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韬玉,生卒年不详,字中明,
京兆长安(今陕西
西安)人,或云郃阳(今陕西合阳)人,唐代诗人。出生于尚武世家,父为左军
军将。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后谄附当时有权势的宦官
田令孜,充当幕僚,官丞郎,判盐铁。
黄巢起义军攻占长安后,韬玉从僖宗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
进士及第,编入春榜。田令孜又擢其为
工部侍郎、
神策军判官。时人戏为“巧宦”,后不知所终。
其诗皆是七言,构思奇巧,语言清雅,意境浑然,多有佳句,艺术成就很高。代表作有《
贫女》、
《长安书怀》、《桧树》、《
题竹》、
《对花》、《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边将》、《
织锦妇》、《钓翁》、《天街》、《豪家》、《陈宫》、《
燕子》、《仙掌》、《
独坐吟》、《
咏手》、《
春游》等,其中以《贫女》一诗流传最广、十分著名。该诗写蓬门荜户的贫家女子,一生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心里想找一个好婆家但又念及自家的贫困以及所谓的“门当户对”之婚姻惯例,不禁暗自悲伤),平日里梳妆俭朴,手工精巧却不用在画眉斗长上,“苦恨年
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可怜每日辛勤忙碌的刺绣劳作都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而已)。全诗语言
简丽,描画细腻,寄寓深刻,情真意哀,不愧佳作,该诗的结句“为他人作嫁衣裳”为世人所熟诵。另外《长安书怀》中的“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人拨不平”、《题竹》中的“卷帘阴薄漏山色,
欹枕韵寒宜雨声”、《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中的“寒光
入水蛟龙起,静色当天鬼魅惊”、《钓翁》中的“潭定静悬丝影直,风高斜飐浪纹开”和《天街》中的“
宝马竞随朝暮客,
香车争碾古今尘”等都是极佳的
对句,充分显示了诗人出类拔萃、高人一筹的艺术才华。
秦韬玉诗无足言,独《
贫女》篇遂为古今口舌。“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读之辄为
短气,不减江州夜月,商妇琵琶也。”《春雪》诗“惹彻任教香粉妒,萦丛自学
小梅娇”,弄姿处亦有小翮试风之态。(清·
贺裳《
载酒园诗话》又编)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翠云交干瘦轮囷,啸雨吟风几百春.
唯堆寒色资琴兴,不放秋声染俗尘.
削玉森森幽思清,院家高兴尚分明.
卷帘阴薄漏山色,欹枕韵寒宜雨声.
却惊九陌轮蹄外,独有溪烟数十茎.
长与韶光暗有期,可怜蜂蝶却先知.
谁家促席临低树,何处横钗戴小枝.
丽日多情疑曲照,和风得路合偏吹.
向人虽道浑无语,笑劝王孙到醉时.
旗缝雁翅和竿袅,箭捻雕翎逐隼雄.
一竿青竹老江隈,荷叶衣裳可自裁.
潭定静悬丝影直,风高斜飐浪纹开.
九衢风景尽争新,独占天门近紫宸.
烟光正入南山色,气势遥连北阙春.
莫见繁华只如此,暗中还换往来人.
金城暗逐歌声碎,钱瓮潜随舞势休.
谁识古宫堪恨处,井桐吟雨不胜秋.
这首诗,以语意
双关、含蕴丰富而为人传诵。全篇都是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倾诉她抑郁惆怅的心情,而字里行间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主人公的独白从
姑娘们的家常──衣着谈起,说自己生在蓬门陋户,自幼粗衣布裳,从未有绫罗绸缎沾身。开口第一句,便令人感到这是一位纯洁朴实的女子。因为贫穷,虽然早已是待嫁之年,却总不见媒人前来问津。抛开女儿家的羞怯矜持请人去作媒吧,可是每生此念头,便不由加倍地伤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个人的亲事茫然无望,却要每天每天压线刺绣,不停息地为别人做出嫁的衣裳!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一针针刺痛着自家伤痕累累的心灵!……
诗人刻画贫女形象,既没有凭借景物气氛和居室陈设的衬托,也没有进行相貌衣物和神态举止的描摹,而是把她放在与
社会环境的矛盾冲突中,通过独白揭示她内心深处的苦痛。语言没有典故,不用比拟,全是出自贫家女儿的又细腻又爽利、富有个性的口语,毫无遮掩地倾诉心底的衷曲。从家庭景况谈到自己的亲事,从
社会风气谈到个人的志趣,有自伤自叹,也有自矜自持,如
春蚕吐丝,作茧自缚,一缕缕,一层层,将自己愈缠愈紧,使自己愈陷愈深,最后终于突破抑郁和窒息的重压,呼出那“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慨叹。这最后一呼,以其广泛深刻的内涵,浓厚的生活哲理,使全诗蕴有更大的社会意义。
沈德潜说这首诗“语语为贫士写照”(《
唐诗别裁》卷十六),近人
俞陛云指出:“此篇语语皆贫女自伤,而实为贫士不遇者写牢愁抑塞之怀。”(《
诗境浅说》)沈、俞二氏都很重视本诗的比兴意义,并且说出了诗的真谛。良媒不问蓬门之女,寄托着寒士出身贫贱、举荐无人的苦闷哀怨;夸指巧而不斗眉长,隐喻着寒士内美修能、超凡脱俗的孤高情调;“谁爱风流高格调”,俨然是封建文人独清独醒的寂寞口吻;“为他人作嫁衣裳”,则令人想到那些终年为上司捉刀献策,自己却久屈下僚的读书人──或许就是诗人的自叹吧?诗情哀怨沉痛,反映了封建社会贫寒士人不为世用的愤懑和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