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鳍笛鲷
红鱼
红鳍笛鲷(学名:Lutjanus erythropterus)是笛鲷科、笛鲷属鱼类。体长椭圆形而略高,背缘呈弧状弯曲。两眼间隔平坦。前鳃盖缺刻不显著。鳃耙数21-22。上下颌两侧具尖齿,外列齿较大;上颌前端具犬齿4颗;下颌前端则为排列疏松之圆锥状齿;锄骨齿带三角形,其后方无突出部;腭骨亦具绒毛状齿;舌面无齿。体被中大栉鳞,颊部及鳃盖具多列鳞;背鳍、臀鳍和尾鳍基部大部分亦被细鳞;侧线上方的鳞片斜向后背缘排列,下方的鳞片则均与体轴呈斜行排列。背鳍软硬鳍条部间无明显深刻;臀鳍基底短而与背鳍软条部相对;背鳍硬棘Ⅺ,软条13-14;臀鳍硬棘Ⅲ,软条8-9;胸鳍长,末端达臀鳍起点;尾鳍叉形。体呈粉红色或红色,腹部较淡,体侧无任何纵带;头背部由背鳍起点至吻端有一暗色斜带;幼鱼时,尾柄上有鞍状斑。各鳍红色。
形态特征
渔获体长为70- 620毫米,一般体重与体长的关系是:体长470毫米,体重3000克;体长400毫米,体重2000克;体长330毫米,体重1500克。体长椭圆形而略高,背缘呈弧状弯曲。两眼间隔平坦。前鳃盖缺刻不显着。鳃耙数21-22。上下颌两侧具尖齿,外列齿较大;上颌前端具犭齿4颗;下颌前端则为排列疏松之圆锥状齿;锄骨齿带叁角形,其后方无突出部;腭骨亦具绒毛状齿;舌面无齿。体被中大栉鳞,颊部及鳃盖具多列鳞;背鳍臀鳍尾鳍基部大部分亦被细鳞;侧线上方的鳞片斜向后背缘排列,下方的鳞片则均与体轴呈斜行排列。背鳍软硬鳍条部间无明显深刻;臀鳍基底短而与背鳍软条部相对;背鳍硬棘Ⅺ,软条13-14;臀鳍硬棘Ⅲ,软条8-9;胸鳍长,末端达臀鳍起点;尾鳍叉形。体呈粉红色或红色,腹部较淡,体侧无任何纵带;头背部由背鳍起点至吻端有一暗色斜带;幼鱼时,尾柄上有鞍状斑。各鳍红色。
生活习性
暖水性底层鱼类,栖地广泛,凡是礁沙混合区、石砾区、岩石区、泥沙区或外海独立礁均可见其踪迹。栖处水深35-130米处。喜栖泥质海底,清晨栖居海底,夜间稍向上移动,格外活泼好动。适宜底层水温为17.6-27.2℃,底层盐度33.85- 34.60。夜间觅食,以鱼类、甲壳类或其它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
红鳍笛鲷虽然没有明显的回游现象,但在湾内水温较低的季节,多移动至湾中南部及湾口较深水域栖息;夏秋季节,湾内水温较高,多移动至湾中部及中北部海区栖息。
分布范围
海域范围:分布于印度洋、西太平洋,西起阿曼湾,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以及台湾西部、南部、北部及澎湖群岛海域;南海北部海区以北部湾水域为盛产区。
国家地区: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南沙群岛、西沙群岛、香港、澳门、台湾)、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日本、琉球群岛、马来西亚、缅甸、阿曼、巴基斯坦、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东帝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越南。
繁殖方式
中国在北部湾海区,每年春季为红鳍笛鲷的产卵期,在上年的10-11月间亲鱼开始怀卵,至1-3月性腺呈半成熟状态, 3月部分个体开始产卵,4-6月为产卵盛期,产卵期延续至7月。红鳍笛鲷的卵巢粗大,呈圆柱状,左右卵巢基本对称外包卵巢膜,随着卵巢的成熟,卵巢膜逐渐变薄,产卵时期最薄。红鳍笛鲷产卵属于分批排卵类型。雌雄性比,一般产卵期雄性较雌性为多,非产卵期雌雄性比接近1:1。第一次性成熟的最小体长为260毫米。
红鳍笛鲷没有明显集中的产卵场。中国北部湾内水深40米以内的海区,均可发现产卵的亲鱼。产卵期间鱼群比较集中于昌化江口外,在水深35-42米处产卵,形成了“地口渔场。7月在中国昌戚以西海区能捕获体长25毫米的幼鱼,且数量较多。红鳍笛鲷繁殖能力强。体长300毫米左右的个体,平均怀卵量36万粒;体长500毫米左右的个体,其怀卵数可达 230万粒。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8年 ver 3.1)——无危(LC)。
主要价值
常见之食用鱼,一般以流刺网、延绳钓等渔法来捕获。食法以煎食或煮汤为主。中国北部湾红鳍笛鲷延绳钓渔期为2-4月。红鳍笛鲷为大型海产经济鱼类。肉质丰厚坚实,含丰富蛋白质和脂肪,味道鲜美,属优质鱼类品种,经济价值大,中国海南儋州市加工出产的“红鱼粽”深受用户的喜爱。
食物营养成分
参考资料
红鳍笛鲷.fishesofaustralia.
红鳍笛鲷.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6 17:0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