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利己主义者,是指经过精心打扮甚至伪装的“利己主义者”。精致的意思与粗糙相对,指的是对生活有着自己的追求,不是一味地追求
物质价值,有自己的生活品味的一群人。利己主义者顾名思义,就是一切活动都以利己主义为
核心的人。
定义
何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厦门大学医学中心主任助理、厦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与临床专委会主任申东杰看来,“利己指自私自利,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问题不在于缺乏判断力,而在于明知是不道德的事却仍然去做。知行不一、自私自利,出现类似‘双重人格’的现象,看似聪明,其实都是小聪明,格局不大,发展有限,一般也不会有真正的朋友。”
《伦理学大辞典》将利己主义定义为“一种以个人利益作为思想行为准则的道德原则和道德学说”。
罗国杰认为,利己主义强调个人至上和个人本位,强调一己私利的至上性。这表明,所谓利己主义是指一个人的目标就是无论什么都要符合其自身利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利己主义思想起源于私有制社会。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原始社会,个人必须依靠集体才能谋取生存资源,人们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利己”与“利他”是统一的。
“利己主义”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先秦杨朱学派,可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剥削阶级应运而生,奴隶制时期便已显现出利己主义思想的雏形。在西方,利己主义最初产生于古希腊的快乐主义学派,其认为人生的目标和追求在于灵魂的无纷扰、生活的享受。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宗教虔诚、骑士热忱、小市民伤感这些情感的神圣发作,淹没在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之中。”随着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资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开始增强社会道德与伦理的内在规约性,试图通过上层建筑来调节现代个人与集体的对立。但由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固有矛盾,利己主义只能“别出心裁”,在强大的上层建筑即道德伦理等的约束下孕育出“精致”利己主义这种新思潮。
国内研究
经过梳理,国内学术界对“精致利己主义”现象的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内涵界定研究;王小青(2018)分析了从 2012 年至 2017 年官媒简化版、民间“原文”版和民间升级版的相关描述,认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对立面描述缺失,即“理想中的精英素养”——独立、自由、创造,这一缺失导致了人们对这一名词的想象力无序扩张;林滨和夏银平(2018)认为其与利己主义的内涵并无实质之别,皆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的需要和利益作为思想、行为的原则和道德评价的标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二是外在表征研究;齐发(2022)等人认为,精致利己主义思想的侵蚀会使年轻干部利用职务之便满足自身膨胀的物质欲望和渴望名利的精神欲望,从而导致其贪腐行为。三是生成机理研究;刘铁芳和刘艳侠(2012)认为过分强调竞争和功利化的应试教育是精致利己主义产生的重要原因,黎晓琳(2018)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思潮以及用人单位重技术轻品德的导向为精致利己主义的滋生提供土壤。
目前高校
“精致”的存在状况与综合因素
对于精致利己主义是否存在的现象这个问题, 有28. 89% 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这是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 已经是大学生的主流倾向; 有37.78% 的大学生则提到, 是有这样的现象的存在, 但并不是人人都是这样; 而只有15. 56% 的受访者持有反对意见, 认为这样的现象并不常见, 大部分的学生还是很有集体荣誉感的, 在面临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 道义与功利的抉择时, 仍然会选择前者。当然, 有16. 78% 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没有关注过这个问题,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不大清楚。
针对精致利己主义的形成的最重要的因素这个问题, 有研究表明25. 4% 的受访者认为是受到社会风气影响, 是所有因素中占比最大的, 人们有理由认为社会风气是影响精致利己主义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其次是家庭环境的影响, 占比23. 9% , 仅次于社会风气, 说明家庭环境也是影响精致利己主要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个人价值观的形成。学校教育占比22. 4% , 也是影响精致利己主义形成的重要方面, 学校教育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方面, 恰当的引导对当代大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是必不可少。所处的交际圈也对精致利己主义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有20. 9% 的受访者表示交际圈是影响精致利己主义的最重要因素。
社会(媒体)环境
有研究发现,学生获取信息渠道、社会现象、社会压力等均与“精致利己主义”的产生存在显著正向相关性。由于互联网飞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来自社交网络,且对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判别不清。同时,社会压力及一些社会现象如学历贬值、金钱至上等观念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
有学者认为,社会无形催生出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不乏其人,除学界普遍认为的社会风气、教育观念等推动因素外,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爆发出的力量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塑造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微博为明星巧妙实现自身升值提供优质平台和直播平台等网络媒介为草根阶层追求个人利益另辟捷径的实现过程,试析社交媒体形塑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潜在可能。
教育评价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考试成绩成为老师来甄别学生优劣的第一甚至单一标准,升学率成为衡量一所学校质量的唯一尺度,当前的德育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受制于“重分数、轻育人”这一局面。在高等教育阶段,一些高校仍然只注重学生技能的培养。如一些高校对于与就业关系不大的课程要么被削减,要么被忽视,学生综合实力的竞争主要集中在
绩点、活动参与率、英语水平、论文发表量、就业率、科研率等方面,而学生思想、性格、行为的真实成长却被选择性地忽视,导致部分学生过于注重个人眼前利益,过度逐利、鲜明投机等问题均出现。研究发现办学层次越高的学校,越容易出现精致利己主义倾向性,这一点十分值得人们警惕。一流大学、“名牌”大学的学生,走出校园之后更有可能在国家社会经济中担任重要岗位。如果不能在高校教育阶段,及时识别具有精致利己主义倾向性的学生并加以引导和教化,将来学生步入社会可能会给国家社会发展带来更大风险。例如,已有研究指出,精致利己主义或诱发腐败年轻化。
有研究结果显示,唯分数论与产生“精致利己主义”呈显著正相关,人文教育、人生观教育、素质教育、合作氛围营造、宿舍氛围与产生“精致利己主义”呈负相关。其中,重点提到了任课教师对于学生人生观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学生产生“精致利己主义”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挫折教育、学校各类活动的开展也影响着“精致利己主义”中的高双商和欺骗性利己特征。
家庭因素
有学者发现,不同学科门类学生在精致利己主义倾向性上的表现呈现统计意义上显著的差异,影响精致利己主义的上述三个显著因素中,影响强度从强至弱依次为:家庭收入、就读专业类别和高校办学层次;家庭年收入越高,学生精致利己主义倾向性越小,而当学生从家庭中获取的物质支持不足时,他们更趋向于为获得奖学金、助学金、保送名额等外部资源而表现出极度利己的行为。学生所就读的高校办学层次越高,精致利己主义倾向性越强。
有研究结果显示,学生家庭条件(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期望、父母溺爱程度与产生“精致利己主义”呈正相关,其中父母溺爱程度最为显著;经受挫折、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围与产生“精致利己主义”呈负相关,其中家庭氛围的和睦与否最能关系到学生是否产生“精致利己主义”现象。
图册:
个人原因
有研究结果显示,学生自身的精神压力和受影响能力与其产生“精致利己主义”有很大关系。其中,当代大学生的朋辈影响与“精致利己主义”特征中的高双商和欺骗性利己存在显著相关性,这种现象值得广泛关注。朋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选择,这也从另一侧面表明当代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存在一定的趋同性。
学术归因
根本原因
教育资源人际分配不平衡、不公平是精致利己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
“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行教育建设的根本遵循。但是中国高等院校中依然存在教育资源人际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一个人善于表现自己,有利益价值,则会在资源分配时优先考虑。部分学生认定世俗老道、高智商而善于表演为在发展的必要条件时,会逐渐向该类特征转变,精致利己主义就会在这种环境中泛化。
直接原因
有学者认为,教育模式的转变是精致利己主义产生的直接原因。
现存高等院校的各种评价制度本身已经向精致利己主义倾斜。部分大学被实用主义所主导,为满足经济和市场的需求,导致教育产业化、就业政绩化、制度功利化,进而促进了“精致利己主义”的滋生。活动是为服务其他同学、学校而设置,但是在活动与分数和评奖评优挂钩后,学生受制于评比等因素,被动地参加自己不喜欢活动。成绩本身是一个教育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的指标,但是部分学生总是会假装自己存在一些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其目的是为加深教师对自己的印象,以便在课程中取得高分数。高校管理层面的行政化与官僚化也是当今高校的普遍现象, 导致高校学生组织的官僚化与行政化。部分高校学生组织存在干部选拔官僚化与干部培训形式化的现象, 导致部分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赏识, 选拔出来的学生干部官僚化思考严重, 服务意识淡薄, 组织招新时暗箱操作。
其次,高等院校急功近利。由于学术研究和高校学生日常评价挂钩,使抽象的学术质量逐渐被更为具体的数量取代,外加学生与教师需要承担学术以外的任务繁多,无法为学术研究分配更多的时间,导致无法在一个领域里深耕细作。
再次,高等教育分层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高等院校实施“985”、“211”计划,分批发展,从而导致中国高等院校水平分层并固化,教育回报率上升,社会流动的焦虑逐渐转变为教育机会竞争焦虑。在高等院校竞争教育机会过程中,绝大多数的学生会极力避免向下流动,所以会采取各种手段保证自己取得上升名额(通过高
绩点获得
保研资格),也就不可避免存在利己主义心理。这些学生考虑到人际关系、声誉,他们会将这种心理、行为隐藏起来,于是精致利己主义在这个过程中产生。
问题泛滥
随之而来的是如下的问题:
(一)精致利己主义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泛化
精致利己主义者群体会成为一个利益团体,首先考虑自身利益后执行各级上层布置的任务,相互之间虽然充斥着虚伪,但是他们一致对外、相互包庇,能把不合理的事情强行合理化,且这种不合理的权力已经渗透到其他学生日常生活中。例如,学校中的精致利己主义者进行利益合作,负责部门会内定参加活动人员,其他学生无法参与,将资源介绍给固定的学生,造成了“资源选择人,而不是人选择资源”,最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一种垄断。
有学者认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人数在增多,低龄化趋势也日益明显,部分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表现庸俗化是一大原因。
(二)学生间“内卷”现象普遍化
内卷的原意是指人类社会在一个发展阶段达到某种确定的形式后,停滞不前或无法转化为另一种高级模式的现象。以高校本科生科创为例,由于现在的高校科创与学生评奖评优、升学推免等方面直接挂钩,就导致了学生之间的激烈的竞争。需要注意,当该阶段每个人拥有的时间、知识积累、思维能力大致相同,他们开始重视另一个指标——数量,如论文发表数量、参加的科创活动数量等。他们在追求数量取胜时,往往会忽视对质量的把控,最终影响学术环境。
有学者认为,教育领域内卷现象日益普遍并愈加严峻,部分大学生为争夺有限优质资源主动或被动地加入这场非理性的竞争中,通过极度剥削自己、精明计算规则来获得少量的竞争优势,精致利己主义、世俗功利主义、现代犬儒主义、非理性竞争意识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在这场内卷竞争中悄然滋生。根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海子奕、程猛二人的论文《保研内卷生态及其非预期后果——双一流高校大学生保研历程的个案研究》,现行保研机制与高等教育的初心南辕北辙。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牛新春、杨菲、杨滢三人论文《保研制度筛选了怎样的学生——基于一所研究型大学的实证案例研究》对当下的保研制度提出了批评:保研学生中, 出于学术研究兴趣而深造者较少。 中央财经大学高杨《硕士生推免政策对学生行为选择的影响及建议》一文指出,现行保研制度对学生的道德、学风、人际关系有不良作用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胡艳婷《平庸的优秀:大学生量化评价中“分数至上”现象研究》指出,功利性的教育观念、文化性缺失的制度治理、被误用的评价体系与未觉醒的主体意识培养了精致利己主义者。 刘娣,吕林海《追踪选拔后的学习质量:硕士推免生与考研生的学习经历比较——基于南京大学的案例分析》发现,考研生相比保研生有着更强的学习动机。 这里也要担心工具理性对人的操纵,很多学生从中学时代开始,“一切为了考试,不考试的内容就不学。”
(三)学校活动失去本身价值
学校活动目的是落实国家全面发展教育的方针,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良好有序地开展活动,有助于增进人际间的交流和感情、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体验社会。当学校活动受精致利己主义影响时,它将被精致利己主义者控制,与指标挂钩,成为逐利的工具。同时,学生已将活动本身的初衷淡化,学校活动也将束缚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这是学生对正确价值取向生成发展的主动放弃。
当然,也有研究认为,精致利己主义者只是极少数,至少在研究选取的大学生被试中,精致利己主义者只是个别现象,还有研究表明,只有极少数大学生符合精致利己主义者特征,大部分中国学生并非精致利己主义者;与国外大学生相比,中国大学生的分配偏好表现出公平优先的倾向以及更低的自利程度;此外,其分配偏好具有较大的异质性,但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
解决之道
精致利己主义者出现,需要强调社会建设的工作,包括道德建设、精神建设、文化建设、制度建设等等,通过强化社会建设,清解“精致利己主义者”产生的现实土壤,进而达到改造社会及自我之目的。
钱老解读
应该注意的是,钱老提的是“精致的利己主义”,不是“个人主义”,不能把利己主义和个人主义混为一谈。其实十几年前就有批评,很多人认为“80后”不行。我当时就有发言,说历代人都对下一代人有不满,但最后下一代人都能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最后都接了班。所以着急干嘛?用不着发愁。你看你们这些“80后”不也成了今天中国社会的骨干嘛?
所以我觉得对今天的年青一代,也要有一个全面的看法。今天的年青一代有个人主义的概念,有维护个人利益、个人权益的自觉性,相比我们这一代人这是很大的进步。大公无私,专门利人,毫不为己,要求有些太高了。现在的一代人自己能够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包括他自己的物质享受,在现代的时代条件中还是需要肯定的。
但问题在哪里?不仅是年青一代,而是整个中国的国民都失去了精神追求。失去了精神追求后人会极度关注和维护个人利益,这就发展成了利己主义。按鲁迅的说法就是把个人的悲欢看作是整个世界,眼中没有他人,我自己快乐就好,不快乐就不好。个人利益成了唯一追求的东西,其他的东西我都不管。
我最近有一个讲话,也是我的忧虑,就在讲当下的国民性问题。包括青年在内的社会各阶层,从上到下,都面临着一个国民性问题——缺乏精神追求,一个民族没有了精神追求,就只能靠本能在生存,本能的生存法则就是趋利避害。如果年轻人整体上都以趋利避害作为自己人生的价值尺度,这是非常危险的。什么事有利我就做,什么事不利我就躲避。现在的体制也鼓励这种形式逻辑,听我的就有利益,不听我的就没利益。这是现在很多问题的根源,构成了最大的民族困境。每个人都是两面派,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上上下下都是这样,孩子和家长说话,和他自己在群体里说话,和老师说话,都不一样,而且还是高度自觉,做得还非常娴熟。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情。人不能完全没有精神追求。现在人的精神追求,一是个人利益,另一个是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但是爱国主义如果发展到一种极端简单化的形态,也是不利的。
——文章原载《
文化纵横》2019年第6期,为2019年8月1日孟登迎、潘家恩、张慧瑜、黄志友与钱理群先生访谈的整理稿,原题为“乡村建设与青年人的精神成长”
人群案例
2017年2月8日,中央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精致的利己主义”害莫大焉》,其中点名批评了几个落马官员。
这还是首次以“精致的利己主义”一词来批评违纪干部。
目前的相关研究也已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