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计量模型法
将相互联系的各种经济变量表现为一组联立方程式
经济计量模型法是将相互联系的各种经济变量表现为一组联立方程式,来描述整个经济的运行机制,利用历史数据对联立方程式的参数值进行估计,根据制订的模型来预测经济变量的未来数值。
发展
1950年代克菜因大力倡导经济计量模型法预测经济变化,当时构造的模型大都是以凯恩斯主义为构架,从克莱因一古尔德伯格模型衍生出来的。1960年代以来,预测机构纷纷构造各种各样宏观经济模型,广泛用来进行短期经济预测
到1970年代出现了依据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理论构造的模型。比较著名的宏观经济模型有数据资源公司模型、沃顿经济计量社的沃顿预期模型、蔡斯经济计量社模型、密歇根大学数量经济研计班模型、经济分析局(BEA)、联邦储备委员会的FMP模型、圣路易联邦储备银行、费尔模型。
工作程序
经济计量模型预测的一般程序是:
a.对短期经济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建立描述短期经济机制的理论模型;
b.搜集有关的经济变量的统计资料;
c.利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估计;
d.对模型参数的估计值进行检验,判别这些估计值是否满足要求,是否可靠;如不合标准,则须对模型重新进行估计;
e.预测外生变量,确定滞后变量;
f.应用模型进行预测,并对预测进行评价。
工作程序的a—d是构造经济计量模型,也是经济计量模型预测的基础步骤。
模型的估计是利用经济计量学方法对给定的统计资料进行一系列的数值计算。估计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检验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使用估计的经济计量模型进行事前预测,首先是预测模型中的外生变量和确定滞后变量;其次是将估计的模型(结构模型)改为简化形式;再次将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代入模型求得内生变量数值;最后还要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
经济计量模型一般包含若干外生变量。使用模型进行预测,是以外生变量为已知数来计算内生变量的数值。因此外生变量要先在模型之外应用其他预测方法估算,或根据判断做出假设。模型中包含的滞后变量要在预测前根据有关资料先行确定。
经济计量模型预测一般是根据模型的简化式进行的。这需要先将估计的模型结构形式改为简化式,即将要预测的内生变量都用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表示。进行预测时将外生变量预测值和滞后变量确定值代入简化式即得内生变量的预测值。在最后确定内生变量的预测值时,通常还要根据经济形势和变化趋势加以判断并反复修正,以提高预测的精确度。
发展趋势
经济计量模型法兴起初期,因为预测比较精确,很受美国经济界的赞赏。70年代中期以来,预测成绩下降;一些著名模型做的预测也多次失误,于是经济界对模型预测普遍产生怀疑。
但是,经济预测界多数认为经济计量模型预测具有一系列优点:
a.模型能够揭示多个变量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提供比较有效的预测结构;
b.构造模型根据数理统计经济计量学原理,这样能够测定预测的可靠程度;
c.能够重复做有关的预测,可以用来评价各项经济政策
另一方面,经济计量模型预测也存在一些缺点:
a.模型只是把错综复杂的经济现实简化、抽象化,它不可能真实地揭示经济机制运行情况;
b.模型的结构是根据历史统计数据估计得的,而经济变量间的相互联系在不断变化,用固定的模型结构预测未来,得不到十分精确的结果;
c.估计模型结构所依据的数据和估计方法尚未臻完善;
d.使用模型进行预测的程序还不够健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19 11:35
目录
概述
发展
工作程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