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阵图》是东晋时期
卫铄所创作的书法论著,该著作阐述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
作品原文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昔秦丞相斯见
周穆王书,七日兴叹,患其无骨;蔡尚书邕入鸿都观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达其源者少,闇于理者多。近代以来,殊不师古,而缘情弃道,才
记姓名,或学不该赡,闻见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虚费精神。自非通灵感物,不可与谈斯道矣!今删
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总七条,并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贻诸子孙,永为模范,庶将来君子,时复览焉。
笔要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其砚取煎涸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庐山之松烟,
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凡学书字,先学执笔,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
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
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横”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丿 “撇”如陆断犀象。
乙 “折”如百钧弩发。
∣ “竖”如万岁枯藤。
㇏ “捺”如崩浪雷奔。
勹 “横折钩”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奋如篆法,飘风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
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
注释译文
词语注释
1、三端:在古代文化中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银钩:本指书法中的“钩”这种基本笔画,因优美的笔画能表达出婉媚有力,故谓之“银钩”。在本文中指代
书法艺术本身,即古代“六艺”中之“书”也。
3、鸿都:东汉时的皇家藏书之所。碣:石碑圆顶者谓之碣,此特指碑碣文字。十旬:指一百天。
4、达:通达。达其源:通达文字产生发展的源流。暗于理:不懂书法的道理。
5、殊:此作副词,有竟然之意。师古:即
师法于古人。缘情:抒发感情,此理解为凭兴趣。弃道:背弃
书道。该赡:渊博丰赡,此“该”通于“赅”。
6、通灵感物:指通于神灵,并且能感化他物。
7、更加润色:再加以修饰文字以使其具有光彩。总:概括、归纳或谓总结。列事:指陈述事情。贻:遗留。庶:希望、但愿。
8、崇山绝仞:指高山最高的地方。锋齐:锋毫要齐。腰强:“腰”指
笔毫的中部,此即谓笔毫中部要有强 度、有弹力。
9、煎涸:通翦涸,指浅黑干涸。润涩:此为一对
反义词,即指润滑和不润滑。浮津耀墨:浮耀墨汁的光泽。
11、东阳鱼卵:一种产于东阳的
鱼卵纸,东阳在
安徽省
天长县。
12、
真书:魏晋之后对正体的一种称呼,也称作楷书。
行草书:又称草行,一种比较流动而近于草书的书体。
13、点画:文字点与横竖笔画的总称。波撇:指磔和掠,即捺和撇。屈曲:弯曲、曲折。
14、大书:写大的字。从小:指写小字。
15、鉴:鉴别、鉴赏。
16、筋书:瘦劲有力的书
墨猪:笔画肥而无力的书。圣:超凡、卓越。
17、消息:奥妙、真谛。
18、笔阵:将书法比喻为作战行阵。
执笔急:指执笔松。
19、执笔近:指执笔处离笔毫近。执笔近不能很好的
运腕行笔,执笔不紧,
运笔则无力。
20、结构圆备:指字的点画安排和形势布置完备。
篆法:此为大
小篆的总称。
22、八分:东汉后期的准隶书书体,传自
王次仲始,尽其笔势,舒展波撇,其势凶险可畏。
23、
飞白:相传为
蔡邕所创之体,此之“窃窕出入”喻其笔势在那丝丝露白处的入与出,显得娴静优美。
24、耿介:指高耸突兀貌。
25、
古隶:指西汉至东汉前期通行的隶书,尚带有篆书意味,无明显的波挑,无篆书的圆润之态,其笔画尤显纵横,粗壮朴拙而厚实。
27、永和四年,
上虞 制记:此二句为作者写作之行款,永和即
东晋穆帝之年号,上虞在浙江
上虞县之西。
白话译文
古代三端的妙用,没有先于用笔的;而六艺的奥妙,没有重于书法的。昔日秦丞相
李斯见到
周穆王的书法,感叹了七天之久,不满意他的书法缺乏笔力。
蔡邕到鸿都观看碑碣,一百天了还不忍返回,不停的称赞那些超群出众的碑碣,所以知道通达书之源流的少,不懂得书法道理的多。近代以来竟而不师法古人,只凭兴趣背离书道,只记得姓名,有的学识并不渊博丰赡,见识又少,致使没有成就,空费了精神。于是,不是通于神灵,能感化他人的人,便不足以与其谈论此道。现今删改
李斯的《笔妙》,再加以修饰的文字使其完整,总括起来有七条,并且予以说明,把对其所作的形容列在左边,遗留于子孙,永为楷模,希望将来的学书者,能有时间看看。
笔毫要取那高山绝壁中的
兔毛,八九月间猎取,笔头要一寸,管长要五寸,锋毫要齐整,锋腰要有强度。砚台要选用浅黑干涸的新石,润滑与滞涩兼顾,能浮耀墨汁的光泽。至于墨要取庐山的松烟、代郡的鹿角胶,要十年以上,强硬如石的作为制造的原料。纸则要取东阳
鱼卵纸,柔软滑净的。大凡学写字,先要学执笔之法,如果作真书,要执去笔头二寸一分处;如果是行草,要执去笔头三寸一分处。下笔点画波撇曲折,都要尽一身之力行笔。初学书者先学大字,不得从小字开始。善于鉴赏的不善于写,善于写的不善于鉴赏。善用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少肉者叫它“筋书”,多肉少骨的叫它“
墨猪”,多力丰筋的是可取之法,无力无筋的为错误之法。要一一从其间吸取奥妙、体会真谛,并且合理地运用它。
横画,如同千里阵云,隐隐于天空,看似无形,实则有形。
点画,像高山坠石,磕然有声,如山裂石崩之响。
折画,如百钧之力发弩,强劲有力。
竖画,像万年枯藤一样苍劲雄强。
捺画,如崩浪奔雷,气势非凡。
横折钩,像强劲的弩,坚挺的竹。
右边是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执笔有七种情形。有时候心情紧急而执笔却不紧,有时心情宽松执笔却很紧。如果执笔离笔头近而又不紧,内心的思想会与写出来的字出现差池,意在笔后便为败;若是执笔距离笔锋远并且下笔流畅,意在笔前便为胜。于是又有六种用笔之法:
结构字体、布置形势完备的如篆法;
笔势飘逸洒脱而又自由奔放的有如章草;
纵横沉凝遒劲的如古隶。
然而还要
用心思考,考虑详尽,再作一字,各象其形,这样才有可能臻于妙境,书道也只有在这时才算穷尽。岁在永和四年,
上虞 制图并撰文。
作品鉴赏
《笔阵图》是旧题
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
王羲之撰,或疑为
六朝人伪托的书法论著。
该著作论述写字笔划的著作,阐述执笔、用笔的方法,并列举七种基本笔划的写法。因其流传很广,此姑存旧说,仍列为
卫夫人作。《笔阵图》中一个突出的观点,是认为
书道的精微奥妙,是难以明言的,所以文章开头便说:“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笔;六艺之奥,莫重乎银钩。”把书法用笔之妙,列在“三端”之先;笔势遒劲有力如银钩,重于“六艺”奥妙之上。这和钟繇提出“用笔者天也”,通过用笔来体现天道是一个道理,远非凡庸所能明知的。 卫夫人提出“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她与
蔡邕、
钟繇一样,提倡“取万类之象”,如文中所谈的七种笔画,好有所象。《笔阵图》中一个最为突出的观点,就是讲笔力。她说:“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并进一步论定:“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
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
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这一书法
美学观念,与钟繇的一样,强调笔力与筋骨,为后世
书论所广泛运用。
作者简介
卫铄(公元272年—公元349年),东晋女书法家,传为王右军(
王羲之)之师。名铄,字茂漪,河东
安邑(今山西
夏县)人。汝阴太守李矩妻,
卫恒从女,世称
卫夫人。工书,楷书尤善,师
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她学书。《笔阵图》一篇,旧题卫夫人撰,后众说纷纭,或疑为王羲之撰,或疑为
六朝人伪托。因流传很广,此姑存其旧,仍列卫夫人后,参见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
家学渊源(北派之祖
卫瓘侄女、卫桓从的妹妹),有名当代。《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
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坠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
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其字形已由
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书评》称之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
红莲映水,碧海浮霞。”
卫铄认为,书法品位就高在“多力丰筋”,即筋劲,力强。多“肉”则是
下品,是“
墨猪”,臃肿无神气。魏晋人讲“风骨”,讲“清奇险峻”,所以以“瘦硬”为美。后代人或崇尚“丰腴”,或崇尚“肥劲”,对“筋”、“骨”、“肉”也就有了不同的理解。但“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能
成书”(
苏轼《东坡题跋》卷上)则是历代书家的共识。
卫铄的贡献就在于她把“筋”、“骨”、“肉”之说引入
书论,使之成为书法审美范畴,为后世的创作和欣赏开辟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