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尔哈德·阿尔弗雷德·理查德·奥斯卡·米尔希(Erhard Alfred Richard Oskar Milch,1892年3月30日——1972年1月25日),
纳粹德国空军元帅,为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重新建立空军拥有极大的功劳,他的元帅军衔主要也是因此而得,还曾被刊登于1940年8月26日当期的《
时代》杂志封面。是德军中
犹太士兵最高军衔获得者。在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纽伦堡后续审判起诉涉及将战俘、平民用于人体实验与强迫劳动,并判处终身监禁,但在1954年1月即获释,于1972年逝世。
早年经历
米尔希在1892年3月30日出生于
威廉港,父亲安东·米尔希(Anton Milch)为一名
德意志帝国海军的犹太人药剂师,母亲则为克拉拉·菲特(Klara Auguste Wilhelmine Vetter),是一名金发碧眼的
新教徒女性,于27岁生下米尔希。1910年,米尔希则试着加入德意志帝国海军,但被拒绝(有传闻指出可能是因为其犹太人血统);同年2月,米尔希加入了德意志帝国陆军,在柯尼斯堡的第1徒步
炮兵团经过8个月的训练后,米尔希以最年轻的学员身份进入了安克拉姆军事学院(Anklam Military Academy),并以前120名的优秀成绩毕业,在当时的同学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13年,米尔希被转至
于特博格(Jüterbog)的炮兵学校,在一次纸笔测验中他因为预见弹药的消耗量而对其炮兵下达了停火命令,此举令阅卷官大吃一惊。炮兵课程学完后不久,米尔希也申请了飞行训练。
战争生涯
一战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2岁的米尔希以炮兵少尉军官的身份参战,当时他正在
西普鲁士进行炮术的训练。
德意志帝国为战争而开始动员时,米尔希被军方电报传回东线柯尼斯堡担任第1徒步炮兵营的副官,并负责当地要塞的防御。米尔希多次申请转调至前线单位并获准,他首先参加了黛梅河(Deime)的战斗,在进攻的第3天,俄军开始对德军交通线进行攻击,而米尔希的炮兵部队开火还击。在东普鲁士的俄军被清除、米尔希随部队南下为其他陆军单位提供
火力支援。
1915年7月,米尔希被选派作为侦查飞行员,在完成相关训练后加入了新成立、驻于西线
梅斯和
凡尔登之间机场的炮兵第204航空侦查队,米尔希在该单位中因为作战表现优异而获得了一级与二级的
铁十字勋章。1915年8月18日,米尔希晋升
中尉。隔年米尔希又转到了陆军第41步兵团第9连服务,年底时成为
库尔兰飞行学校的副司令(总司令为
库尔特·图霍夫斯基)。
1918年7月又回到航空队作为情报官,1个月后米尔希晋升为上尉,并将入学战争学院进行参谋训练,同时他也被任命为过去待过的第204航空侦查队指挥官,后来又被指派为第6战斗机中队队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8年11月结束后,米尔希加入了自由军团,还曾指挥“柯尼斯堡航空警察队”大队打击于东普鲁士爆发的共产主义份子叛乱活动。原本
协约国在停战协议中同意德国可保有20万人的兵力,其中也包括飞行员。但因为后续签署的
凡尔赛条约,德国的空军被禁止设立,而米尔希也在教授航空知识给秘密保存的空军部门后,于1920年1月31日离开了军队。米尔希之后开始投入民间航空业,他与一战时的中队队友哥德哈特·萨克森堡(Gotthard Sachsenberg)一起于但泽创立了一家小型的航空公司,名为“劳埃德航空服务-北德意志劳埃德德国地区联合航空公司”,而后这家连结但泽到
波罗的海诸国的公司被简称为“劳埃德运输”(Lloyd Ostflug),从事
航空快递。
1923年,劳埃德运输与竞争对手航空联盟公司(Aero Union)并入了德意志劳埃德航空(Deutsche Aero Lloyd),米尔希成为了劳埃德运输的继承公司丹齐格航空(Danziger Luftpost)的总经理。之后,米尔希与萨克森堡转到本公司的竞争对手
容克斯航空运输(Junkers Luftverkehr)工作,萨克森堡还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然而萨克森堡在该位置仅一年时间就被撤换,1926年时由米尔希接替。米尔希在容克斯麾下工作的这段时间里曾去过世界不少地方,其中也包括美国,并对其所拥有的巨大工业能力有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后来德国于1941年12月对其宣战时,少数有其认知的高阶纳粹官员。米尔希将容克斯航空运输与他以前的德意志劳埃德航空公司于同年1月6日合并,组成了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并担任第一任总经理。在米尔希的积极又严格的经营下,汉莎航空先后在
巴黎、马赛、西班牙、中国、
罗马、俄罗斯和南美洲国家设立了航线,成为当时世界数一数二的飞航公司。
纳粹生涯
1933年
纳粹党获得了政治大权,德国总理
阿道夫·希特勒开始重整德国军备,并任命其政治友人、前一次大战的
王牌飞行员赫尔曼·戈林担任空军总司令,开始重建废除已久的空军。戈林希望拥有德国航空业的一切管道,便找上了当时德国民间航空界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汉莎公司总经理米尔希,邀请他出任
帝国航空部的副司令。但是因为当时身为国会议长的戈林曾固定每月接受米尔希的金钱资助以在国会中为汉莎进行公关活动,米尔希亦瞧不起戈林一副政客的身份而不答应,但最后被其和希特勒联合说服,还加入了纳粹党以及升为上校军阶。帝国航空部主管德国空军的飞机生产,整合国内各大飞机的订单,米尔希在管理事务上也有因为私人恩怨而对其他航空界人士报复,如
雨果·容克斯和
威利·梅塞施密特,对于后者则是因为1928年米尔希进行
梅塞施密特公司的M20轻型民航机采购案,米尔希的挚友汉斯·哈克曼(Hans Hackman)在试飞原型机时意外坠毁身亡,米尔希对此怀恨在心,在自己权力范围内尽可能阻碍梅塞施密特所能得到的国内飞机订单,梅塞施密特不得已只好往国外接单,却被米尔希控以叛国罪,并派出
盖世太保,由于梅塞施密特与纳粹党高层人物
鲁道夫·赫斯有不错的关系才幸免,而后在成功抢到
Bf-109战斗机的订单后地位才有所转变,该机后还成为
德国空军的战斗机主力,并一直使用至大战结束。
在建设空军的工作中,米尔希的生产管理能力佳,与帝国空军技术部(Technisches Amt)部长
恩斯特·乌德特一起合作,将德国空军的飞机产量于短时间增长许多,其中也有原因是希特勒不注重飞机大小,比较在意数量;还制定了飞行训练和教授新一代飞行员轰炸程序的课程。德国空军在首任空军参谋长
瓦尔特·韦佛对“
战略空军”推动下,德国研制了
乌拉尔轰炸机,对此类大型轰炸机米尔希与戈林一样,仅给予很少的支持。而在乌德特从美国买回的
霍克II战斗机来进行
俯冲轰炸机的试验,米尔希在看到飞完的乌德特倦容后,认为以其优异的飞行技术都难以驾驭,更何况一般的德国飞行员。且对
俯冲轰炸的动作视为“无聊之举”,对俯冲轰炸机也不看好。 除了飞机的生产外,米尔希还帮助了德国空军建立了空降猎兵部队,是为德国的
伞兵部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米尔希还涉入
西班牙内战,规划了魔火作战(Operation Feuerzauber)来帮助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非洲部队以
Ju-52运输机送至西班牙本土,改变了内战双方的军事平衡。Ju-52也是战争爆发前,米尔希所推动制造的一款优秀军用机,之后也一直担任纳粹空军的运输主力直到战争结束。
米尔希的能力令上司戈林有所恐惧,其地位也不断升高(1934年晋升为少将、1935年晋升为中将、1937年晋升为航空兵上将、1938年晋升为大将),但米尔希因为父亲是犹太人而于1935年受到纳粹内部的质疑,盖世太保也介入了调查。戈林为保全米尔希的能力而宣称米尔希父亲并非犹太人药剂师安东·米尔希,而是叔父卡尔·布劳尔(Karl Brauer),并由米尔希之母签署证明书保证,戈林也因此有一名言传出:“在德国空军中,由我来决定谁是犹太人。”,米尔希之后也获得了德国血统证书。
米尔希非常觊觎其空军管理行政事务与指挥作战的权力,这两者都被戈林所拥有,因此他开始涉及空军参谋部的诸多事务。在韦佛因为意外去世后,空军参谋长的位置由
阿尔贝特·凯塞林接替,并密谋反对凯塞林。凯塞林本人则想限制米尔希的权力,他在米尔希干涉空军内部人事时主要的两次冲突为1936年时,米尔希要将汉斯·耶匈尼克送往
军法审判,原因是其辖下训练事故太多,而凯塞林出面干涉和一次换凯塞林要将米尔希送军法审判,原因是他认为米尔希于一次英国之行,对英军透漏了太多德国空军的秘密。对米尔希来说不幸地是,空军内部军官大部分都是支持凯塞林,他们对于较年轻的米尔希则视为“身穿军服的平民”以及私下议论其犹太人血统,而米尔希则对他们抱着自己航空技术知识丰富的优越感。对于米尔希与参谋部势力的冲突,身为两方上司的戈林并未出面调停,该人在飞机技术与指挥作战各不如米尔希与参谋部人员,因此藉以分化两者以免联合起来影响其地位,也压制权力渐长的米尔希。 不满一年,凯塞林就于1937年5月31日从参谋长的位子自请辞职,继任的汉斯-尤根·史托普将军也很快地于1939年1月31日辞职。最后,此位置由年轻的耶匈尼克担任,他也是任期最长的参谋长。耶匈尼克在1933年代曾任米尔希的副手,但因为不明原因两人关系恶化。有人认为,戈林之所以要任命如此年轻的耶匈尼克担任这么重要的职位是因为对于自己在技术与作战事务上的落伍有所认知,才以一位资历浅的军官担任参谋长,比较容易加以控制。
与米尔希地位平行的乌德特最初也与米尔希极为要好,米尔希教他飞机技术上的知识,而乌德特也教授飞行技巧做回报。然而,由于乌德特在其工作职位上的角色并非其所长以及随着战争延长,飞机生产事务增多使得他们两个的权力有所重叠,空军作战不利使得乌德特长期受到戈林被希特勒责骂时、作为承担责任的对象而倍感压力,米尔希也想取代其位,关系恶化而成了敌人。1941年时,米尔希取代了乌德特部份职务,还将其技术局同僚撤换,使得乌德特极不适应。乌德特最后自杀时责怪戈林将他抛弃,米尔希则接替其空军军械部长一职。
二战
1939年,德国入侵
波兰,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米尔希虽然为将军,却几乎没有指挥作战,仅指挥过入侵
挪威的
威瑟堡行动中的第5航空舰队和规划对法国的防空系统而已,因为前者表现尚算不错,米尔希获得了
骑士铁十字勋章。在
法国战役后,希特勒于7月19日在柏林召集所有军事领导人,宣布西方战役结束,同时晋升了14位陆、空军元帅,其中包括了米尔希,后来的陆军元帅
埃里希·冯·曼施坦因在回忆录《
失去的胜利》中表示:“希特勒这种行动毫无疑问足以使这种官阶的威望贬值……空军部的副部长,他的组织功绩固不可没,但却绝不足以与陆军总司令相提并论。”
法国战役一结束,德国接着发动
不列颠空战为
登陆作战铺路,米尔希和其他大部分的空军将官都对戈林“单凭空军即可使英国投降”的保证感到怀疑,这场二战最大的空战由德国的失败做结束,米尔希规划生产计划来补充德军飞机的损失。而希特勒则将眼光放到苏联,并筹备新的战争计划。米尔希在得知入侵苏联的计划后,认为其至少要4年,也就是要度过4个冬天,无法如希特勒所想的在1941年夏秋间打败苏联。因此米尔希开始囤积冬季作战装备,为空军准备了数十万套冬装。
巴巴罗萨作战后期,德国陆军饱受冬寒之苦,而空军地勤与
高射炮人员因为额外准备的冬装而较无损失,希特勒之后将其部份分给了陆军。
德军撑过了1941年的冬天,在隔年夏天以高加索油田为目标展开攻势,而最后德国第6集团军在冬天被困于
斯大林格勒,戈林以个人身份向希特勒保证可以空投方式补给第6集团军,但空军并无如此强大的运补能力,而米尔希也被希特勒命令执行此作战,而他也曾对戈林说过:“完成这一任务有一定的难度,但并非不可能。”他亲自前往当地与
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上将会晤,发现现场状况远比想像中的恶劣,对里希特霍芬表示爱莫能助,陆军的救援行动
冬季风暴行动也遭失败,此次尝试补给物资给被围集团军的行动也大大折损了空军的运输机和轰炸机,从1942年11月24日至1943年1月31日总共损失488架珍贵的可运补军机,超过一个航空军。
战争工业与帝国保卫战战争期间,德国海军一直有着缺乏
海军航空兵的困扰,
埃里希·雷德尔由于没收到战前承诺的600架军用机而抗议,对此米尔希加以干涉,但戈林拒绝交付,米尔希也在事后对此十分后悔:海军没有飞机。米尔希也在战争中对空军许多失败飞机的开发、浪费资源而有责任,如Me 210、He 177和Ju 288,无法替代服役多年的旧机,特别是Bf 109、Fw 190和Ju 87等,使得米尔希受到了指责。德国本土方面,米尔希本尽管生产各战线消耗战机,对盟军的小规模空炸并未特别注意,但注意到美军的
B-17轰炸机性能优越,向戈林提出警告,却不被理会,戈林还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回应道:“空军参谋部已向我报告过这飞机的性能,根本就不用担心。”紧接着米尔希又向戈林报告另一款更先进的轰炸机
B-24的资料,但戈林不满地说:“我真不知道要听谁的,空军参谋部有一种说法,你对我又是一种说法,每逢这种情况,我唯一的办法就是,谁的都不听,只相信自己的判断。”在汉堡大轰炸后,与耶匈尼克和戈林有相同想法:必须大量生产战斗机来防御德国,但希特勒执意要生产轰炸机对英国进行复仇性轰炸。1943年7月28日,戈林命令米尔希负责将第三帝国防务列为战备重点,米尔希还要求高频仪器制造厂设计出一种可不受盟军干扰新式雷达,并订下“预计于最短时间内消灭二到三成的敌军夜间轰炸机。”的目标,也参与了夜战反轰炸作战的计划。但即使如此防空成效仍不彰,不仅是德国平民对空军评价逐渐下降,连战争工业负责人
阿尔伯特·斯佩尔也对其极为困扰,戈林在希特勒心中的地位也为之骤变,米尔希抓住此机会,联合纳粹权力高层
约瑟夫·戈培尔和
海因里希·希姆莱怂恿希特勒将戈林替换,但希特勒不肯,随后1944年6月,戈林利用他的影响和权力对其报复,迫使米尔希离开空军装备部长之职,到斯佩尔手下工作。
除了30年代早期的乌拉尔轰炸机外,保罗·戴希曼(Paul Deichmann)少校仍继续提出研制长程重型轰炸机的计划,在会议中米尔希打断了其叙述四发轰炸机之优点,并归纳出:
那些过度主张四引擎优点的说法,不只是在德国的推动者高估其优点,外国亦然。什么飞机能够保持在32,800英呎处飞行?根据统计,德国的天空每年有超过40%的日子是乌云密布的,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由这个高度来对德国发动空袭。言下之意为重型轰炸机在德国高空飞行的优势并不明显。德国工业能力只允许建立一支总数1000架的重轰炸机兵力,但是在这期间德国却可以生产更多的双引擎轰炸机。而发展重轰炸机的计划,即使只是制造一些试验原型机,都会立即危害Ju 88轰炸机的制造计划。因此,最后米尔希决定大量生产双引擎轰炸机(主要是Ju 88轰炸机),虽然由于在不列颠空战与巴巴罗萨作战中失败以及美国的参战,德国空军认为有研发长程轰炸机得必要,但为时已晚且资源不足。唯一称得上是接近实用化的He 177在初期也是问题很多,占去德国不少产能。
米尔希曾于1939年6月21日看过人类史上第一架喷气机He 178的试飞,但对其不感兴趣。由于战争对德国军备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米尔希不鼓励开发新武器的作法,担心因而降低德国的产能,仍持续生产旧式的Bf 109和Fw 190,而这两种飞机已无法对抗盟军新一代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在战斗机中最被技术人员看好的Me 262的量产因为米尔希与梅塞施密特教授的私人恩怨以及对Me 209较为看好而一直被推延,一直到1942年12月才排入生产计划,但开始生产则要1944年(每个月20架);一直到战斗机总监阿道夫·贾南德中将于1943年5月22日的试飞后,米尔希才正视了该机的价值,取消Me 209的计划。然而希特勒即便在技术人员的劝说下仍执意将其改装为轰炸机,这种改装严重降低了它的性能,米尔希对希特勒说道:“我的元首,即使是三岁小孩也瞧得出这是一架战斗机,而非轰炸机。”对此,希特勒不对米尔希发飙,反而怒骂戈林。1943年8月,鉴于盟军空袭德国的火力越来越强,米尔希下令每月生产4000架战斗机,但对于贾南德建议其中25%为喷气机的方案又感到厌恶。米尔希一直无法达到理想的生产成果,这使他在德国决策高层的威望持续下降。在1944年5月,当希特勒问起米尔希共建造多少架Me 262战斗轰炸机时,米尔希报告一架也没有,希特勒因此对米尔希彻底失去信任。当盟军于诺曼底登陆时,米尔希已被戈林解除了部份的职务,其飞机生产主导权已落入斯佩尔手中,权力已遭掏空。对于Me 262和He 177轰炸机命运极为讽刺的是,希特勒到了6月20日因为女友
爱娃·布劳恩对其哭诉空袭之惨状,一怒之下要动用新武器,命令米尔希将Me 262增产到每月1000架,并对He 177等轰炸机骂道:“德国家底硗薄,这种耗油如淌水的轰炸机要它何用!”
1944年10月1日,米尔希乘车于
阿纳姆一带打滑撞树被送至医院,断了3根肋骨和肺脏受损,之后他转到私人的豪华狩猎小屋,持续躺着直到1945年初。在伤势恢复后,米尔希晋见希特勒,后者原要依斯配尔的建议,将他调往负责恢复德国运输系统的工作单位,但3天后随即改变心意。1945年4月30日,米尔希受希特勒之邀参加它的生日宴会,这也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九天后,希特勒自杀身亡,而米尔希则驾车前往波罗的海,试着逃离德国,但在1945年5月4日被抓获,米尔希穿着军官正装向英军投降,但被英军的两名士兵洗劫,抢走了他的两只金表、金质
元帅杖和金香烟盒。之后,他又被转交到一处被作为指挥总部的餐馆内,被当地的一名英军突击队准将德瑞克·米尔斯-罗伯兹(Derek Mills-Roberts)指着大骂:“所有的德国军人都是罪犯!他们与集中营的罪行都有关系!”米尔希反驳自己为空军,与集中营无关。但准将不满意这个解释,从米尔希手中抢走了他的临时元帅权杖,并猛打他的头直到木质的权杖断裂。米尔希在地上捂着头喊道:“我是一个军官,一个元帅!”在被俘期间,米尔希还遭到严刑拷打,并同凯塞林、陆军元帅
瓦尔特·冯·布劳希奇、大将
尼古拉斯·冯·法尔肯霍斯特和步兵上将
亚历山大·冯·法肯豪森被关入
达豪集中营。
战后受审
米尔希于1946年11月14日的纽伦堡后续审判中的米尔希判案被指控触犯
战争罪和
反人类罪,包括以战俘和平民施以强迫劳动与虐待来遂行纳粹飞机工业生产、将未经同意之人用于可能致命的人体医学实验等罪行,而米尔希在1946年12月20日的法庭上宣称自己无罪,法务审判从1947年1月2日至1947年4月17日,法官判定米尔希在人体实验的部份无罪,但强迫劳役罪名成立,并于1947年4月17日判处终身监禁,被关至罗勃多夫监狱(Rebdorf Prison)。后来在美国高层官员约翰·麦可罗伊(John McCloy)的干涉下于1951年1月31日被减刑至15年,但在1954年6月4日就以假释出狱,并与历史作家
大卫·欧文(David Irving)出版了传记《德国空军的兴起与衰落:空军元帅埃尔哈德·米尔希生平》(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Luftwaffe: The life of Field Marshal Erhard Milch)。米尔希还在
杜塞尔多夫担任飞雅特航空工业与蒂森克钢铁公司(Thyssen Steel)的顾问,1972年1月25日于
伍珀塔尔-杜塞尔多夫一带过世,享年79岁(为最后一位还活着的空军元帅),并依照他的遗愿埋至
吕讷堡。
个人生活
米尔希于1917年与修涅克(Schöneck)地主保罗·培契克(Paul Patschke)之女—凯勒·培契克(Kaethe Patschke)结婚(可能是因为女方已经怀孕),他们第一个女儿于隔年出世,第二个女儿则是在1928年出生。米尔希在生活上极为奢侈,嗜吃美食与饮佳酒、享用上好的雪茄,另外还沉迷美色,米尔希后来也与妻子于1930年代后期分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