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萼香茶菜(Isodon forrestii (Diels) Kudô)是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根木质,粗大,疙瘩状。茎多数,高0.6-1(1.8)米。叶对生,茎下部的较小,中部的最大,向上渐变小而呈苞叶状。聚伞花序7-11花,多数组成松散长达30厘米、宽8-9厘米的圆锥花序;苞片卵圆形,叶状。花萼深紫红色,阔钟形,长4-5毫米,外面沿脉被微柔毛。花冠深蓝、淡蓝、淡紫、粉红及青紫色,外面下方被小疏柔毛。花柱丝状,先端近相等2浅裂。花盘环状。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8毫米,宽1.5毫米,黄褐色,具紫色斑纹。花期7-8月,果期8-9月。
多年生
草本;根木质,粗大,疙瘩状。茎多数,高0.6-1(1.8)米,自根茎生出,粗壮,钝四稜形,被疏柔毛。叶对生,茎下部的较小,中部的最大,向上渐变小而呈苞叶状,中部叶片卵圆形或菱状卵圆形,长5-10厘米,宽4-7厘米,先端钝或锐尖,基部宽楔形下延,除叶基1/3全缘外具圆齿状牙齿,草质,上面榄绿色,下面较淡,两面均密被疏柔毛,其间散布淡黄色小腺点,侧脉4对,与中肋在两面明显隆起,平行细脉下面明显;叶柄长约5毫米,密被疏柔毛。
聚伞花序7-11花,多数组成松散长达30厘米、宽8-9厘米的圆锥花序;苞片卵圆形,叶状,向上渐变小,小苞片匙形,长2-3毫米,被缘毛;总梗长2-3厘米,
花梗长2-7毫米,总梗、花梗及序轴均极密被具腺微柔毛。花萼深紫红色,阔钟形,长4-5毫米,外面沿脉被微柔毛,余部有淡黄色腺点,内面无毛,萼齿5,多少呈二唇形,卵圆状披针形,先端具小尖头,果时
花萼平伸,十分增大,长7-8毫米,脉纹明显。花冠深蓝、淡蓝、淡紫、粉红及青紫色,外面下方被小疏柔毛,内面无毛,冠筒近等大,长约10毫米,宽约4毫米,基部上方浅囊状,冠檐二唇形,上唇外反,长6-7毫米,先端具4圆裂,下唇长6-7毫米,舟形。雄蕊4,二强,均下倾于下唇上,内藏。花柱丝状,先端近相等2浅裂。
花盘环状。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8毫米,宽1.5毫米,黄褐色,具紫色斑纹。花期7-8月,果期8-9月。
居间紫萼香茶菜(Isodon forrestii (Diels) Kudô var. intermedia C. Y. Wu et H. W. Li)与紫萼香茶菜不同在于叶均菱状卵圆形,较大,近膜质,两面略被疏柔毛,叶柄长2.5-3.5厘米;萼齿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先端长渐尖。分布于中国云南西北部。生长于海拔3500米的杂木林下。
育苗移栽以春播为主。供收获幼苗上市的,在中国南方全年均可播种生产,北方早春及冬季则要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紫萼香茶菜的果实细小,播种时宜掺入细沙土混和后撒播或条播。苗地土壤要求平整、细碎,浇透底水。播种后泼上一薄层腐熟的人粪尿或过筛的腐熟的堆肥,再覆盖稻草或塑料薄膜保湿。出苗后要及时揭除覆盖物。两片真叶时要间去过密苗,6片叶后可移植大田。
药用:全株入药。茎叶性味辛、苦、凉,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各种损伤、肿毒、筋骨酸痛、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中国民间还用于治疗癌症初起。根适量,加黄酒炖服,治毒肿,止痛。
食用:紫萼香茶菜的幼苗及嫩叶为蔬菜,是一种颇具开发价值的高胡萝卜素、高纤维素、高钾和钙的芳香蔬菜。幼苗及嫩叶切成细丝,用盐腌渍,吃时拌入香油,口感清香;或把幼苗、嫩叶洗净,用开水焯一下,捞出控干水,切碎装盘,吃时再加上盐、味精、蒜泥、醋、花椒油或辣椒油等调料拌匀,即成凉拌香茶菜;或将洗净焯过的菜切碎素炒,可用肉丝、豆制品、火腿之类炒食,别有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