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丛
数学概念
纤维丛的理论,是1946年由美国的斯丁路特、美籍华人陈省身、法国的艾勒斯曼共同提出的。数学上,特别是在拓扑学中,一个纤维丛(fiber/fibre bundle)是一个局部看来像两个空间的直积(特指笛卡尔积)的空间,但是整体可以有与直积空间不同的拓扑结构。
简介
纤维丛为坐标丛的等价类。或者说,纤维丛是拥有极大丛图册的坐标丛。
定义
一个纤维丛由四元组(E,π,M,F)组成,其中E,M,F是拓扑空间,而π:E→M是一个满态射,且满足以下条件:
对于M中的每个x,存在一个x的开邻域U⊆M,使得以下的图可交换:
其中Proj1:U×F→U是自然投影,而φU:π-1(U)→U×F是一个同胚。所有{(U,φU)}的集合称为丛的局部平凡化。
M称为丛的底空间,E称为全空间,而F称为标准纤维,π称为投射。
性质
对于M中每个x,原像π-1(x) 同胚于F,称为x上的纤维。一个纤维丛(E,π,M,F,G)经常记为以引入一个空间的短正合列。注意每个纤维丛π:E→M都是一个开映射,因为积空间的投影是开映射。所以M有由映射决定的商拓扑
纤维丛为纤维化
设ιt:B→B×I为嵌入ιt(b)=(b,t),ξ为B×I上的纤维丛,则有。
光滑纤维丛
一个光滑纤维丛是一个在光滑流形范畴内的纤维丛。也就是说,E、B、F都必须是光滑流形而所有上面用到的连续映射都必须是光滑映射,这是纤维丛研究和使用的通常环境。
理论介绍
每个纤维丛是一个连续满射π:E→B,使得E对于某个F (称为纤维)局部看来像直积空间B×F(这里局部表示在B上局部),一个可以整体上如此表达的丛(通过一个保持的同胚)叫做平凡丛。丛的理论建立在如何用一些比这个直接的定义更简单的方法表达丛不是平凡丛的意义的问题之上。
纤维丛扩展了向量丛,向量丛的重要实例就是流形的切丛余切丛。他们在微分拓扑和微分几何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规范场论的基本概念。
概念
纤维丛是拓扑乘积的推广,产生于微分几何研究,系统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瑞士数学家施蒂费尔考虑以微分流形的每一点为原点的有限个线性独立向量场,引入流形的微分同胚不变量。1937年美国数学家惠特尼把流形及以其上每一点为原点的线性独立的切向量组全体总括在一起而得到纤维丛的概念。他还证明了微分流形的嵌入定理,正式创立微分拓扑学。1946年陈省身认识到E.嘉当的联络的几何学思想与纤维丛理论有密切关系,从而把微分几何推进到大范围的情形。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数学家塞尔在É.嘉当的指导下,在代数拓扑学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他发展了纤维丛概念,得出一般纤维空间概念。1951年美国数学家斯廷罗德出版《纤维丛的拓扑》一书,系统总结了纤维丛理论。纤维丛的截面的存在性问题与阻碍理论有关,由此得到底空间的某些上同调类,称之为示性类。施蒂费尔、惠特尼、陈省身和原苏联数学家庞特里亚金、中国数学家吴文俊都在示性类研究中做出重要贡献。近几十年来纤维丛理论在示性类、纤维丛上的同调与同伦等方面继续获得发展,并在微分几何学、代数几何学、复变函数与复流形理论以及大范围分析学等方面有广泛而深刻的应用,还成为物理学中表达规范场的合适的数学语言。
例子
令E=B×F 并令π:E→B为对第一个因子的投影,则E是B上的丛。这里E不仅是局部的积而且是整体的积。任何这样的纤维丛称为平凡丛。
相应的平凡丛B×F看起来像一个圆柱,但是莫比乌斯带有个整体上的扭转。注意这个扭转只有整体上才能看出来;局部看来莫比乌斯带和圆柱完全一样(在其中任何一个竖直的切一刀会产生同样的空间)。
一个覆盖空间是一个以离散空间为纤维的纤维丛,纤维丛的一个特例,叫做向量丛,是那些纤维为矢量空间的丛(要成为一个向量丛,丛的结构群—见下面—必须是一个线性群),向量丛的重要实例包括光滑流形的切丛和余切丛。
截面
纤维丛的截面 (section )是一个连续映射f:B→E使得π(f(x))=x对于所有B中的x成立。因为丛通常没有全局有定义的截面,理论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检验和证明他们的存在性。这导致了代数拓扑的示性类理论
纤维丛的局部截面是一个连续映射,截面经常只被局部的定义(特别是当全局截面不存在时)。
纤维丛的局部截面是一个连续映射: U → E 其中 U 是一个B中的开集而π(f(x))=x对所有U中的x成立。若(U,φ)是一个局部平凡化图,则局部截面在 U上总是存在的。这种截面和连续映射U → F有一一对应。截面的集合组成一个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4 14:55
目录
概述
简介
定义
性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