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木莲(学名:Manglietia fordiana var. hainanensis (Dandy) N. H. Xia)是木兰科、木莲属植物。
乔木,高达20m,胸径约45cm;树皮淡灰褐色;芽、小枝多少残留红褐色平伏短柔毛。叶薄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狭椭圆状倒卵形,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疏生红褐色平伏微毛;
侧脉每边12-16条,稍凸起;
叶柄细弱,基部稍膨大。
花梗长0.8-4cm,径0.4-0.7cm;佛焰苞状苞片薄革质,阔圆形,顶端开裂;花被片9,每轮3片;
雄蕊群红色,长约1cm;
雌蕊群长1.5-2cm,平滑。
花柱不明显,每心皮具胚珠5-8颗,2列。
聚合果褐色,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种子红色,稍扁。花期4-5月,果期9-10月。
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m,胸径约45cm;树皮淡灰褐色;芽、小枝多少残留红褐色平伏短柔毛。
叶薄革质,倒卵形、狭倒卵形、狭椭圆状倒卵形,很少为狭椭圆形,长10-16(20)cm,宽3-6(7)cm,边缘波状起伏,
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沿叶柄稍下延,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淡,疏生红褐色平伏微毛;侧脉每边12-16条,稍凸起,干后两面网脉均明显;叶柄细弱,长3-4(4.5)cm,基部稍膨大;托叶痕半圆形,长约4mm。
花梗长0.8-4cm,径0.4-0.7cm;佛焰苞状苞片薄革质,阔圆形,长4-5cm,宽约6cm,顶端开裂,两面有粒状凸起,紧接花被片的基部或靠近基部;花被片9,每轮3片,外轮的薄革质,倒卵形,外面绿色,长5-6cm,宽3.5-4cm,顶端有浅缺,内2轮的钝白色,带肉质,倒卵形,长4-5cm,宽约3cm,肉质;雄蕊群红色,雄蕊长约1cm,
花药长约8mm,
药隔伸出钝或短钝尖;雌蕊群长1.5-2cm,具18-32枚
心皮,顶端无短喙,平滑,基部心皮长7-10mm,宽3-5mm,上部的心皮露出面菱形,有一条纵纹,长宽均约5mm。花柱不明显,每心皮具
胚珠5-8颗,2列。
聚合果褐色,卵圆形或椭圆状卵圆形,长5-6cm,成熟心皮露出面有点状凸起;种子红色,稍扁,长7-8mm,宽5-6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长环境
海南木莲天然分布于海拔300-1100m的山坡的中下部,沟谷地和溪流两旁。
分布区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22℃,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13-1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0-25℃,极端最低气温达0--3℃。相对湿度80%以上。年降水量1600-2000mm,干湿季明显,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4%。分布区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抗寒力较强,能耐短时间霜冻而不受寒害。
土壤主要是由
花岗岩发育成的山地黄壤和赤红壤,土层深厚肥沃,表层腐殖质半富,约占10%,下层腐殖质减少,含沙量增多,土壤质地为中壤重壤土,呈酸性—弱酸性反应,pH5.0-5.6。
分布范围
中国海南特产,主要产于海南中部以南的山区(定安、琼中、陵水、保亭、崖县、乐乐、东方),广东阳江和广西合浦有少量分布,引种于广州和广西南部的生长发育较好。模式标本采自海南。
繁殖方法
播种育苗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播种较为适宜。种子发芽期长,且不整齐,育苗前要用湿沙进行催芽。沙藏前用60℃温水浸种12h,然后捞出阴干,再用湿沙催芽,经半个月左右种子萌动,即可播入圃地。播种前苗床要整平,稍加镇压。撒播,播种量120-150kg/hm2,播种要均匀,覆土要薄,不应超过0.4cm,最好用火烧土覆盖,覆土后床面盖草覆盖薄膜或插芒萁。播后20天开始发芽,历期1个月发芽结束。种子含油脂较高,要注意防止蚂蚁危害。当种子发芽出土达到1/3左右,先揭除草的一半,达到1/2以上时,将盖草完全揭除。小苗长出4片真叶,苗高5-7cm时即可分床或移入容器,分床的株行距以20cm、20cm较为合适,可培育壮苗大苗;容器排成畦宽,空隙填土,保持湿润。当苗高35-40cm、地径0.4-0.5cm时,可出圃造林。
扦插育苗
从优良选用生长健壮的海南木莲母株上剪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侧芽饱满、长势相对一致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剪成长8-10cm(3个节以上)枝段,下端切口在芽下方1cm处,上端切口在芽上方1.5cm,上端剪成平口,下端剪成斜口,切口要平滑。每个插穗保留上部2-3个叶片,每个叶片剪去上半部分,其余叶片剪除。插穗经过清水浸1天后,再用浓度300mg/LABT7号生根粉浸8h后扦插于椰糠:河沙:黄心土=1:1:1混合基质中扦插有助于海南木莲扦插苗生根及成活。
栽培技术
移栽造林
造林地应选择在低山丘陵山坡的中下部、沟谷和河流两岸,相对湿度50%以上的立地环境。造林前进行清杂、炼山,带垦或块状整地,种植穴规格50cm×50cm×40cm,宜在春季或雨季全苗造林,苗高40-60cm的成活率最高,一般可达90%。大苗可采用切干造林,地径一般要达到1.5-2cm,留干高3-5cm。造林密度以1650-2250株/hm2为适中。
抚育间伐
造林后当年雨季末的11-12月进行1次穴状松土除草,第二三年每年需锄草1-2次,第1次抚育在5-6月间,为幼林生长创造条件。第2次在8-9月间,只锄草不松土,主要防止杂草压盖幼树。在雨季初期抚育时,结合松土,每株幼树施复合肥100g,以促进幼林生长,使其迅速超过杂灌层。海南木莲自然整枝不良,可结合抚育进行修枝,4-5年即可郁闭,郁闭后的头两年,每年还需锄草1次。
主要价值
该种木材物理性能优良,比
柚木轻,顺纹压力,顺纹拉力和端面硬度的质量系数均比柚木高,木材纹理通直,结构细致均匀,美丽雅致,木质轻软而强度大,心材占60%以上,黄绿色,具有芳香气味,耐腐不虫蛀,不变形,容易加工,纵切面易刨光且具光泽,可用作高级家具、室内装饰、文具乐器、车船内部装饰、胶合板等,为海南的珍贵用材树种。另外,树姿雄伟,四季常青,花朵美丽,是园林绿化的优良树种。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Ⅲ级保护植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种群现状
通过对海南木莲的分布调查,发现林下幼苗极其罕见,结合海南木莲生境进行分析,截至2013年9月,总结濒危原因:
一、自然原因。海南木莲是雨林树种,使其在地理分布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其生境适宜多数林木生长发育,致使物种问生存竞争激烈。由于海南木莲植物的花具有芳香气味,通常会被昆虫咀食,种子为红色,易被鸟类等动物掠食。种子的发芽需要足够的水分后,其他生理作用才能逐渐开始。海南木莲种子成熟的季节正是海南干旱的季节,故难实现在自然环境下繁育过程。
二、人为原因。海南木莲被列为海南一类木材,长期都是砍伐对象,种群自然更新困难,加之生态环境的变化,植物的生殖能力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种群数量持续下降。
保护措施
海南木莲的保护方法如下:一、应尽快调查海南木莲在海南省的分布状况,建立资料数据库。二、加强法制管理措施,加大执法力度。三、建立以无性繁殖为主的植物快速繁殖体系。四、利用
ISSR等现代技术手段对海南木莲遗传多样性进行检测,从而确定最佳的种群恢复措施,最终达到实现该濒危种的群落恢复的目的。
病虫防治
海南木莲主要的病害是
根腐病,主要危害40cm以下的苗木,受害初期,地上部分叶色发黄,生长不良,下部叶片枯黄,根部皮层部分枯死,后期地上部分叶片渐干枯,根部皮层腐烂脱落,全株枯死。防治方法主要是选择通风和排水条件好的沙壤土地做苗圃,播种前翻晒土壤,最好进行土壤消毒,施肥充分腐熟。发生病害时,及时拔除病苗,并撒入石灰消毒。
主要虫害有及防治:绿楠叶蜂:可用90%
敌百虫1000-1500倍液防治。潜叶蛾:可用20%乐果乳剂1000-2000倍液或90%敌百虫1000倍液喷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