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8周在短屈肌腱中出现籽骨,
胎儿期12周籽骨软骨化,8岁开始骨化,直到12岁。腓侧籽骨骨化先于胫侧籽骨,女性先于男性。籽骨的先天性缺失极其少见。
第1跖骨头下有2个籽骨
关节面,被籽骨嵴分开。跖籽关节是
滑膜关节,籽骨位于关节囊内,关节面被
透明软骨覆盖。胫侧籽骨比腓侧大,腓侧籽骨则相对较圆。籽骨的稳定性靠籽骨间韧带、籽骨厚度、肌腱附着维持。胫侧籽骨包埋于短屈肌的内侧腱束及展肌腱中,此两肌的
联合腱附着于近侧趾骨基底,同时胫侧籽骨附着于跖筋膜及内侧
跖趾关节囊。腓侧籽骨包埋于短屈肌外侧头肌腱和
收肌横头与斜头联合腱,此两腱联合附着于近侧趾骨基底,腓侧籽骨也与跖筋膜附着。两籽骨间由籽骨间韧带连接,并有籽趾韧带加强其稳定性。籽骨增加短屈
肌力矩;在趾跖运动中籽骨充当滑车增加关节屈力。另外,籽骨在趾跖关节屈曲过程中增加步态推离相,并吸收对跖骨头的
冲击力。当长屈肌通过跖趾关节底短屈肌腱间时,籽骨对长屈肌腱起重要保护作用。籽骨系统将各种屈肌力在前足下汇聚止于趾。籽骨也是足
内侧纵弓的组成部分,对绞盘样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当痛性籽骨被切除后籽骨周围的解剖关系产生紊乱,会导致外翻或其他疾病。籽骨切除将严重影响跖趾关节的完整性,并增加剩余籽骨的应力。
Aper在1994年及1996年分别研究了籽骨切除对长
屈肌腱和短屈肌腱瞬间
力臂的影响,发现:(1)当整个
胫侧籽骨或
腓侧籽骨切除及双侧籽骨切除时长屈肌瞬间力臂明显下降;(2)胫侧籽骨远侧部分切除或整个切除对短屈肌的瞬间力臂影响不大,只有当双侧籽骨切除时短屈肌的瞬间力臂才明显下降。Yamaguchi在1993年研究了籽骨与跖骨头之间的压力情况,表明跖骨头负重及趾跖关节背屈角度与跖骨头籽骨间压力呈正相关,负重的影响大于角度;当背屈角度超过30°时胫腓侧籽骨间压力才受影响。
当第一跖趾关节外翻角度超过30~35°时,通常会导致趾旋前,外
展肌移向跖侧,失去外展肌对抗的内收肌牵拉趾使其外翻,牵拉内侧
关节囊韧带使关节囊韧带变薄并使第1
跖骨头由籽骨处移向内侧。第1跖骨头跖面上的籽骨嵴因受胫侧籽骨的压迫而变扁平,腓侧籽骨部分或完全脱位至第1跖骨间隙,使第1趾列负重减少。Karasick将胫侧籽骨位置按其与第1跖骨轴线的位置关系进行分度:0度,胫侧籽骨位置正常无脱位;1度,胫侧籽骨外移,与第1跖骨轴线相交<50%;2度,胫侧籽骨外移,与第1跖骨轴线相交>50%;3度,胫侧籽骨完全移位至第1跖骨轴线外侧。
踇外翻的矫形术中,由于收肌与短屈肌从腓侧籽骨出来的
肌纤维联合附着于近节趾骨上,所以在近节趾骨处松解收肌时易损伤短屈肌,故建议在腓侧籽骨附着处松解收肌,即能达到充分松解又能避免损伤短屈肌。Turner认为腓侧籽骨切除,可能会导致术后
内翻和
爪形趾形成。
两分籽骨的
发生率是13.5%~25%。胫侧多见,女性略多于男性,胫侧籽骨多见可能由于籽骨跖面体重应力损伤增加导致骨化前
血管损伤。
籽骨位于足部负重轴上,在正常步态周期中有大于体重3倍的力通过籽骨。胫侧籽骨位于跖骨头下,使其承担体重的大部,所以更易受伤。除了体重引起损伤外,损伤机制包括直接外力如从高处落下;慢性反复应力如
芭蕾舞或长距离奔跑;急性跖趾关节过伸等。外翻中胫侧籽骨更易被跖骨头下应力损伤。
诊断主要依靠
影像学。籽骨轴位片非常重要,在常规片上籽骨病变常难以看清。
籽骨骨折需与先天性多分籽骨鉴别诊断。包括:(1)不规则、锯齿状的分界,尖锐的折角;(2)断片间的宽距离;(3)粉碎性;(4)
骨痂或其他愈合表现;(5)以前片上无分离。不规则的分离面可提示骨折,但先天性多分籽骨也可有相似的表现。骨的大小也能提供帮助,两分籽骨相加通常大于无分裂的籽骨。
籽骨外伤可发生在
跖趾关节脱位后。跖趾关节的过伸导致
近节趾骨脱位于跖骨头上,邻近籽骨外侧脱位,或籽骨分离并向近侧跖骨头背侧位移。
是一种痛性炎症,常发生于大趾跖侧面,多为反复性应力损伤结果,也可能是运动中的突然的重力压在籽骨上,造成骨折和发炎。
X线片上无特征性改变。
局部的软组织损伤常发生在急性
第一跖趾关节过伸或过屈位,临床易误诊为“籽骨炎”。MRI常能提供精确诊断。一种典型的运动
相关性软组织损伤是跖趾关节跖侧
韧带拉伤,被称为“turf-toe”,常发生于跖趾关节过伸而无脱位时。相对于籽骨应力骨折的隐匿性疼痛,“turf-toe”的直接损伤导致
急性疼痛。其它的软组织损伤如籽骨间
韧带断裂伴随籽骨脱位或
半脱位。Capasso等报道了1例腓侧籽骨脱位伴籽骨间韧带断裂的病人,通过切开复位和
韧带重建,14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重返球场。
趾籽骨感染来源于邻近组织或血运传播。血运传播多见于小孩及青年。
MRI、
骨扫描常能提供早期诊断。
籽骨
软骨炎可原发,且好发于女性。影像学上表现为线性或囊性透亮区,重者有脱落
软骨细胞,有如腕月状骨
缺血性坏死现象。骨扫描可提供早期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