度在增长。罗川镇申报的哈密瓜、葡萄两个瓜果产品已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无公害农产品已经成为罗川农产品的品牌,为拓展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给游人到罗川来旅游提供了优美环境。
五是抓好畜牧养殖基地建设。目前除重点抓好传统养殖即饲养生猪外,罗川镇重点发展肉牛和肉鹅养殖,以扶持发展养殖大户为突破口,逐年扩大养殖范围,肉牛出栏4000头,黑山羊出栏率达8000头。通过连年的发展,促使罗川成为我县内肉牛和肉鹅、黑山羊养殖大镇之一。
通过抓好五大基地建设,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农业科技化水平,不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力度,罗川镇五大产业正蓬勃发展。
非公经济
牢固树立“小集镇、大战略”的思想,坚持政府引导,把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与全镇的产业规划,地域资源结合起来,对非公经济政治上给予地位,政策上给予扶持,经营上给予指导,法律上给予保护,切实解决好非公经济在投资、生产、经营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战略,发挥好龙头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大力加强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一批外地客商到罗川投资办厂。2006年来,镇政府在妥善处置好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出台优惠政策,促进非公经济的发展。全镇共完成非公经济营业收入14654万元,上缴税金134万元。完成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50万元,引进浙江温州老板种植西瓜1300亩,上报项目建议书三个,立项两个,现彩云丰彩花卉公司、彩云葡萄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势头良好
社会保障
镇党委政府站在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全面加强民政残联工作。动员社会力量关心残疾人的生产生活,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对 25名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复明手术;对精神病患者给予每年每人30 元的补助;认真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动员全镇各级各部门广泛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关心军烈属、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的生产生活,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发动镇机关站(所)干部积极参与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全镇共捐款 7200元,解决了临时救助困难户 72户的生产生活困难;做好救灾救济工作,对全镇因长期疾病残疾等原因造成生产生活困难的 522户 602人发放特困救济补助金210700 元;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8 21:39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