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棕象甲
竹象科棕榈象属动物
红棕象甲(学名: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是竹象科、棕榈象属动物,其幼虫体长40-45毫米,黄白色,头暗红褐色,体肥胖,纺锤形,胸足退化。成虫体长30-35毫米,宽12毫米左右,身体红褐色,光亮或暗。头部前端延伸成喙,前胸前缘细小,向后缘逐渐宽大,略呈椭圆形;背上有6个小黑斑排列两行。鞘翅较腹部短,腹末外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各足基节和转节黑色,各足腿节末端和胫节末端黑色,各足跗节黑褐色。触角柄节和索节黑褐色,棒节红褐色。虫卵乳白色。
形态特征
其幼虫体长40-45毫米,黄白色,头暗红褐色,体肥胖,纺锤形,胸足退化。成虫体长30-35毫米,宽12毫米左右,身体红褐色,光亮或暗。头部前端延伸成喙,雄虫的粗短且直,喙背有一丛毛;雌虫喙较细长且弯曲,喙和头部的长度约为体长的1/3。前胸前缘细小,向后缘逐渐宽大,略呈椭圆形;背上有6个小黑斑排列两行,前排3个,两侧的较小,中间的一个较大;后排3个较大。鞘翅较腹部短,腹末外露。身体腹面黑红相间,各足基节和转节黑色,各足腿节末端和胫节末端黑色,各足跗节黑褐色。触角柄节索节黑褐色,棒节红褐色。虫卵乳白色,长椭圆形,表面光滑。虫蛹长35毫米左右,初化蛹乳白色,后逐渐变褐色。茧长50-95毫米,呈长椭圆形,由树干纤维构成。
生活习性
在热带地区红棕象甲1年发生3代,亚热带地区多数发生2-3代,世代重叠;若有越冬,以老熟幼虫、蛹和成虫在寄主植物组织内越冬;其第1代发育时间最短,约100天左右,第3代发育时间最长,比第1代长1个月左右。中国学者余德松发现在中国浙江丽水年发生1-2代,翌年3月下旬成虫开始活动,第1代卵4月上旬和第2代8月上旬出现,3-11月为危害期,12月上旬始以成虫、幼虫、蛹在植株内部结茧越冬;在中国厦门地区,年发生2-3代,第1次发生高峰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下旬,第2次高峰期为9月中旬至10月下旬。红棕象甲成虫具有短途飞翔、群居、假死的特性;喜夜间活动,白天常藏匿于叶腋下、夹缝间,在取食与交配时才短距离迁移。
分布范围
红棕象甲原产于南亚印度。该虫主要分布或已入侵中东、东亚、南亚、太平洋诸岛及地中海沿岸部分国家和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海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上海云南、西藏(墨脱)、台湾香港澳门等地,面积覆盖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繁殖方式
雄虫体形普遍较雌虫小,但比雌虫活跃,发育历期比雌虫短,可能是由于生殖关系无需摄入过多营养物质。幼虫9龄,成虫个体间寿命差异较大。成虫羽化后即性成熟并可多次进行交尾,少数需要补充营养。雌虫喜好选择幼嫩组织或生长点产卵,利用其长且锐利的产卵器插入植株组织、叶柄的裂缝或机械伤口部位并产下卵。卵单产,单雌产卵量可高达300粒左右,产卵期持续1-2个月。
物种危害
红棕象甲重点危害棕榈类植物。主要包括:椰子油棕王棕槟榔鱼尾葵加那利海枣、刺葵、银海枣、伞杆顶棕榈、越南蒲葵、糖棕、酒瓶椰、伞杆顶棕榈等,对10年以下树龄的幼年棕榈类植物(尤其是椰子)危害最大,一般较少危害30年以上树龄的老树。
红棕象甲一般有三种入侵方式,最常见的是以成虫在植物树干或叶柄基部的伤痕、裂口、裂缝里产卵孵化,以幼虫钻蛀植物的叶柄基部幼嫩组织、在树干内钻蛀为害。受害植物在初期表现为树皮或叶柄略有裂缝,植株四周外围叶片黄萎,后扩展至中部叶片枯黄,如不是专业人士仔细观察,很难及时发现。受害后期植物心叶干枯,组织内纤维破碎呈腐殖状,部分棕榈类植物(如加纳利海枣等)可见到由蛀孔排出纤维屑或褐色粘稠液(俗称树胶)流出,一旦发现,受害植株多无法挽救,常造成植株整个折断或直接枯死。第二种是从位于地表的根部入侵树体,受害的植株表面看上去完好无损,除叶子减少,部分枝叶枯黄或倒披下垂外,其他与正常植株无异,但树杆内部组织则全部被破坏。第三种是从树冠部侵入,心叶将全部枯死,这种危害最大,因为生长点很快就会坏死。不管是哪种入侵方式,红棕象甲一旦钻入树体,通常在5-6个月内就能造成植物死亡。
红棕象甲入侵中国的确切时间已无从考证,大约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广东中山首次发现该虫,随后其迅速扩散,直到90年代中后期,该虫爆发过几次较大的危害后,才引起相关部门和有识之士的重视。1998年以来,海南文昌、琼山等地椰子树曾多次受严重危害,累计死亡近2万株。广西的虫害同样非常严重,2002年,南宁市在广东引进的加那利海枣上首次发现红棕象甲;2005年,北海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在北海外沙岛100棵刚刚引进种下的椰子树上再次发现红棕象甲;2005年,在柳州市某园艺场种植的棕桐科植物中发现大量红棕象甲,危害面积约0.533平方千米,造成多株加纳利海枣和华盛顿棕榈死亡;2014年,桂林西二环路、万福路等刚完成园林绿化提升的城市路段上,新种植的加纳列海枣、银海枣等棕榈科植物大规模爆发红棕象甲虫害,受损严重,约1/3的植株死亡。,主要危害椰子、海枣等多种棕榈科植物。在海南、香港、澳门、广东珠三角、广西南部等热带或亚热带南部地区,该虫1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成虫在1年中有2个明显出现的时期,即6月和11月。中国南方各地如海南、深圳、中山、珠海等一直保持着红棕象甲危害高发状态,防治情况不容乐观。
防治方法
红棕象甲因繁殖能力强、寄生植物广、防治难度大、致死率较高、易集中爆发等特点,常对植物造成不可逆的危害。该虫是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2003年公布的233种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也是2005年3月1日开始实施新发布的19种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被列入中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和农业、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
隐蔽性较高:红棕象甲大多从生长点侵入危害,蛀食,造成隧道,导致被害组织很快坏死腐烂。而不少棕榈科植物在叶片发黄前很难发现被危害,一旦发现心叶发黄枯死,生长点及附近的茎干已坏死或腐烂,绝大部分已无法挽救,只有少量受损较轻的植物在彻底防治后3-5年才缓慢恢复长势。
施药难度大:有不少棕榈科植物长得比较高大,而红棕象甲的危害点多、广、高,危害部位集中在植物的中上部或根部,喷药时操作难度大,灌药防治难度更大。
防治时间长:红棕象甲的成虫抗药性较强,对于普通的化学农药不敏感,防治难度较大,相对而言,幼虫的防治容易得多。因此,灭杀红棕象甲的最佳时段为每年的4-5月和9-10月,为保证灭杀效果,不管有没有发现危害,通常每年都要坚持施药1-2次,部分园林和植保工作者没有掌握这一规律,常半途而废,做无用功。
危害范围广:中国南方各地的城市园林建设大量采用棕榈科植物,而红棕象甲的幼虫、成虫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钻蛀在棕榈科植物枝条、叶柄、茎的内部隐藏,极易传带,植物调运过程一旦检测环节不严,红棕象甲将会随之进入引种地,并会相互转染,繁衍生息,为害一方。
人工捕捉:利用红棕象甲假死性,于晨间或傍晚时分,敲击受害植物茎干,振落并捕杀出来活动的成虫。
引诱器诱捕:中国国内已有商家研发出了红棕象甲诱捕器,主要是通过仔细观察红棕象甲的取食、产卵习惯后设计制作的。通过散发一种有效的聚集素来吸引棕榈科植物的红棕象甲成虫,从而达到捕获的目的,红棕象甲诱捕器能有效降低红棕象甲种群密度,逐步在各地普及使用。
生物防治:经研究表明,红棕象甲的血淋巴中可以分离出一种酵母,这种酵母达到一定的剂量,可导致其的死亡。另外发现,斯氏线虫、小卷峨斯氏线虫和异小杆线虫等3种病原线虫对红棕象甲的成虫和幼虫有较强的致病能力,可以对其有效杀灭。但这3种线虫在成虫体上繁殖得较快,在幼虫上却繁殖缓慢。截至2018年,该生物防治法还停留在试验研究阶段,尚未普及。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杀灭红棕象甲的常用方式,因其幼虫和成虫均在树干内蛀道取食为害,常规的喷雾施药防治效果并不佳,目前多是采用树干注射杀虫剂的方法,这是当前杀灭红棕象甲最有效、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作法是在受害部位(排泄孔)上方钻一向下倾斜45°角的洞,然后用注射器把药液(40%氧化乐果与80%敌敌畏原液按1:1混合液,也可以用其他专用灭杀剂)注入洞内,再用泥浆封口,薄膜包扎。此外,还可配以药物根灌、浇杆、悬挂药包等方式辅以防治。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5 08:42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