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吻飞旋原海豚
海豚科动物
短吻飞旋原海豚(学名:Stenella clymene)体小而粗壮,均长1.8米。背鳍呈三角形或近似三角形。腹部白色,两侧淡灰色且具深灰或黑色披肩。中等喙长。嘴喙比长吻飞旋原海豚稍厚短些。面部特征明显包括黑眼圈;深色的唇和喙尖;喙上的深色条纹有时在额隆前形成“胡子”图案。
形态特征
嘴喙尖端与嘴唇呈黑色。前额稍微突出。下颌呈白色(有个体差异)。喷气孔与嘴喙间有淡灰色条纹。淡灰色条纹从眼睛延伸至胸鳍(有个体差异)。深灰或黑色的披肩部位延伸至背鳍。背鳍稍呈钩状,中央颜色可能较浅。深色胸鳍修长,末端尖锐。深灰色条纹沿体侧分布。腹部呈白色或粉红色,浅色部分或间杂小斑点,尤其是白色与灰色交接处。尾干呈浅灰色。尾干下方及上方皆有隆脊。尾鳍末端尖锐,后缘稍微突出,中央缺刻明显。
上、下颌每侧有枚尖细牙齿。
大小量度:成体长♂176~197厘米,♀171~190厘米;成体平均重85公斤。
近种区别:短吻飞旋原海豚的体型比长吻(飞旋)原海豚(Stenella longirostris)粗壮些,背鳍也较不像三角形;此外正如其名,嘴喙比较短胖,而且也可以注意短吻飞旋原海豚背鳍下方、朝下延伸几乎触及白色腹部的披肩部位。可能会与瓶鼻海豚、真海豚混淆。
栖息环境
常出没于热带暖温带的外海深水区域,适水深度44~4500米。
生活习性
群居性,约5~50只组群活动,群内可能以性别和年龄区分。该群与长吻飞旋原海豚的群体有密切交流,也与真海豚以及其他小型鲸群混游。与其他鲸豚类同游时,它们依然保持自身群体的聚合不散。
会在一些地方进行船首乘浪,有时十分接近船只。在跃身击浪时,偶尔会侧身翻转,以背部或体侧着水。短吻飞旋原海豚的旋转跳跃没有像长吻飞旋原海豚一样的高度和复杂性,但在墨西哥湾,它们的旋转动作和长吻飞旋原海豚没有差别。
属中等深水出没的觅食者,主要在夜间捕捉游向水面的鱿鱼和其他小型鱼类。
分布范围
仅分布于大西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包括加勒比海墨西哥湾
原产地(海域):安哥拉、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哈马、巴巴多斯、伯利兹、博内尔岛、圣尤斯特歇斯岛萨巴岛、巴西、喀麦隆、佛得角、开曼群岛、刚果、科特迪瓦、库拉索岛、多米尼克、加蓬、冈比亚、加纳、格林纳达、几内亚、洪都拉斯、牙买加、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波多黎各、圣赫勒拿岛、阿森松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法属圣马丁、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塞内加尔、塞拉利昂、荷属圣马丁、美国、委内瑞拉。
繁殖方式
该种的生殖状况不明。根据近似种长吻飞旋原海豚的繁殖期推测,短吻飞旋原海豚四季皆可能繁殖,但在初夏最为常见。每两年产仔一只。雌性妊娠期11个月。初生仔豚长约75厘米。
亚种分化
单型种,尚无有效亚种。
种群现状
仅在北墨西哥湾和美国东海岸有种群丰度统计,分别为6575(CV=36%)和6086(CV=93%)只(Waring et al. 2008)。由于在海上辨别相似物种的标记比较困难,所以该种并非数据反映的那样稀少(Perrin & Mead 1994)。根据捕获记录推测,短吻飞旋原海豚可能是加纳沿海最常见的鲸类品种。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它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DD),2008年评估。
生物分类
多年以来,短吻飞旋原海豚一直被视为长吻飞旋原海豚(S.longirostris)的诸多亚种之一;但从1981年起,已经公认其为另一独立的品种。两个品种的分布范围在大西洋有着极大部分的重叠,因此两者在海上可能难以分辨。短吻飞旋原海豚,是长吻飞旋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长期杂交产生的新物种。
最新的遗传学研究显示,原海豚属(Stenella)具有复系特征(LeDucet al. 1999),短吻飞旋原海豚未来可能随海豚科重构而被移入其他属。
参考资料
Stenella clymene.Animal Diversity Web.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2:11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