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影壁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是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基本简介
绿影壁在
襄阳市襄阳城东南隅。因全用青绿色
石料刻砌而成,故名。明
正统元年(1436年)
襄王朱瞻墡,自长沙
徙封是邑,营造
宫室,此壁就是当年王府门前的照壁。
崇祯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毁,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宽26.2米,厚1.6米,系仿木结构,面阔3间,均以
汉白玉镶边。中间刻有“
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影壁造型庄重,雕刻华美,风格豪放,生动雄伟,是石刻中珍贵的
艺术品之一。王府旧址上,现已新建
王府大门、
正殿,陈列着
襄阳市及所属各县出土的
文物。
绿影壁是明襄藩王府的前照壁,位于襄阳城东南隅。因壁石苍翠,故名“绿影壁”。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全壁分为三堵,三堵各用雕龙汉白玉块镶边,鲜明醒目。壁侧各雕海中仙山。顶为庑顶,飞檐,脊吻,顶面全用石雕,如
殿堂。座为须弥座,四周白玉块。中嵌绿色砂岩,皆雕
浮龙。全长24.95米,厚1.57米。中堵长12.13米,高约7米,东西两堵各长6.44米,高约6米。绿影壁下薄上厚,是一种建筑艺术的表现。
壁用绿色砂岩块浮雕云龙海水,然后拼砌而成。合壁雄伟壮观,壁的主画面,以及
壁座、壁顶、壁脊雕龙百条,大的5米有余,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雕龙生动自然,使人有脱壁而出之感。中堵的主画面雕巨龙两条凌空腾飞,争戏一颗直径达33厘米的玉珠,左、右两堵各雕一蛟龙飞向中堵,大有夺珠之势,整座壁面雾海茫茫,群龙争跃。绿影壁是中国现存四大影壁之一,属中国第二大影壁。也是独具特色的一座。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
李自成,在这里登基称“大顺王”。当年李自成一把大火烧了襄王府,豪华的府第荡然无存,而艺术珍品绿影壁却安然无恙的幸存了下来,至今已有560多年的历史。
地理区域
绿影壁在襄阳市区汉水南岸。襄阳南跨汉沔,北接
京洛,地处要冲,水陆交通方便。
春秋时为
楚国之
北津戍,东汉末为
荆州牧刘表治所,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城郭建置历史悠久,元末城垣大部被毁,明洪武初,又于旧址重筑。城高8.5米,周长7.3公里,四面六门,其四角皆建子城,各为角楼。此后虽屡毁屡修,但仍存明初旧制。现全城轮廓尚存、尤以北城垣最完整,清代重修的临汉门城楼仍耸立城头,重檐九脊,古貌犹存。登楼远眺,北临汉水滔滔,碧波
萦带;南望
岘山,岗峦连绵,城郭街市,尽收眼底。西南楚山如屏,群峰列峙,一揽天然之胜。其西北角有子城,名“
夫人城”,相传为晋朱序之母韩夫人所筑。
绿影壁巷呈东西走向。东自曲径巷,西止南街,长200米,宽3米。此巷原无名,因巷东端有绿影壁,1979年8月命名绿影壁,1981年7月30日改名绿影壁巷。
此巷东段曾是明
襄王府地域,王府被烧毁后,陆续住有人家,中国解放前后巷内居民除种菜、开
粉坊、生
豆芽外,少数无业。1956年菜农加入襄城公社蔬菜队。菜地被征用后,人员转向其他行业。旧时巷内是泥土路面,1958年改为
三合土,1974年后改为
沥青路面。街两侧多是
青砖布瓦平房,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改建为红砖瓦房,较以前要高。
历史传说
绿影壁的传说
相传绿影壁中间的二龙戏珠,那
龙珠是一颗
夜明珠。每到夜晚,夜明珠所发之光将壁前照的如同白昼,很多人都想得到这颗夜明珠。但想要把它取下来,需用千担纸,万人头供于壁前,方可将夜明珠摘走。一千担纸好弄,可一万人头那里去找。
一外国传教士知其奥妙,用挑柴的“
扦担”,挑了一担纸。和一“姓万”的人头供于壁前,烧纸和人头的浓烟,熏的群龙睁不开眼,传教士趁机取走了夜明珠。壁中一龙怒而挣脱影壁,去追那
传教士。一时间,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整个襄阳一片汪洋。传教士落水而亡,夜明珠也不知去向。那壁龙收了水,顺
汉江而下,入长江去寻那夜明珠。直至
东海仍未寻到。
因行水酿成灾难,给百姓带来损害,壁龙无颜回壁。停留在
唐河和
小清河入汉江处回游。当地人念壁龙护珠之忠,建一寺庙记念,并取名“
回龙寺”。现今绿影壁中间已没有了那昔日的龙珠,壁上缺少一龙,不足一百,仅九十九条。壁上挣脱之痕仍隐约可见。
襄阳城东南有一座绿影壁,原来壁上有一颗宝珠,由九十九条龙看守。平常,人是不能接近的。远看只见九十九条龙上下翻腾,云雾滚滚。
当时流传着一句话:“百个人头、千担柴、才能把珠取下来”。盗宝人听到这话,几天后用扦担挑了一担柴,走到绿影壁前磕了一百个头,然后点燃用扦担挑来的柴,烟雾大起,然后伸手取走了宝珠。等火熄烟散时,九十九条龙见宝珠被盗,也气死在绿影壁上,从此绿影壁上的宝珠位置留下了个大窟窿。
文化遗产
襄王府是
明仁宗的第五个儿子襄宪王的府第。是明代帝王皇亲豪夺纵欲的地方,占当时
襄阳城的十之二三。后来
李自成一把火烧了襄王府,使昔日豪华的府第荡然无存,而艺术珍品绿影壁却安然无恙的幸存下来,现为全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 绿影壁位于襄阳城内柬南隅,系明代
襄阳王府门前的照壁,塑于15世纪中叶。壁分三堵,全长26.2米,中堵高7.6米,左右两堵高6.7米,厚1.6米。三堵壁均根据构图的需要,用不规则的绿矾石浮雕组装,白矾石镶边嵌界而成。壁的主画面,以及壁座、壁顶、壁脊刻龙99条,大的5米有余,最小的只有十几厘米。是全国
石刻艺术中绝无仅有的珍品,与北京北海,山西大
琉璃九龙壁,堪称中国影壁三绝。 中堵的主画面雕巨龙两条凌空腾飞,争戏一颗直径达33厘米的玉珠,左、右两堵各雕一蛟龙飞向中堵,大有夺珠之势,整座壁面雾海茫茫,群龙争跃。 绿影壁是中国现存四大影壁之一,也是独具特色的一座。
景区介绍
抱膝亭
抱膝亭位于
隆中山畔一高阜之上,是三层六角亭,“高四丈有奇,周七丈余”。它是湖北提督
程文炳于光绪十四年(1888)所建。建造此亭目的在于后人来游来歌时联想到诸葛亮在隆中抱膝长吟时的情景,从而“慨然思巾扇之度,虽在小隐,未尝须臾忘天下事焉”。
亭势凌云,抱膝迥留千古胜;台形丽日,观星总括万年奇。 ——佚名题抱膝亭 这副对联是建亭时镌刻在石柱上的,无题款。凌云:直上九霄。
何晏《景福殿赋》:“尔乃建凌云之
屈盘。”迥:遥远。台:观星台。丽日:朝阳,光彩焕发。联句表明,作者对诸葛亮预言天下三分称奇不已。
老龙洞
老龙洞位于
隆中山脚下,是一口历史悠久的泉水古洞,当年
诸葛亮躬耕隆中时就是利用此洞泉水灌溉农田。这里山峦回旋,隐若玉?;修竹苞茂,林木葱郁,奇石林立,花香鸟语,真是别有天地。明吴绶有诗曰:“泉深岩穴古,时有老龙眠。门掩云中石,功成涧下田。一溪青草合,千古
碧萝悬。欲觅英雄迹,高风尚宛然。”
老龙洞泉水,滋故土莘野;诸葛公智慧,济西蜀生灵。
孟浩然墓
孟浩然墓在襄阳市
襄阳城东风林南麓。孟浩然(689一约740),
襄州襄阳(今
湖北襄阳市)人。唐代著名诗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
鹿门山,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在
江淮吴越漫游数年。后为荆州长史张九龄幕僚,不久归隐。所作诗风格恬淡,意境清远。多表现田园
逸情,与
王维齐名,时称“
王孟”,为李白、杜甫所称赞。有
《孟浩然集》。《
湖北通志》载:其墓在
唐德宗年间(780-805)有所“瘅坏”,节度史樊泽“乃更为刻碑”与“封宠其墓”。清末存土冢。现高1米余,底径约3米。保存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