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流传于粤北的民间小戏剧种,国家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沿革
采茶戏是全国唯一以茶文化发展而成的独立剧种。
关于粤北采茶戏的来源,民间至今有几种说法:有的认为来自江西赣南的采茶戏,有的认为来自湖南
道州的采茶戏,还有的则认为是由粤北本地的“花灯”“
纸马”等民间歌舞发展形成的。戏曲专家认为,粤北采茶戏是在粤北山歌、山调和民间
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吸取赣南和湖南益州民间艺术精华,创造而成的地方戏种。
据史料记载,采茶戏最早形成于明末江西赣南的
安远县,从元宵、春节时的“
九龙茶灯”发展成
赣南采茶戏后,分别经
大余、粤北南雄梅岭古驿道及“三南”(赣南地区的全南、龙南、定南三县)传入粤北和粤中东江、
韩江流域,再与当地山歌结合,最后逐渐发展成为如今的粤北、粤东采茶戏。
粤北采茶戏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以韶关市为中心,主要流行在粤北的
南雄、始兴、
曲江区、
仁化、
乐昌、
翁源、
乳源、
新丰、
连平、
和平、
龙川、
河源、
梅县区、
五华、
兴宁、
大埔、
佛冈、
清远、
英德、
连县、
连南、连山等区县,是广东六大剧种之一。
五华采茶戏亦称粤东采茶戏。作为流传在民间的传统戏剧,它最初主要分布在五华县的安流镇、龙村镇、横陂镇、水寨镇、华城镇、岐岭镇、长布镇、潭下镇等。其多表现民间题材,具有浓郁的田野泥土气息和劳动象征。表演时载歌载舞,对答酬唱,抒情逗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粤东采茶戏,人称南国百花园中的奇葩。
据《五华县志》记载,五华采茶戏大约在清代乾、嘉年间由江西赣南移民传过来,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据《岭山笔记》载:“粤俗岁之正月,饰儿童为彩女,为队12人,手持花篮,篮中燃一宝灯,絮如绛纱,以组为大圈缘之,踏歌,歌十月采茶,俗称‘茶篮灯’、‘灯子戏’。”可见采茶戏很早就在粤东地区流行。
主要流派
粤北采茶戏,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和连阳调子三种派别,都用粤北客家方言演唱,1950年后逐渐交融,1959年统称为粤北采茶戏。
清朝,连县有何家子弟堂调子班,
南雄县有里溪灯班,
曲江县有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清末民初,粤北地区的采茶戏逐渐由农村走向省内省外的市镇演出,广东省其它地区和外省的一些剧种也常来这些山区县演出,通过与江西、湖南一些剧种的交流,采茶戏的音乐和表演得到丰富,在原来的二小戏、三小戏的基础上,陆续编演了《壶瓶记》《九莲宝灯》《
八宝山》等人物情节比较复杂的
古装戏,还有少量的神话戏和公案戏。
艺术特点
形式
粤北采茶戏多以旦、生、丑三角色表演;音乐风格活泼明快,以锣鼓管弦伴奏;唱腔音乐则主要融汇本地的山歌调、
民间说唱和风俗音乐。唱腔分为采茶戏、灯调、小调;唱腔结构基本是曲牌联缀,后产生散板、中板、快板等。
早年农村艺人组织调子班、灯班、大茶班,划地作场,由一男一女或一男二女(二小旦一小生或一旦一生一丑)登场表演,边唱
民间小调边持扇子或彩巾起舞,俗称唱花灯、唱花鼓。后来,艺人运用花灯歌舞的曲调演唱劳动生产、爱情婚姻的故事,在表演上形成以扇花、矮步、吊马为主要特征的程式动作,即称之为“三脚班”、“采茶戏”。如今的粤北采茶戏,以其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优美动听的
声腔和通俗、简练、朴实无华的戏剧情节见长,较适合表现乡土气息浓厚的农村生活和小市民生活。
特色
粤北采茶戏表演载歌载舞,形态健美,刚健敏捷,活泼优美、轻松奔放,富有乡土气息。高矮步、云手、摸步、扇子花、独舞、对舞是其特有的表演形式。
粤北采茶戏行当有生、旦、丑三行,以旦、丑为主。旦角又分花旦、正旦(或称“嫂旦”)、彩旦(或称“摇旦”“丑旦”)、老旦几类。旦角表演基本功,通常是包括唱、做、念、舞,大体可归纳为:步法、指法、梳妆、扇花、手巾等几项基本功组合。其中比较能表现采茶戏旦角表演特色的是:彩步、马步、蹉步;摇扇、拨扇、挽腕圆扇、八字扇、含羞扇和八字巾、挽腕圆巾、拨巾、浪翻巾等采茶传统表演基本功。方巾和长方巾在现代戏中也常运用。生、丑角的
舞蹈动作,则多用矮子步、扇花步、单袖筒。
粤北采茶戏表现语言,以当地方言演唱,无论在人物安排、情节设计或语言运用上,都很注意突出活泼欢快风趣的喜剧特色,充满了生活情趣和轻松活泼、淳朴幽默的喜剧风格。
粤北采茶戏演唱形式常采用“一唱众和”式。即台上一名演员演唱,其他演员和乐师在演唱到每句句末时,和唱“啊嗬”、“咿哟”之类的帮腔。语言明快生动,唱词清新隽永,演唱、帮腔、锣鼓伴奏,使曲调更婉转,节奏更鲜明,风格独具,也更带泥土的芳香。
代表剧目
粤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文革前有的统计是300多个,但收集到的是150个,基本上都是小戏。这些剧目中,有一小部分是取材于民间传说和神话,而大部分是取材于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人物大都是农夫、渔夫、村妇、牧童、猎人、货郎、各行各业的匠人、财主家的仆人等普通的下层人物。
经过30年的恢复、挖掘、创新、创作,粤北采茶戏又得到蓬勃发展,其中《补皮鞋》《装面眉》《阿三戏公爷》《磨豆腐》《双双配》《卖杂货》《打狗劝夫》《阿三看姐》等久演不衰;
《牛郎织女》《晒茶》《女儿上大学》《青山水东流》《母亲岭》《青峰山传奇》《粤北风情》《花里花枝开》等获奖名剧均深受观众喜爱。其中曲江采茶剧团的《借婚记》《月亮湖畔》,韶关市采茶剧团的《霜雪山梅红》《阿添牯》等现代戏精品,更是好评如潮,受到广泛赞誉。
代表人物
粤北采茶戏最兴旺时有专业戏班30多个,职业艺人200多人,其中刘吉增、沈松、潘金凤、刘荣华、钟南石、唐任喜、谢启池等享有声誉。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罗发斌、何瑶珠、何胜祥、谢福生等,成为深受观众欢迎的演员。上世纪70、80年代后,舞台上涌现出吴燕城、陈联凤、匡志刚、郝丽丽等一批中青年优秀演员。
戏剧机构
五华县采茶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七年,是国办专业文艺团体。二00九年被广东省列入非物质文化保护单位。共有演职员三十八人(其中:中级职称。在十二人,初级职称二十人),同时,拥有较高艺术水平的编、导人才。在几十多年的探索实践和改革开放的创新发展中,依靠全体演职员的智慧和力量,以庞大的阵容,精良的设备,精堪的演艺水平,完美的诚信服务,创造了采茶艺术骄人的业绩。挖掘整理上演的传统戏有《梳妆》《盘茶》《补皮鞋》《妹子》《试妻》《野店》《螺丝姑娘》等几十个大小剧目,广受欢迎,久演不衰。创作上演的现代教育剧目有《长乐水》《十里青山》《扎红花》《采茶歌》《乌云下的歌声》《竹山路弯弯》《茶山雾蒙蒙》《天子奇遇》等几十个大小剧目,其中大部分获省、市级奖励,得到高度评价。部分获奖剧目由电视台摄制成戏曲电视片全省播放。一九九九年应邀台湾交流演出盛况空前。多年来,剧团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梅州,繁荣。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传承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粤北采茶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新创了一批优秀现代采茶小戏。如《女儿的泪》:一个聪明而又年幼的女孩在妈妈将要走进铁窗之际,以她纯真的心灵给母亲上了一堂人生的教育课。《寡妇门前》:山村未婚青年农民冬生,在外地学会了建
沼气池的技术后,回到家乡造福村民。《牛背坡奇事》:农民发仔富而不思进取、嗜赌成性,和妻子丑妹离婚后,浪子回头改过自新,让久违的爱在心中默默复苏。《生日风波》:以小见大,从某个侧面塑造了该市一名基层
纪委书记一身正气、一心为民的形象。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保护传承中心(韶关市粤北采茶戏剧院)获得“粤北采茶戏”项目保护单位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