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
汉语词汇
古人提出的“三不朽”之一。《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三立”,我们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确立独到的论说言辞。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
词语释义
立言:指创立学说,成为名言,永为后人传诵。
词语出处
孔颖达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详细解释
立言
lìyán
[expound one's ideas in writing; achieve glory by writing] 树立精要可传的言论;亦指著书立说
1.指著书立说。《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其身既没,其言尚存。” 晋葛洪《抱朴子·行品》:“摛锐藻以立言,辞炳蔚而清允者,文人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
2.泛指写文章。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
3.立论;提出某种见解或主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臣等再三细绎,立言虽或过激,而究非狂悖之谈。” 《同晖学社宗旨》:“为民众立言”。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拳术与拳匪》:“譬如说某地风气闭塞,也未必无一二开通的人,但记载批评,总要据大多数立言,这一二人决遮不了大多数。” 郭沫若 《盲肠炎·向自由王国的飞跃》:“如在承认我的解释上立言。则我的证据虽然只有一个,而 河上博士 是连一个也没有。”
立德立功
——成功人生的“三部曲”
■ 核心提示
古圣先贤曾提出“人生有三不朽”的著名论断:“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经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唐代学者孔颖达对“三立”作了精辟的阐述:“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简单地三句话,三十三个字,把人生标准精确到极致。于是,“三立”有了定论,在中国古今成为许多人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历代名君贤臣、英雄豪杰、达官贵人、平民百姓都在以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声调、不同的方法去唱响这人生“三部曲”,共同创造了炎黄子孙的道德文明史。
立德——诚信做人
古圣先贤把“立德”摆在“太上”之位置,因为“德是才之帅,才是德之资”,“素质可以立国亦可以亡国,素质可以兴业亦可以废业”。在古代,立德就是做圣人、创制垂法、博施济众。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当代而言,立德就是常怀爱心,积德行善,争做一个从内涵修养到外在风范的典范。古往今来,人以品为重,官以德立身。人常说:“以德服人”。现代,人更讲究宽厚诚实,仁义慈祥,言行举止稳重大方有涵养,做人有道德修养。从武有武德,从艺有艺德,做人有品德,经商有商德。
立德做人是立功、立言的前提和基础,明代学者高攀龙曰:“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人,乃第一要义。”做人的涵义宽如天海、深若渊薮。古今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每个人都在实践它。
人生的一切成功,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成功,人生的一切失败归根结底都是做人的失败。我认为,立德做人要努力做到以下四点:
一曰坚守诚信。坚守诚信,就是坚守气节和操守,也是坚守做人的根本,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事之本,是人与人相互信任的基础。“人无信不立”,讲信誉、守诚信是对自身的一种约束和要求,也是他人对我们的一种希望和要求,它包含着忠诚于自己和诚实地对待别人的双重内涵。因此,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道德,也是做人做事的职业道德。重诚守信,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
二曰品行端正。古人云:“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说明从天子到百姓均要以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为根本,先修身而后齐家,家齐而后治国,国治而后平天下。故做事修身为本,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从商才有财气,交友才有人气,做官才有正气。
三曰宽容善良。宽容、善良互为表里,它是一种美德,对人的宽容善良是对自己人性的一种升华。它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对一个人来讲,宽容善良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甚至能将敌变为友。对一个群体来讲,宽容善良可以凝聚人心,产生无穷的力量。
四曰仁爱孝道。“仁爱孝道”指做人的气节,又是一种道德观,它是中国人自古以来所崇尚的一种精神。“仁爱孝道”表现在于对事业、对人民、对朋友、对家庭忠不忠诚,对长辈有无孝道。作为一个人,就要忠于家庭,忠于亲友;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作为一个晚辈,就应该孝敬父母及长辈。可谓:“孝心对父母、诚心对朋友、忠心对祖国,公心对职守,信心留自己,仁爱载万物”……
立功——严谨做事
立功,就是严谨做事。《说文解字》说:“功义为用辛劳安定国家的功绩、功业。从力从功,亦劳作之意。” “立功”不仅限于惊天动地的大事,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仍然可以建功立业。立功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立功要先立志,立志要做策马奋蹄的先行者,不做得过且过的苦行僧。凡成名之人都有远大的志向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有坚定、刚毅的性格。
不愿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愿读名牌大学的学生不是好学生,不愿当李嘉诚式的企业家不是好的企业家……这里不是说一定要成名成家,一定要当将军元帅,一定要读清华、北大,一定要成为腰揣万贯的企业老板……而是要有这种精神和志向。为人者,野心不可有,雄心不可无;傲气不可有,傲骨不可无。一个人如果连雄心、傲骨都没有,还谈什么事业有成和业绩辉煌!
(二)立功需要本领,本领要靠学习得来的。“一个人有了知识才能变得 ‘三头六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非学非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任何一个有功于人民、有功于社会的功臣,都是凭借历史平台施展自己学来的才华而成就的。学习是要靠吃得大苦,耐得艰辛才会有成的。历史上有许多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百折不挠、终获成功的典范。汉时路温舒,山西潞州人,家贫为人牧羊于大泽,将蒲草编成席,借人《尚书》一本,抄而读之。又有公孙弘,年五十替人放猪,于林中将竹子削尖,抄读《春秋》。二人后来名显当时,贵为卿相。“头悬梁、锥刺股”讲汉朝的孙敬,读书夜深,用绳系发,悬于梁上,以免学习瞌睡。
(三)立功而不居功,立功就是奉献,不是索取。立功是无私的付出,是用血汗著书,是用心灵开路。人有多重价值,是需要多层开发的,功无止境。有的人止于形,以售其貌;有的人止于勇,而呈其力;有的人止于心,而有其技;有的人达于理,而用其智。大音希声,大道无形。大智之人,不耽于形,不逐于力,不恃于技。他们淡淡地生活,静静地思考,执著地进取,直进到智慧高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想的美丽,清淡的高风,凸平的亮节。
立言——传承文明
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立言是把人们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经历中发生的思想、经验、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这是功在当时功在后世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立言,可以抒发志向,传承文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说白了,就是延续功德,传承文明。历代先贤都把立言看作自己的历史使命。古今虽富贵而名声却泯灭埋没的人不可胜数,只有卓越不凡、敢于立言者,才被后人名扬。周文王被拘禁在羑里时推演了《周易》的六十四卦;孔子受困回鲁后编出了《春秋》;屈原被放逐后创作了《离骚》;左丘明失明后才有《国语》的写作;孙膑被砍去了膝盖骨,编著了《孙膑兵法》;吕不韦被贬放到蜀地,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囚禁在秦国,写出了《说难》、《孤愤》等文章;司马迁宫刑而写《史记》……立言,虽非易事,但却是人人宜作之事。古人修身有言,齐家有言,治国有言,平天下有言。君有旨,臣有疏,词、文、诗、章、简、约、信、函,儒、释、道、兵、民、官,无不有言,无不有循之规、行之矩。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生活之言和谐,人间多了爱。科学之言济世,人间多了美。人人立言,立善言。
人生在世,要活得有意义,主观上离不开“立德立功立言”的愿望,客观上也就是给这个世界留下了什么,是物质财富或是精神财富。那么怎么去做,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不管人们承认不承认,“立德立功立言”一说还真如古人所论,“虽久不废”,始终是左右人们行为的一种思想规范。
立德、立功、立言,凡生人者都在做;凡逝人者,都在被人评说。且不管主观上是何愿望,客观上都一定会留下或物质或精神方面的积累。
人生三部曲,三达标,人人应好自为之。“立德,立功,立言”,先贤已经指路,后人各自走好。
参考资料
立言.汉典网.
立言.百度词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23 21:33
目录
概述
词语释义
词语出处
详细解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