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师团
日本帝国最早设立的六个镇台之一
第二师团始建于1873年(明治6年),是日本帝国最早设立的六个镇台之一,称为仙台镇台,1886年改名为第二师团,因其征兵地位于仙台,也被称为仙台师团。第二师团主要下辖第4,16,29,30四个联队(1937年第30联队调出)。曾参与过西南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日清战争)、日俄战争九一八事变、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太平洋战争等多次战争,是日军中最有战斗力的师团之一。1945年于越南西贡(胡志明市)向盟军投降。
基本介绍
第二师团因为主要征兵地在仙台,又名仙台师团,代字勇(因日俄战争期间在弓长岭进行了一次最大的夜袭而闻名),九一八事变的日军主力,后来在瓜岛被美军打残。
编成时期:1888年5月14日
编成地:仙台(日本)
补给军区:仙台(日本)
二战投降时所在地:西贡(越南) 投降时所属部队:第38军
所属步兵联队
编成时:第4(仙台),第16(新发田),第29(会津若松),第30(高田)
投降时:第4(仙台),第16(新发田),第29(会津若松)
发展历程
第二师团的前身是仙台镇台(又称东北镇台),而东北镇台是1873年1月设置的,当时的大本营在旧仙台城的二之丸(日本东北大学境内),第二大本营(分部)在青森。甲午战争的时候,第二师团参加了威海卫攻坚战。而日俄战争的时候所属于黑木为桢大将的第一军,转战于九连城辽阳、沙河以及奉天。1931年夏天被调去满洲驻屯,然而被派去没多久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作为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线,第二师团作为主力攻击了东北军在奉天的北大营,之后转战于长春、吉林、齐齐哈尔和哈尔滨。1933年暂时被派回国整编。于1937年4月再次被派往满州,驻屯在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松花江区域。
七七事变爆发,第二师团的第16步兵联队被抽调出来参加了察哈尔作战和徐州会战。1940年秋天再次回国接受整编和补充新兵,原下辖的第30联队调出并和第3,36联队组建第28师团。另以第二师团留守部队和预备役部队为基础,重建第13师团。在日军中,第二师团和熊本第六师团一起被认为是战斗力最强的部队。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第二师团立即被配属给今村均中将的第16军。在进军南洋前,第二师团进行了改编,原有大部分主力部队被保留和改编成其他部队或留守部队,真正派往南洋的是简编的第二师团,无论是人员和武器装备均不可同日而语,基本上是一个师团架子和大量新兵。此时1942年在日军攻陷爪哇之后,第二师团被命令在当地执行警备和扫荡任务。于是,第二师团被卷进了与其命运相关的所罗门群岛的战役。1942年8月开始的瓜岛攻坚战,才是第二师团恶梦的开始。为了夺下瓜岛的飞机场,作为先遣队,第二师团派出了以步兵第4联队为基干而组成的那须支队(支队长那须弓雄少将)。为了与此相配合,川口支队(支队长川口清健少将,福冈的第35旅团为基础)和那须支队一同在瓜岛登陆。9月2日,第一次瓜岛机场争夺战以日军的失败而告终。10月初,第二师团主力在瓜岛成功登陆,于24日和25日进行了第二次总攻击。然而得到的又是惨败,并且以那须少将为首,步兵第16和29联队两个联队长都战死。雪上加霜的是11月3日,步兵第4联队联队长又战死了。这就意味着在瓜岛的第二师团失去了他们所有的步兵指挥官。再加上食物和弹药的补给已经完全被切断。“瓜”岛变成了“饿”岛(日语中,“瓜”的发音和“饿”的发音相同),不断有士兵饿死和逃走。日军大本营终于决定中止瓜岛争夺战,1942年下令撤退,而瓜岛的第二师团的残余部队直到1943年2月才全体正式撤离。之后,第二师团在菲律宾被重建。1943年9月开始第二师团被任命担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警备工作。1944年,第二师团被投入到缅甸战场,驻守仰光。1945年2月,第二师团被英军赶出缅甸,最后在越南西贡向盟军投降。
留守日本的第二师团则集中了原第二师团的精华,随着战争进行,不断扩编新部队投入战争。1943年5月根据军令陆甲第45号令,以留守第二师团的独立步兵62联队为核心,编成第42师团(内辖129、130、158联队,搜索第42联队,野炮兵第12联队,工兵第42联队,辎重兵第42联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第1-3野战医院,独立战车第5、6中队),在第5方面军编成内,主要负责日本东北地区、北海道和南千岛群岛一带的防务,战争结束时司令部位于北海道的稚内
1944年4月4日,留守第二师团一部组建第72师团(内辖第134、152、155联队,野炮兵、工兵、辎重兵联队各1,通信队和速射炮队各1),属于第11方面军序列,负责日本本土东北地区防务,战争结束时部署在福岛县
1945年1月,为应对“本土决战”,大本营对原留守师团进行改变,共编成54个师团。留守第二师团约2万人被编入新建的机动打击第202师团(下辖第504、505、506联队,野炮兵第202联队,迫击第202联队,速射炮队,机关炮队,通信队,兵器勤务队,工兵队,辎重队,第4野战医院等),在第36军编成内,主要部署在关东地区的第二线,是盟军登陆关东地区时的重要反击部队。师团长片仓衷少将。战争结束时位于日本群马县高崎市
历任长官
1 佐久间佐马太(1888年5月14日----1895年4月5日)
2 乃木希典(1895年4月5日----1896年10月14日)
3 西宽二郎(1896年10月14日----1904年9月8日)
4 西岛助义(1904年9月8日----1906年7月6日)
5 松永正敏(1906年7月6日----1912年2月27日)
6 仁田原重行(1912年2月27日----1915年2月15日)
7 南部辰内(1915年2月15日----1916年8月18日)
8 河内礼藏(1916年8月18日----1919年7月25日)
9 中岛正武(1919年7月25日----1922年2月8日)
10 长坂研介(1922年2月8日----1926年3月2日)
11 井上一次(1926年3月2日----1927年7月26日)
12赤井春海(1927年7月26日----1930年12月22日)
13 多门二郎(1930年12月22日----1933年8月1日)
14 东久迩稔彦(1933年8月1日----1934年8月1日)
15 秦真次(1934年8月1日----1935年8月1日)
16 梅津美治郎(1935年8月1日----1936年3月23日)
17 冈村宁次(1936年3月23日----1938年6月23日)
18 安井藤治(1938年6月23日----1939年11月6日)
19 吉本贞一(1939年11月6日----1941年4月10日)
20 丸山政男(1941年4月10日----1943年6月10日)
21 冈崎清三郎(1943年6月10日----1945年3月1日)
22 马奈木敬信(1945年3月1日----1945年8月15日)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25 15:51
目录
概述
基本介绍
发展历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