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椋鸟
椋鸟科椋鸟属鸟类
紫背椋鸟(学名:Sturnus philippensis)是椋鸟科椋鸟属动物,一种体型略小背部深色的椋鸟,体长17厘米。雄鸟头浅灰或皮黄,肩、背紫色具金属光泽;颊赤色;前胸栗色;腹乳白色;胁蓝灰色。下体偏白,背闪辉深紫罗蓝色,两翼及尾黑色,具白色肩纹。虹膜褐色;嘴黑色;脚深绿。
形态特征
雄鸟:头部、颏与喉均为淡灰色。耳羽、两颊及后颈两侧为栗色块斑。肩羽、下背和腰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尾上覆羽橙黄色。两翅羽外翈黑色,羽缘和羽端具金属绿色;第2-4枚初级飞羽有黄色狭缘;两翅翅缘、中覆羽、腋羽及翅下覆羽白色;次级飞羽外翈具灰白斑;飞羽内翈白色。前胸栗色;后胸和腹乳白色;两胁和胸侧蓝灰色。尾下覆羽棕黄色。
雌鸟:额和头部、耳羽及颊灰褐色;喉污白沾黄;背灰褐色;胸污白色;翅及尾为黑褐色。
虹膜桔红色;嘴角黑色;跗蹠铅灰色,爪灰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180-181克;体长181-182毫米;嘴峰14-17毫米;翅102-112毫米;尾46-53毫米;跗蹠22-25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开阔平原地带的疏林草甸、河谷阔叶林,散生有老林树的林缘灌丛和次生阔叶林,也栖息于农田耕地、路边和居民点附近的小块丛林中,也出现城镇公园和海岸地带。繁殖于日本的千岛;冬季迁徙至菲律宾及婆罗洲。迁徙时不常见于中国东部沿海。越冬在台湾及兰屿岛。结小群生活,栖于开阔原野。
生活习性
中国大陆为偶见迁徙鸟(旅鸟),台湾为冬候鸟。迁徙中国大陆时间在3-4月和9-10月间。
常成批结群活动于树枝间。在空中穿梭捕食昆虫。有时也在地上觅食。飞翔时鼓翅迅速,成横队直线飞行,喜盘旋飞翔于树梢附近。在大陆较为稀见,在台湾为常见种。
食物主要是各种昆虫,有时也吃植物性食物。所吃昆虫种类主要有鳞翅目幼虫、螟蛾幼虫、蚂蚁、虻、胡蜂、蝗虫、叶甲、金龟子、象鼻虫等鳞翅目鞘翅目直翅目膜翅目双翅目昆虫。秋冬季则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主。
分布范围
原产地:文莱达鲁萨兰国、中国、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俄罗斯联邦、新加坡。
游荡:香港、朝鲜、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韩国、帕劳。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阔叶树天然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树洞中,也在水泥电柱顶端空洞中和人工巢箱中营巢。巢呈碗状,主要由树皮、枯草茎、枯草叶、草根、纸屑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羽毛和细草茎。雌雄鸟共同筑巢,每窝产卵通常4-6枚,1天产1枚卵。卵为长卵圆形,青绿色或淡蓝色,光滑无斑。卵的大小为25-26毫米×18-19毫米。第四枚卵产出后即开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鸟承担,有时雄鸟亦参与孵卵,孵化期12-13天。雏鸟晚成性,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2023年,被列入《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自带“腮红”的紫背椋(音凉)鸟、永远“黑脸”的黑脸噪鹛(音眉)、黄肚子灰头的灰冠鹟(音翁)莺……这3种北京新记录的鸟种,发现地都在海淀。
2022年10月12日早上,三明永安市鸟友廖金朋在洛溪村村小树林观鸟时,惊喜拍摄记录到2只罕见的旅鸟——紫背椋鸟。
参考资料
Sturnus philippensis .The IUCN Red List.2015-04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5 21:15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