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收益是一个
经济学的概念。在
经济学中占主导地位的
经济收益是指他在保持期末与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包括了已实现的收益和未实现的
收益。
定义
经济收益是指一个
企业要真正盈利,其
利润不仅要弥补企业的
经营成本,还要弥补其
资本成本。经济收益是通过比较某一会计期间期末期初
净资产(即
所有者权益)计算出来的。
一个
企业的经济收益的定义是“在期末和期初拥有等量
资产的情况下,可以给股东分出的最大
金额”。经济收益与
会计收益的含义不同。计算
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的成本含义也不同。由于财富可以用未来
现金流量的现值来估计,经济收益也可以定义为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给所有者产生的预期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减去所有者的
净投资后的差额。
计算公式
经济收益=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现值-
净投资的现值。经济收益是在业绩评价期内由于
生产经营、培训职工、提高工作
效率等使
企业增加的价值。
经济收益与
市场增加值有区别。经济收益的计量不依赖股票价格,而是根据
现金流量估计的。只有在预期未来业绩没有变化,而且加权平均的
资本成本在年度内始终不变的情况下,
市场增加值才等于
经济利润。
优点和局限性
优点
经济收益比
会计收益更接近
真实收益,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经济收益与
经济学概念一致,容易被管理人员和投资者理解。
局限性
企业的未来
现金流量的数量和时间的确定,
折现率的确定都是困难问题,不容易很准确,因此,在实务中,经济收益的计量是不精确的,并且是不易验证的。
两者区别
经济收益
企业在
生产经营过程中,保持所有者投入的
实际生产能力即
原始资本的价值不变,超过所有者投入的实际生产能力的部分形成
经济学“收益”。经济收益的计量与
资产的计价密切相关,是
企业在一定时期内
净资产现值的差异,它体现了企业的
实际收益。这种认识在理论上看逻辑推理严密、令人信服,能全面地反映
资产收益的真实状况。
但是“经济收益”属收益的定性范畴,实践中收益的确认、计量的操作性却不易解决。因为
资本所有者投入的
原始资本(
资产)与一定时期后的期末
所有者权益资本(
净资产)价值的计量都是按未来预期现金流的折现来计算的。也就是说,收益是
原始投入
资本与期末所有者
权益资本所带来的未来现金流折现价值的差额,而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具有不确定因素(现金流及
折现率的确定),且人们对未来
事项的估计各不相同。
在此意义上,
美国学者爱德华兹和贝尔将经济收益称为“主观收益”。意指
经济学上的收益虽然更加真实,但现阶段人们的计量方法、计算能力受到局限、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故只能在理论上行得通。尽管如此,多年来人们仍一直孜孜以求,把是否接近经济收益作为衡量收益确认真实的标准,寻找经济收益的确认、计量方法。
会计收益
会计收益是会计核算在四大假设(会计
主体、会计期间、持续
经营、
货币计量)的基础之上,按照权责发生制和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的原则,运用会计的专业方法,确定的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实际
经济交易的结果。其特征为“三位一体”,即历史成本原则、实现——配比原则和谨慎原则。相对于
经济学上的收益理论来说,
会计收益的应用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它更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
因此,
会计收益得到广泛接受。实证研究的结果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1968年,
美国的鲍尔和布朗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
会计收益具有信息含量;1989年,利弗再次证明收益变动与
股价变动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会计收益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们对
企业收益信息的需求,随着对会计收益计量、确认和分析的深入,人们在加深对收益理解的同时,也从另一角度认识到了会计收益所存在的缺陷。
区别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金融市场一体化、
资本流动全球化、
企业经营活动的复杂多样化,企业收益信息的及时获得变得十分重要,而传统的会计收益理论局限于对
企业某一会计期间已经实现的收益进行“事后”报告,滞后于
经济事项的实际发生时间,此外,会计学上的收益
概念还面临着更多新挑战。主要表现在:
首先,西方国家不同程度的
通货膨胀,严重影响了历史成本收益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而
会计收益是基于实际的交易和
历史成本计价方法,对于那些因价格或预测的变动而产生的价值变动,只要没有发生实际的交易,就不予进行收益的确认和计量。这就导致
企业出现生产耗费不能得到足额补偿、
收入成本的计量属性不一致等问题。
其次,金融衍生工具的兴起和快速发展,过于保守的实现原则不利于对
经营业绩进行评价和
资产风险的足够认识,历史成本模式又无法体现资产的本质属性。
再次,
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多样复杂,高科技日新月异,使得企业的
专有技术、专用商标、
商誉等无形
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拘于“三位一体”原则而无法入账。再者,尽管
会计收益强调谨慎原则,但会计收益的计算仍然有一定的主观操作空间。在当今全社会的诚信意识有待加强时,人为操纵
利润的事件屡见不鲜。种种现实弊端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
会计收益理论。
发展历史
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代表作
《国富论》中首先将收益定义为“财富的增加”、“拥部分不侵蚀
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额”。英国
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将“财富的增加”这一收益观念引入
企业,并提出“增值收益”。
英国著名
经济学J.R.希克斯认为:“收益是一个人在期末和期初保持同等富有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希克斯的收益概念建立在
资本保全的基础上,得到了广泛认可,在现代西方
经济学理论中占支配地位,并对
会计收益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一般认为经济收益以
资本保全为基础,是剔除追加投资和
利润分配等
企业与投资人交易之后,
净资产的增加额。
会计收益的确认理念是产出价值大于投入价值的差额,它遵循一系列
会计假设和
会计原则,在对本期已发生交易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确认和计量本期已实现的收入和相应的成本
费用,收入与费用相配比后的差额,即为会计收益。
1.经济收益可以较准确地反映
企业收益的本质——财富的增加;
会计收益更多地依赖人为设计的确认和计量模式,包含很多选择、分析、判断和估计程序,较多地关注形式和名义,强调符合特定的会计标准。
2.经济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收益,还包括未实现收益,可以完整反映
企业收益信息的全貌;
会计收益更强调
经营活动,强调实现、应计、配比、历史等概念,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3.经济收益更强调
资本保全,原资本(期初资本)必须得到保全,成本耗费得到充分补偿后,超过期初资本的部分,才能确认为收益;在
通货膨胀较为严重时,
会计收益虽然可使财务资本得到保全,但却不能体现实物资本的保全。
4.经济收益的计量按照“期末
净资产一期初净资产”的模式进行,只与
资产、
负债的计量属性有关,不会因为会计核算模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会计收益的计量则根据“收入一费用”的模式进行,因采用会计方法和程序的不同而不同。
5.经济收益的计量结果从属于期初、期末的
资产、
负债计价,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人为选择和判断的空间很小;
会计收益在确认和计量过程中包含大量不确定因素,很多地方需要估计和判断,从而使会计收益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成分,调整的弹性较大。
确认
会计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分析该期间实际发生的交易,确认和计量各种收入和费用,根据会计等式“收入- 费用=
利润”来计算。收入、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必须遵循收入实现原则、应计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和
资本性支出原则等。对于
资产或
负债价值的波动,如无客观事实认定,不予确认。会计收益只确认已实现收益,不确认未实现收益。
根据经济收益观,期间损益的确认和计量应比较该会计期间期末和期初的
净资产,在扣除投资人追加投资,加回已对投资人所分配
利润后,即为该期间的损益。若期末和期初
净资产相等,
资本得到保全;若期末净资产小于期初,资本就没有得到保全,差额为资本亏绌;若期末净资产大于期初,
资本不仅得到保全,而且产生盈余,差额即为
利润。人们按
资本计量属性的不同,又将
资本保全分为
财务资本保全和
实物资本保全。前者强调名义
货币资本的保全,后者强调
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能力的保全。在
资本保全观下,损益的确认和计量还可能包括未实现收益,如接受的
捐赠、重估增值、
外币折算差额等。
根据亚当·斯密的
财富增加论,引入
经济学中的增值观念,
企业收益应为财富的增加,所增加的财富不仅包括支付给股东的胜利和企业的
留存收益,还包括支付给
员工的薪金、上缴的各种
税金(不包括增值税)、对外
捐赠等。按照这一观念,经济收益可根据“收益一折旧一外购商品或
劳务的成本=本期
增值额”的等式计算、
企业经营不应单一地追求
利润,而应谋求参与企业活动的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谋求企业财富的增加。财富增值的受益者不仅是股东、管理层,也包括一般
员工、
贷款人、政府部门、其他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