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拟小鲵(学名:Pseudohynobius tsinpaensis)是小鲵科、拟小鲵属有尾两栖动物.犁骨齿列呈二短弧形,内枝略长于外枝,每侧有齿7~10枚;具前颌囟;无唇褶;体侧有肋沟13条;肺短小,后端仅达第二、三肋沟部位;雄鲵头部、体背及四肢背面无小白刺。
形态特征
成体:雄鲵全长130毫米左右。头部扁平,躯干略呈圆柱状,背部略扁平,尾基较圆,向后逐渐侧扁。吻端钝圆,吻棱不显;鼻孔略近吻端,鼻间距大于眼间距;眼适中,眼径约与眼间距等大;口角达眼后角下方,唇缘平直,无唇褶;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在内鼻孔之间排成“ひ”形,个别为“⌒⌒”形,间距较窄;舌大,椭圆形,两侧游离,前后端粘连于口腔底部,舌面上有许多细纵褶。
前肢前伸指端达眼前角,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末端仅相遇;掌、蹠部无角质鞘,指、趾扁平,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4个,指长顺序为2、3、4、1,第二、三指几等长;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掌、蹠突各2,内侧者略大,但均不明显。尾长略等于或略短于头体长;尾高约为头体长的1/7,尾肌发达,尾背鳍褶肥厚而平直,起自尾基部后段,隆起成嵴状;
腹鳍褶在接近尾后端才部位出现,尾末端钝圆。
皮肤光滑:自眼后角至颈侧有一条浅纵凹沟,略成弧形,在口角上方有一分枝弯向下方与口角处的短肤沟相交,颈侧部位较为突出;体侧有肋沟13条;咽喉部无纵肤沟;颈褶明显平直;四肢及尾末端均未角化,仅指、趾端有浅棕色的角化层。生活时头部棕褐色杂以少数金黄小斑;体、尾正中部位为金黄色与少数深褐色交织成的不规则云斑块,其两侧为深棕褐色纹;体侧渐成暗黄绿色,至腹侧为藕褐色,散以细白点。四肢背面及尾两侧均有浅色斑点。腹正中部位有一条纵长蓝灰色纹。液浸标本金黄色部位为灰黄色,斑纹仍明显。
第二性征:雄鲵肛部微隆起,肛孔纵裂,其前缘有短横褶,略呈“↑”形,横褶中央有一个肉质突。头、体和四肢背面均无小白刺。
骨骼:头骨前后几等宽,上颌骨向外后方倾斜与翼骨相隔甚远,左右上颌骨间距与方骨外侧间距几相等;犁骨齿列较短,呈两弧形,内枝略长于外枝,两内枝相接与否有变异,每侧有小齿7~10枚,大多数为8~9枚,个别的11枚;内端起于犁腭骨内侧后端;前颌骨和鼻骨中缝间囟门大;泪骨入
鼻孔,入或不入眼眶。上舌骨软骨质,无骨化团;基舌软骨呈三角形;第一对角鳃软骨与第一对上鳃软骨合并,前者基端不成角状;第二对角鳃骨与第二对上鳃骨骨化,后者末端为软骨。
卵及
胚胎:卵粒圆形,呈乳黄色,单行排列在淡黄色略透明的卵胶袋内;卵胶袋呈长筒形,自然弯曲长度平均56.2(39~76)毫米,外侧中线长152.5(122~195)毫米,中段直径10.6(10~11.5)毫米;每个卵胶袋内有卵6~11粒。观察15对卵胶袋中的卵大多已发育成早期胚胎,全长17毫米左右,胚体之间以胶膜相隔;当袋内有9个以上胚体时,胚体多横置,有的袋内胚体排列不规则,头端朝向卵胶袋的近端或远端。个别的卵胶袋已成空袋或仅有4~5个发育不完善的胚胎,有1个袋内有一全长43毫米的幼体和两个发育停滞的死胚胎。卵胶袋中胚胎全长17.5毫米,尾长5.7毫米时,头部粗钝,3对感受器均已发育,二嗅窝在头侧下方,角膜透明,两眼下后方有1对平衡枝,其长0.5毫米;口部在头腹面。颈侧3对外鱼恩的主枝扁平,远端渐细尖;主枝腹侧出现鳃丝,第一对主枝较短,鳃丝2条,其余2对较长而不超过前肢芽,鳃丝5条,远端较长;前肢芽短锥状,无指的分化;躯干部卵黄囊极明显,长椭圆形,在其前端腹面可透视其心藏;尾侧扁,尾背鳍褶自体中段骤然开始隆起,至尾中段又逐渐下斜达尾末端,腹鳍褶平直;肛孔己现,胚体上有细小而稀疏的棕色小点,
卵黄囊黄色。
幼体:生活幼体40毫米时,背面浅藕褐色,密布深色小点,背脊两侧者较大,尾鳍褶有大小细点,腹面乳白色,少数个体在中部有极少的小黑点。全长50毫米时,背面棕褐色;60毫米时,体色及斑纹接近于成锐,背面出现大的金黄色斑,腹面下颁缘及胸、腹部深藕褐色。40毫米左右时的幼体,头部扁平,躯干较细,尾部极侧扁,尾背、腹鳍褶薄而明显,分别始自尾基部背面及肛后,尾末端钝圆;眼大;口裂小;上、下唇褶均明显,已出现上、下颌齿,上、下颌齿外缘有棕色角质层,犁骨齿列呈“/\u201d形排列;颈腹面有弧形颈褶;平衡枝已消失;外鳃3对,主枝宽扁,腹面有2排侧扁的
鳃丝,外排14~15条,内排6条左右,较外排者短,指4个、趾5个,均宽扁,末端有棕褐色角质鞘,呈爪状;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端相距约1条肋沟;肛孔卵圆形,边缘微隆起。幼体全长50毫米左右时,躯干浑圆;上、下眼睑出现;有的个体角质颌部分已消失;色素较深,背面棕褐色。60毫米以上时,口裂大,唇褶退化,仅口角处留有少许;鳃丝及尾部腹鳍褶明显萎缩,已接近完成变态。发育过程中主要特征变化是:外鳃逐渐消失,眼睑分化;唇褶、下颌缘的角质层、指、趾末端的角质鞘逐渐消退,尾部的腹鳍褶亦渐消失;犁骨齿列由“/\u201d形变为“⌒⌒”形排列。身体各部增长比例不同,口裂加大,眼间距增宽,头部相对变窄和加长,后肢及尾增长,尾部逐渐低矮,色素增加,斑纹出现。
变异:四川万源5个雄鲵的尾及后肢略长于陕西周至的标本;腹面色略浅。
生活习性
秦巴拟小鲵生活在秦岭、大巴山海拔1770~1860米的小山溪及其附近。流溪水量小,坡度不大,在阶梯式的低凹处为浅水凼,溪水清澈见底,pH5.5~6.0,水底多碎石,并杂有少量淤泥和落叶;溪边以草本植物和灌丛为主,植被茂密,十分阴湿。昼伏夜出,成体不直接生活在水中,白天大多隐蔽在溪边或干涸的溪底大石块下或碎石坭缝中。幼体多在石块下游动或匍匐在淤泥上,幼鲵亦活动在岸边石堆中;行动敏捷,受惊扰后即迅速进入其他石块下或石缝中。解剖观察胃内容物有虾类、鳞翅目幼虫及其他昆虫附肢、几丁质碎片等,表明该鲵以小型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
中国特有种,分布于中国
陕西(周至、宁陕)、
四川(
万源)、河南(内乡)、重庆(城口)。
繁殖方式
5~6月在溪内发现卵胶袋和大量幼体。卵胶袋成对,一端相连成“柄”粘附在石块下面,另一端细尖而游离于水中,弯曲呈香蕉状或“C”形。曾见到在溪底一块30平方厘米×10平方厘米的石块下粘贴着5对卵胶袋,袋内的胚体大多数已出现3对外鳃。根据5~6月在同一环境中采到的成鲵、幼体和卵胶袋中正在发育的胚胎等情况分析,估计该鲵繁殖期较长,可能在4月末至6月下旬,5月为产卵盛期。
卵袋长39~79毫米,中段直径10~11毫米,其自然弯曲似香蕉状形;卵粒单行排列在卵袋内,每一袋内有卵6~11粒,每一雌鲵产卵13~20粒。幼体全长达60毫米以上时,外鳃逐渐萎缩至变态成幼鲵。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易危(VU)。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重庆市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状态: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种群数量较少。受胁等级:易危(VU)。
主要价值
秦巴拟小鲵对害虫有一定的防除作用。四川当地群众将此鲵作为“羌活鱼”,用于治疗胃痈等疾病。