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兴亡
1996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图书
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是威廉.夏伊勒。该书是一本反映纳粹德国历史的作品,它记述了被希特勒称为“千秋帝国”而实际上只存在了12年零4个月的第三帝国从兴起到覆灭的全部过程。2020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之际,译林出版社独家推出增订新版《第三帝国的兴亡》。
内容简介
《第三帝国的兴亡》一书揭露了纳粹德国为发动战争所玩弄的两手政策及其滔天罪行,对英法在战争初期所采取的纵容法西斯的政策及其后果作了比较客观的叙述。
此书共有六编31章。第一编,阿道夫·希特勒的崛起,讲述了第三帝国和纳粹党的诞生、希特勒的思想和第三帝国的根源。第二编,胜利和巩固,叙述了德国的纳粹化和第三帝国的生活。第三编,走向战争的道路,讲述了战争前的积极准备,吞并奥地利,占领捷克地区。第四编,战争:初期的胜利和转折点,讲述波兰的覆亡,征服丹麦挪威,以及斯大林格勒和阿拉曼战役等内容。第五编,末日的开始,讲述了盟军对西欧的进攻和德国内部杀害希特勒的尝试等。第六编,第三帝国的覆亡,叙述了德国的失败和第三帝国的末日。
此书对第三帝国的兴起和灭亡,特别是有关希特勒的活动,提供了大量材料,可供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参考。
作者简介
威廉·夏伊勒(William L.Shirer)生于美国芝加哥,是著名的驻外特派记者、新闻分析员与世界现代史学家。他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担任战地记者期间,报道了许多有关纳粹德国从柏林兴起到灭亡的经过。本书最初于1959年出版,刚一面世就立即轰动了整个世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在《纽约时报》上称赞他是将“活着的证人能够与史实结为一体”的非凡杰出的历史学家。他还著有《柏林日记》(1941年)、《第三共和国的崩溃》(1969年)和关于欧洲政治、斯堪的纳维亚的书,及三本小说。 本书以其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成为论述纳粹德国最具权威的作品,是希特勒纳粹德国令人颤栗的故事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图书简介
《第三帝国的兴亡》:在短短的12年中,不可一世的第三帝国在人类历史上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灾难,留下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随着第三帝国的迅速崩溃,人们缴获了大量秘密文件,私人日记、发言记录以及纳粹党领导人的电话录音,德国外交部485吨档案当时就存放在美军的仓库里,于是,一个极端独裁政权的全部秘密和罪恶活动就在它覆灭的同时全部公之于世了。这就是此书大量的、真实的资料来源。
新版信息
2020年,译林出版社推出增订新版《第三帝国的兴亡》。
主要增订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照英文原版重新校订译文,针对全书三千多条人名、地名,按照通行的译名法则进行修订;第二,补充近200张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对应,全景式展现真实的历史场景;第三,编写大事年表、德国政府和军队架构等,为阅读增加辅助资料。
作品目录
(本目录依据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董乐山译本)
(表格内容参考资料来源)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1929至1933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泱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同样地,德国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失。在经济危机冲击和政局动荡形式下,德国法西斯势力迅速增长,阿道夫·希特勒成了德国法西斯的首领。
1925年,希特勒出版作品《我的奋斗》,他在其中宣扬了纳粹党的法西斯主义理论,即声称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将犹太斯拉夫等民族视为劣等民族;又说犹太人是劣等民族中最危险的,必须灭绝。希特勒还许诺纳粹党上台后立即废止凡尔赛和约,重整军备,收复失土,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日耳曼大帝国---第三帝国(公元962至1806年的神圣罗马帝国为第一帝国;1871至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为第二帝国)。这本书从思想上感染了大多数德国热血青年,使他们踊跃参军,从一定意义上来讲的确使整个德国团结在了一起,为今后的战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武器。
从另一方面而言,德国的资本主义发展没有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因而政治上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势间接导致了希特勒在推行对外扩张政策时十分此顺利。
成书过程
写作起因
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作者曾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过,亲眼看到阿道夫·希特勒怎样巩固他作为这一伟大而又茫然不知所从的民族的独裁者的权力,后来又怎样引导这一民族走向战争和进行征服,加上德国机密档案被缴获并公布,威廉·夏伊勒搜集到成捆的纳粹文件油印副本、出版的42卷证词、10卷重要文件英译本、纽伦堡审判中的15卷材料。经过5年写作,威廉·夏伊勒完成了近距离书写一个帝国历史的巨著——《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原始资料
1945年春,第三帝国崩溃,德国政府及其所有部门的大多数机密档案被缴获,包括外交部、军队及秘密警察的更高密级档案材料。在科堡附近的坦巴赫城堡缴获的6 万卷德国海军档案,就几乎包括了从1945年4 月缴获之日起一直回溯到1868年现代化德国海军建立之时止的全部德国海军的信号、舰只的航海日志、个人日记、备忘录等等。这些档案,仅属于外交部的,重量至少有485吨。总体数量之巨,略可想见。
威廉·夏伊勒把这些档案的缴获看作“一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以往,一个大国即使战败,政府被革命推翻(如德国、俄国在1918年的情况),其档案也总是由其自己保管,只有对后来的统治集团有利的文件才会被公布。因此,在威廉·夏伊勒之前,多数历史学家往往要等待50年、100年甚至百年更久,才能得到有关的确凿史料,才敢着手写一个国家、一个帝国、一个时代的历史。这些档案则使第三帝国的几乎所有机密在其灭亡时就暴露于光天化日下,后续材料还有对战犯的大量提审记录和画押证词。
险被销毁
德国外交部485 吨档案藏在哈尔兹山脉的各个古堡和矿井里,在奉到柏林方面的命令正要烧毁的时候,为美国第一军团所缴获,这批档案不仅包括第三帝国时期,而且还包括魏玛共和国时期,并一直追溯到俾斯麦的第二帝国创建的时候。战后许多年来,成吨的纳粹文件被封存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里亚的一个美国陆军大仓库里,美国政府没有表示有什么兴趣要想打开木箱,看看里面可能有些什么有历史价值的东西。最后到1955年,在这些文件被缴获后10年,由于美国历史学会的创议和一些私人基金会的资助,藏在亚历山大里亚的文件才被启封,数目少得可怜的一批学者,在人手和工具缺少的情况下,趁政府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些文件送还给德国之前,进行了翻阅和摄影的工作。结果证明这是一次丰富的收获。
成书版本
该书于1960年由纽约西蒙-舒斯特公司出版。1965年,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汉译本,当时不能出现译者真名,九位译者化名为“董天爵”。1974年,该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重新出版发行,译者董乐山李天爵署了真名,其他译者仍然以两个化名(李家儒、陈传昌)出现。1980年代,才正式还原了九位译者的真实姓名。
作品鉴赏
作品赏析
审判证据
其他的一些文件也是如此,例如希特勒大本营每天研究和讨论军事形势的51次“元首会议”部分速记记录,以及这个纳粹战争元凶在战时同他党内老伙伴和秘书们饭后酒余谈话的比较完整的记录。前者是美军第一○一空运师一名谍报军官在伯希特斯加登从一些焚毁的希特勒文件余烬中抢救出来的,后者是在马丁·鲍曼的文件中找到的。纽伦堡举行纳粹主要战犯审讯的时候,曾经匆匆忙忙集中了数十万件缴获的纳粹文件作为证据。我在采访那次审讯的前半期时,曾经收集了成捆的油印副本和后来出版的42卷证词和文件,还有许多重要文件的10卷英译本。关于纽伦堡后来又举行的12次审讯所出版的15卷材料中,也有一些其他文件是很有价值的,虽然有许多文件和证词被节略了。除了这些前所未有的丰富文件以外,最后还有德国军官和党政官员的详尽提审记录以及他们后来在战后各次审讯时起誓画押的证词,其中所提供的材料,我相信是以前历次战争结束后从来没有从同样的这类来源得到过的。当然,我没有全部读遗这些数量惊人的文献——这是单独一个人力所不及的事情。不过,我努力翻阅了其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只是由于缺乏适当的索引而不免进度缓慢,这是在这样一片丰富的园地中任何一个工作者在所难免的事情。
公之于世
我们在纳粹时期驻在德国的人,不论是新闻记者还是外交官,对于第三帝国堂皇的外表后面发生的事情,所知道的真实情况,可谓微乎其微。一个极权主义的独裁政权,由于它的性质所决定,必然是在极度秘密的情况下进行活动的。它也知道如何保守这种秘密,以防外人的窥探。把第三帝国内部所发生的赤裸裸的,怵目惊心的,往往是令人作呕的事实——希特勒的上台,德国国会纵火案,对罗姆的血腥清洗,德奥合并,张伯伦在慕尼黑的投降,捷克斯洛伐克的占领,对波兰斯堪的纳维亚、西方、巴尔乾各国和俄国的进攻,纳粹占领下和集中营中的恐怖,消灭犹太人的暴行等等——一一记录下来或作一番描述并不困难。但是秘密作出的重大决定、阴谋诡计、背信弃义、其动机成因、主要角色在幕后起的作用、他们所造成的恐怖的程度以及他们制造这种恐怖的伎俩——所有这一切,还有许多其他情况,在德国秘密文件出现之前,大部分是我们所无法获悉的。
由于作者曾是美国环球新闻社和哥伦比亚广播系统驻德记者,在书中对美国的绥靖政策讳莫如深,未作揭露;对苏联纳粹德国侵苏前的对外政策及斯大林则进行了恶毒的歪曲和诬蔑;而对当时反希特勒分子的活动的叙述也欠恰当。正像作者本人说的一样:“本书不时掺杂着我本人的偏见,这是我个人的经历和人生观所必然产生的。”
名家点评
安徽省作家协会主席许辉:“这是我读过的最有震撼力和文采的历史/传记类著作,我相信,这本书也是历史上最好的非文学类的国家和个人的传记作品之一。非常翔实丰富的资料,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和空前绝后的政治、外交、军事风云,人类历史上最不可思议的惊世奇才之一,再加上作者以新闻记者身份长驻德国的经历、作者敏锐和准确的对政治事件及政治人物的感觉,造就了这部也极富空前绝后感的洋洋巨著。”
牛津大学历史学家特雷弗·罗珀教授:“这本书是这一世纪最黑暗之夜中的光明,是希特勒纳粹德国令人战栗的故事最杰出的研究成果。”
后世影响
由于作者著述的基础不是任何其他人的著作而是堆积如山的德国原始资料——秘密档案、文件、私人日记、会议记录、通信,甚至还包括被窃听的谈话记录,而这些资料所牵涉的历史事件又是尽人皆知的,这无疑使对历史的真实表述得到很大保障,至于客观,则本身往往是难于把握的,即使人人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但是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更乐于让读者看到他希望他们能看到的历史,这也使得基于史实的任何评论常常是易受攻击的,其结果无非是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这就对读者提出了要求,站稳了脚,自己看去无疑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9:20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